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中國洋葱?在抵制中國貨這條路上,印度明顯已經走進了死衚衕
要説印度最擅長做啥事情,一是在邊境挑釁,二便是“自作自受”。
在抵制“中國製造”這方面,印度堪稱是“嘔心瀝血”。小到印度民眾砸電視、摔手機,大到政府終止商業合作、封禁中國AP,每日每夜,樂此不疲。
近日,印度又盯上了中國洋葱。
事情還要追溯到9月14日,當時印度對外貿易總局宣佈全面禁止洋葱出口,該禁令波及至印度鄰國孟加拉國、尼泊爾等國家。不過,才短短几日時間,印度《論壇報》19日就援引消息人士稱,印度政府已決定對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三個鄰國放寬禁令。
而促使印度政府改變主意的原因竟是擔心中國洋葱可能將迅速填補“印度禁令”下導致的市場空缺。
這個操作就讓人摸不着頭腦了,有消息人士透露,如今,洋葱價格上漲一些時,禁令又出來了,這似乎非常不利於印度農民的利益。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但是也可以從側面可以看出印度對打壓中國貨的決心。
那麼,為何此次印度對打壓“中國製造”如此執着,有輿論説是因為中印邊境衝突事件,印度在極力的進行報復。
也有專家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認為隨着印度國內疫情爆發,印度的決策精英們就已經認識到,印度的崛起進程可能會因為疫情而被打斷。
在他們的認知裏,疫情是從中國開始的,“原罪”就是中國,因此印度決策圈的精英開始辱罵中國,惡毒地攻擊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抗疫模式。甚至連顧凱傑和班浩然這些“知華派”都在攻擊中國,把中印之間的矛盾上升到一種意識形態的高度。
但是,毫無理由並且不經思考的決策只會讓印度自嘗苦果。
印度商工部長戈亞爾在一份回應議會質詢的書面答覆中提到,印中2020年第二季度貿易額從2019年同期約214.2億美元下降至約165.5億美元,印度對華貿易逆差也降至約54.8億美元,而2020年約為131億美元。
雖然數據上看,印度特別在意的貿易逆差總算降下來了,但是這只是一個沒有結合其他因此進行考量的數據,並不能説明什麼。
圖源:路透社
有篇題為《為何抵制中國商品不是讓印度自力更生的務實之路》的文章中稱,中國對印度的出口僅佔其出口總額的2%。即使印度抵制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也不會對中國產生多大影響。
因此,在印度製造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發動貿易戰,不會對印度有利。
近日,連一向囂張的印媒也吐槽了。
9月21日,有印媒報道稱,在印度最大的燈飾批發市場巴吉拉特宮一樓的商店店主馬爾霍特拉表示,在自己的店鋪中,幾乎所有的燈都是從“中國燈飾之都”古鎮進口的。有印媒更是指出,事實上,市場上90%的燈(從小型LED燈泡到昂貴的枝形吊燈)都是中國製造的。
店主馬爾霍特拉隨後將目光投向天花板,想找到一些印度吊燈,最後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發現了兩盞。“大多數人都只想買中國的燈飾——它們更精緻、更便宜。20年來,中國貨已經進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巴吉拉特宮電力市場協會主席阿胡賈則表示,貿易商嚴重依賴中國進口產品,停止進口將導致市場癱瘓。
除了燈飾,印度市場上銷售的70%商品來自中國,掛鐘、化妝品、玩具、塑料製品、人造珠寶、食品切割器、咖啡機、攪拌機、吹風機等等日用品,可以説中國在印度家庭用品市場的主導地位。
“人們應該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在他們的屋子周圍走走,看看不同的物品,檢查它們來自哪裏。(他們會發現)幾乎所有東西都可能是中國製造的”,德里的小企業主協會秘書長庫馬爾這樣總結道。
一項對中國進口商品的分析顯示,完全抵制中國日常用品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印度從中國的進口在2017年至2018年達到768億美元的高點後,在2019年到2020年下降到了652.6億美元。但即使在進口減少後,大部分的日常家居用品仍主要從中國進口。其中超過50%的產品,如鞋類、針織面料和傢俱產品等,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數據表明,全面禁止從中國進口將導致供應中斷,並增加印度當地市場的成本。
如此以來,印度勢必走進一條死衚衕,一方面盲目抵制中國貨物,另一方面又自欺欺人。
前文提到印度精英所執念的“印度的崛起進程”,事實上,印度常常因政治而犧牲經濟。
以經濟手段達到政治目的,主要是經濟強國的外交政策選項,結果卻被印度頻繁使用。本來,來自中國的產業轉移和產能使用,可以以高效低成本建設基礎設施,助力“印度製造”,印度卻以政治和安全理由限制中國投資。
“迷之自信”實在不該,而“莫迪經濟學”也面臨快“玩”不下去的困境。
莫迪政府執政的2013年至2018年期間,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年均達到了7%以上,這一成就被歸功於“莫迪經濟學”的成績。
不過,數據“注水”也不是啥隱秘的事情,2015年莫迪政府對GDP核算方式的“修訂”,人為製造了“紙面上的繁榮”。
如今疫情暴發,也暴露了真相。印度經濟停擺,虛高部分放大了落差,數據泡沫的真相浮出了水面。
簡單總結:政府拔苗助長,民眾自欺欺人,疫情扒開真相。
因此,諸多原因下就能夠理解為何印度此次要極力打壓中國貨了,不過,印度終究是自己坑自己。
對中國而言,印度的“疫情經濟”也很有啓發。服務業發展固然重要,但沒有工業化、沒有良好的製造業基礎,一切都是空談。看似時髦的“去工業化”、拔苗助長的產業升級,絕不可取。(王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