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公佈:千年古樹超萬株

9月9日,國家林草局召開全國國土綠化規劃綱要和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新聞發佈會。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全國普查範圍內的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其中,散生古樹名木中,1000年以上的古樹有10745株,5000年以上的古樹有5株。

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公佈:千年古樹超萬株

據國家林草局生態司(全綠委辦)司長張煒介紹,2001年,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第一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2015年開始,為進一步摸清全國古樹名木分佈和保護管理情況,科學指導和推進保護工作,全國綠化委員會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了第二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

2020年10月,經過為期5年多的外業調查、數據整理和專題調研,以及兩輪數據複核,形成了普查結果報告。2020年底,全綠委辦組織專家對普查結果報告進行了評審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本次普查數據真實可信,基本反映了我國古樹名木資源現狀。

根據普查技術規範,分佈在自然保護區和國有原始林區中的古樹,按照《森林法》《自然保護區條例》和天然林保護相關政策規定管理,沒有納入本次普查範圍。因此,本次普查的範圍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包括自然保護區和東北、內蒙古、西南、西北國有林區以及台灣省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本次普查對散生古樹名木進行了每木調查,對其樹齡、分佈、權屬、生長勢、相關歷史文化信息作了詳細登記;對羣狀古樹一般只統計了古樹數量,沒有做每木調查。

普查結果顯示,全國普查範圍內的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包括散生122.13萬株和羣狀386.06萬株。散生古樹名木中,古樹121.4865萬株、名木5235株、古樹且名木1186株;羣狀古樹分佈在18585處古樹羣中。分佈在城市的有24.66萬株,分佈在鄉村的有483.53萬株。

古樹名木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是:雲南超過100萬株,陝西、河南、河北超過50萬株,浙江、山東、湖南、內蒙古、江西、貴州、廣西、山西、福建超過10萬株。

全國散生古樹的樹齡主要集中在100至299年間,共有98.75萬株,佔81.2%;樹齡在300至499年的有16.03萬株,佔13.2%;樹齡在500年以上的有6.82萬株,佔5.6%,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樹有10745株,5000年以上的古樹有5株。全國散生古樹名木中數量較多的樹種有樟樹、柏樹、銀杏、松樹、國槐等。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編輯/張月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2 字。

轉載請註明: 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公佈:千年古樹超萬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