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浪費!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保持糧食安全危機意識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今天(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成立75週年紀念日,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在接受總枱央視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要時刻保持糧食安全危機意識。
今年世界糧食日的全球活動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10月16日所在周是中國糧食安全宣傳週,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版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2019年近6.9億人遭受飢餓,與2018年相比增加1000萬,與五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萬。據報告預測,在全球範圍內,2019冠狀病毒疫情到2020年底,可能使食物不足人數新增8300萬至1.32億,疫情下突發嚴重飢餓可能使這一數字進一步上升。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 張忠軍 :如果説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那麼到2030年,實現零飢餓的目標是完全不可能的,到那個時候,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的話,大概全球的飢餓人口會達到8.4億。
2020年全球穀物總產量有望達到27.65億噸,創歷史新高,比2019年增加5800萬噸。同時,根據糧農組織對糧食損失指數的初步估計,全球約14%的糧食在從生產至零售環節之前被損失掉,相當於每年損失約4000億美元。因此,除了全球加強合作消除飢餓、擴大貿易往來之外,更重要的是樹立起反對浪費、節約利用的共同理念並長期堅持。
糧食不安全體驗分為三級 警惕營養不良
那麼,何為糧食安全,糧食安全這一概念又經歷那些歷史演變?當下糧食安全的最新內涵又有什麼變化?戳視頻瞭解一下↓↓↓
糧食安全是指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夠食品。影響糧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包含人口因素、氣候生態、金融因素以及偶然性因素。 2014年以來,聯合國糧農組織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收集“糧食不安全體驗分級表”相關數據。從全球範圍看,糧食不安全體驗劃分為三級,嚴重糧食不安全:一天或一天以上無糧;中度糧食不安全:食品質量和品種不佳,或減食和跳餐;輕微糧食不安全:獲取糧食的能力具有潛在不確定性。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 張忠軍 :這是糧食不安全發生率這麼一個指標。另外呢,我們就是還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就是營養不良。
聯合國機構希望通過該報告發出強有力的信號:導致全世界億萬人遭受飢餓、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的原因,在於人們無法負擔健康膳食的成本。價格高、經濟上無法負擔的健康膳食與不斷加劇的糧食不安全和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包括髮育遲緩、消瘦、超重及肥胖之間有着密切關聯。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 張忠軍: 報告估計就是全球這個五歲以下的兒童,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他們是發育遲緩或者太瘦了,那麼今年2020年這個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形勢更加嚴峻。
中國糧食安全有保障 為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張忠軍表示,聯合國糧農組織在過去40年,見證了中國對全球糧食安全、鄉村發展和扶貧減貧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必將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目標的實現,作出決定性的貢獻。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13277億斤,實現歷史性的“十六連豐”,連續五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472公斤的糧食佔有量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線,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自給率達到100%,現有庫存超過一年的正常消費量,中國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 張忠軍 :中國只有(佔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那麼中國14億人,糧食有保障,吃飯有保障,這就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一個重要的貢獻。
同時,中國在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這不僅有利於中國人民,還可以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可借鑑的經驗。
2013年,中國發起“光盤行動”。2016年,《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發佈,其中包括為落實“到2030年,將零售和消費環節的全球人均糧食浪費減半,減少生產和供應環節的糧食損失”而採取的相關行動。最近,中國政府進一步鼓勵節約食物和減少食物浪費,採取了一系列舉措。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 張忠軍: 中國提高產量,發展農業,是要在保護環境、保護生態的這種理念下來實現,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覺得這一點值得讚賞。
中國是第一個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建立南南合作戰略聯盟的國家,中國與糧農組織密切合作,持續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減貧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就在前不久,中國宣佈將再次捐資5000萬美元用於支持糧農組織開展南南合作。這項已經開展十年的合作總體目標是幫助發展中國家開展減貧、應急、抵禦力建設以及構建可持續糧食體系等工作,力爭到2030年實現人人享有糧食安全和營養的目標。
意大利社區反浪費樞紐提升居民節約食物意識
糧食浪費與損耗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問題,而當前席捲多國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讓很多國家的糧食供應保障面臨着更大的困難。意大利是以美食聞名的國度,為了更大效率地利用食物,逐步實現食物“零浪費”的目標,米蘭市政府正在推行一項以社區為樞紐的嘗試,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米蘭首家“社區反浪費樞紐”位於城市的中心商務區。每天,這裏的工作人員會將回收來的食物登記、稱重,然後運送到附近的慈善機構。食物涵蓋的範圍從水果蔬菜,到番茄醬和意大利麪,種類繁多。在這家樞紐成立前,這些原本是超市裏沒能售出的食物都會被當成垃圾丟掉。2019年,米蘭市政府聯合當地的企業協會及高校,開啓了這項節約食物的行動。每天上午,工作人員會前往參與行動的11家超市,將未售出食物回收進社區樞紐並儲存,下午按需進行分發。此外,社區反浪費樞紐還會吸收當天附近5家公司食堂未被食用的新鮮菜品並提供給慈善機構,參與提供食物的企業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優惠,並受權使用米蘭市政府“零浪費”行動的標籤。
(意大利)米蘭市副市長 安娜·斯卡武佐: 最開始我們設立的目標是一年節約下來60噸食物,在啓用的第一年時間裏我們就成功節約了超過100噸食物,把這些本來可能成為垃圾的食物變成了資源。
一年內,從這個項目中獲益的慈善組織從14個增加到了21個。斯卡武佐表示,協調食物供應方及接收方的供需平衡,並確保儲存在反浪費樞紐內的食物順利流動而不再出現新的浪費,是工作的難點。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會有兩個新的社區反浪費樞紐陸續投入使用,但是考慮到米蘭全市及其周邊一百多個市鎮組成的都市圈,要想覆蓋到所有有需要的人羣,反浪費樞紐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這項行動提升居民的反浪費意識,是米蘭市政府的最終目標。
(意大利)米蘭市副市長 安娜·斯卡武佐: 建設反浪費樞紐的行動也是向這座城市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但是不能止步於此,應該向市民提供一個看待食物的新視角,通過加速食物從富餘處向有需要人羣的資源流動,來儘可能地減少浪費。
西班牙拒絕糧食浪費的手機應用大受歡迎
糧食浪費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在西班牙,糧食浪費現象觸目驚心,許多餐館在閉店之前將食物丟棄,每年浪費的糧食有大約800萬噸。近年來,西班牙流行起了多款受歡迎的手機應用,可以幫助減少食物浪費。讓我們通過短片來看看這類手機應用是怎麼使用的。
目前在西班牙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是一款叫作“惜食”的手機應用。商家可以在每天閉店之前,將當天沒賣出去、應該扔掉的食物,上架在這款應用上,原本大約6到15歐元的食物,一般會以大約2到5歐元的低價賣掉,顧客在規定時間內到店取貨就可以了。
在位於巴塞羅那的一家素食餐廳,從今年8月開始使用“惜食”手機應用出售剩餘食物。店主約瑟芬對這款應用非常滿意。
(西班牙)店主 約瑟芬: 舉一個例子,我做了通心粉沙拉,但是第二天就會幹了,就不能賣了。可能我剩了兩份或者三份,我們搭配一些別的食物低價賣給消費者。
“惜食”應用2016年起源於丹麥,自2018年進入西班牙市場,在西班牙共有一百多萬用户使用、4500多個商家入駐,除了餐館、水果店,還包括超市等等。從創立之初到現在,“惜食”應用已經在西班牙節省了140萬份,相當於3500噸的食物。目前這款應用已經覆蓋了15個歐洲國家。
“惜食”手機應用營銷總監 喬納森·扎爾扎萊霍 :你作為消費者,可以定位尋找你周圍的商家,就能以打折的價格買到這些食物。這樣你就避免了這些食物被浪費,同時你也為挽救地球出了一份力。
其實,除了“惜食”外,還有一些誕生於西班牙本土的應用,比如“節約糧食”“科梅菲”等。“科梅菲”的創始人説,與疫情之前相比,現在使用他們應用的商家和用户的增長迅速。
無論是科梅菲、惜食還是其他應用,在減少糧食浪費方面可以説是一舉多得。
“惜食”手機應用營銷總監 喬納森·扎爾扎萊霍 :這正如我們所説的是一種“三贏” ,對商家有好處、對消費者有好處、對環境也有好處,因為我們減少了地球二氧化碳的排放。
日本過了“賞味期限” 食物仍可出售
由於人口眾多、資源有限,日本的食物大多要從國外進口。不過日本的糧食浪費情況並不少,據統計,2019年日本糧食浪費的總量超過1700萬噸,其中可食用的有640萬噸。日本一家民間組織,就將這些過了“賞味期限”但沒有變質的食物低價賣給民眾,減少食物的浪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日本人生活剋制,食物分量小,好像並不容易產生浪費。所以日本式浪費就直接和日本的相關規定甚至是約定俗成有直接關係。
總枱記者 王夢 :在日本被浪費掉的食物裏有一些可以食用,因為日本的食物上寫的是賞味期限,而不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保質期。賞味期限的意思就是吃這個食物口感最好的時候,而不是説過了賞味期限就變質了。而商家不僅不會賣過了賞味期限的食物,甚至距離賞味期限比較近的食物也不會賣。
日本的食品行業有一個不成文的“三分之一法則”,當食品的賞味期過去了三分之一,就不能向零售商供貨,而當食品賞味期限過去了三分之二,就要下架。
高津博司在2016年成立了一個呼籲減少浪費食物的民間組織,一年多以前,他開了超市,專門出售過了賞味期限但是沒有變質的食物,價格大部分是定價的一半甚至十分之一。
日本“環保”食品中心代表理事 高津博司: 這個即使過了(賞味期限)一年也沒問題,可以根據(食品的包裝)來判斷期限。罐頭保質期也長,還有冷凍食品。在日本對食品的要求很嚴格,所以食物即使過了賞味期限也不是馬上就不能食用了,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在瞭解之後,儘量食用。
高津先生從廠家或者批發商直接進貨。一開始也受到質疑,不過他對食品進行了多年的研究,用專業知識向供貨商和顧客反覆説明,就這樣擴大了銷售業績,也獲得了認可。
總枱記者 王夢: 高津先生的店在一年的時間裏在日本開了10家,但是相對於日本龐大的食品消費來説,他的銷售量還是非常小。但是他首先提供了一種概念,就是過了賞味期限的食物依然可以吃。他還提供了一個概念就是,不要浪費食物。其實不浪費食物沒那麼難,有的時候就是舉手之勞,但是當有了這種概念之後,食物就沒那麼輕易地被浪費掉了。
(總枱央視記者 蔣樹林 朱姝 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