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看陳松伶受婆婆的氣挺難受的。
這位曾經大紅大紫、與世無爭、被前任經紀人算計又得過大病的女星,起起落落讓人心疼。
▲陳松伶與鄭伊健是TVB金牌情侶CP,先後合作了4次。《笑看風雲》裏的鬆鬆和伊麪,也是無數港劇迷心裏的白月光。
之前陳松伶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1》,樸實不作妖,外貌方面也沒有用力過猛,就是50歲女性自然保養的知性和灑脱。
可惜因為話題度低,早早被淘汰了。
▲那時候的他們,都還年輕,如今隨着達叔的離去,一個時代也即將過去。
陳松伶與內地演員張鐸的年下戀,之前曝光不多。張鐸出演正劇居多,十分低調,大家免不了好奇,想知道鬆鬆這些年過得好不好。
我對張鐸印象比較深的是陳松伶被《浪姐1》淘汰,他轉發三聯生活週刊採訪陳松伶的文章,力挺太太——
現在這個世界,好像看一個人不像自己真實的年紀,那才是最好的,像得了什麼冠軍一樣。但你不能説任何一個看上去不那麼逆齡的女性,就不乘風破浪了,她們其實也是乘自己的風,破自己的浪。無論婚姻還是家庭,都是她們自己選擇的一條船,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她們,全靠自己擺平。
張鐸比陳松伶小將近9歲,因為陳松伶的身體原因,兩人自2007年結婚後,一直保持丁克狀態,這種非典型性幸福之家,即使在娛樂圈也不多見。
張鐸的媽媽70歲了,指望這個年齡的老人打心眼兒裏欣賞比兒子年長並且不能生育的兒媳婦,對老人也不太公平。
每個人都是時代的產物,超越時代的個體固然值得尊重,沒有超越她所受的教育與所處的時代,也情有可原。
何況張鐸的媽媽也的確有理由覺得自己的兒子特別優秀。
張鐸高中畢業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專業,各方面才能突出,畢業後留在上戲任教。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演員這份職業的完成度非常高。
不僅從來不缺戲拍,而且沒有任何負面新聞,既是主旋律影視劇專業户,也做過海巖劇《夜雨》的男一號。
▲娛樂是一個圈。張鐸跟張萌演過一部叫《寶貝》的劇,男一是雷佳音。
這樣一個兒子,找了比自己年長並且不能生育的太太,張鐸媽媽的意難平自然而然會體現在日常的相處中。
首先,她表現得非常強勢。
與兒子視頻,商量要去兒子家住,堅決反對兒子説“歡迎你來我家”,她要把兒子與兒媳婦的家,當成自己的家。
喊着兒子的小名進了家,對兒子又摟又抱,把兒媳婦當空氣。
另外,她也會暗搓搓地挑戰兒媳婦在小家庭的權威。
陳松伶不喜歡吃蒜,婆婆就總勸她吃蒜。拌涼菜不放蒜沒味,勉強説得過去,非讓兒媳婦吃麪包夾大蒜,就有點欺負人了。
陳松伶不吃,婆婆上綱上線説,你就是不願意吃我們東北的東西。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要氣死了,我們鬆鬆單身也好啊,為啥要受這門子氣?
別急。陳松伶能當着全國觀眾的面説自己的婆婆很奇葩,就説明婆婆不是皇太后,鬆鬆也不是個受氣包。
他們的相處,初看彆扭,越看越有喜感。因為大家都很真實,不藏着掖着,這恰恰是婆媳關係裏,最難得也最健康的一種。
與其表面笑嘻嘻,背後MMP,不如正視一個現實:婆婆與兒媳婦是磁場的正負兩極,天然相斥,大家不是因為相親相愛,所以成為一家人,而是沒辦法才在一起的。
以低期待進入婆媳關係,吵也好,鬧也罷,都不容易傷筋動骨,大家爽完就完了。真正傷害一段關係的不是打嘴仗,是生悶氣、是失望、是期待落空。
有網友説在《婆婆和媽媽2》裏,陳松伶的婆婆讓人窒息。
看片段的確是這樣,但如果你去追整個綜藝,會發現她是一個真實、可愛的老太太。想當皇太后,卻又總被兒子、兒媳婦心機滿滿地按在地上摩擦。
而陳松伶也絕不是受氣包,她可以用輕鬆的心態面對婆婆的挑釁,不爭、不搶,因為張鐸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
當婆婆説張鐸與陳松伶的家,也是自己的家,不能説“歡迎你來我家”而要説“歡迎回家”,張鐸馬上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懟媽媽:“要是這麼説,我就給你買張票,你先回去吧。”
陳松伶不想吃麪包,婆婆窮追猛打非讓她吃。
張鐸馬上夾起一塊魚給媽媽,估計老太太平時不愛吃魚,推辭讓張鐸給鬆鬆,張鐸以牙還牙:“你吃一塊,人家不吃,你總強迫別人。”
婆婆讓陳松伶用麪包夾蒜,説是東北吃法,張鐸也馬上借爸爸之口説:“他(我爸)在東北生活七十多年了,也沒(見)人拿麪包就紅腸加生蒜一塊吃的。”
最動人的一個細節是晚上陳松伶躺在牀上,張鐸心疼老媽把太太折騰累了,安慰陳松伶不要把媽媽的話往心裏去。他還鼓勵陳松伶坦誠一點,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説,做自己就好了。
當陳松伶説跟婆婆相處10年,感覺還是隔重山,隔層紗,張鐸一語雙關地回答“沒隔把刀就不錯了”,輕鬆化解了陳松伶的顧慮——你跟我媽這樣算好的了,沒必要再努力親近。
很多喜歡抱怨的男人,其實一直沒有get到婆媳矛盾的重點是什麼。
有人愚孝,希望太太后退一步,讓着親媽,結果按下葫蘆浮起瓢;有人喜歡和稀泥,想當老好人,結果搞得裏外不是人。
這兩種行為,都是希望太太為婆媳關係負責,自己做好人,別人做惡人。其實真正聰明的男人,會明白一個道理,惡人還是自己做比較爽。你做了惡人,親媽還是親媽,親情不會改變,但太太會改變,你的人生將多一份恩愛的親密關係。
所以我説張鐸選擇站在太太一邊,非常聰明,他處理婆媳關係的方法,可以進教科書。
我閨蜜講過一件小事。
兩夫妻跟婆婆一起逛超市,閨蜜想吃車釐子,婆婆拿起來看了一下,説太貴了,不買。她老公馬上拿了一盒放進購物車,説:“想吃就買唄。”
婆婆沒再多説什麼,但結賬的時候,她沒買那盒車釐子。
“如果我老公站在她媽那邊,我肯定死命都要買。他站在我這邊,我反倒覺得應該給婆婆留點面子,吃別的水果也一樣。”
你瞧,太太就是這麼好哄。
在家庭關係裏,往往我們想跟愛人索要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他的態度——你站在我這邊,什麼都好説;你非站我對面,我也跟你對着幹。
在婆媳關係中,太太對婆婆是否滿意,不在於婆婆怎樣,而在於橫在中間的那個男人怎樣;
婆婆會不會成為硬插進小家庭裏的一根刺,也是看自己兒子的臉色。兒子不允許,她作天作地也只是個喜劇演員;兒子允許,她才能登堂入室成為皇太后。
擅於給婆媳關係滅火的男人首先有“小家庭至上”的觀念。
知道在血緣關係面前,情感關係相對弱勢,既然選擇了結婚,就有義務去保護這份脆弱的感情。
其次,他們能夠接納真實的婆媳關係,知道婆婆與太太是天敵,既不強行要求太太把婆婆當親媽,也能理解太太在婆媳關係裏的辛苦。
以前總聽人説,婚姻是女人的主場,婚姻好不好,主要看女人;做情感老中醫多年,看到了無數家庭的悲歡離合,我越來越堅定一種觀點:婚姻好不好,主要看男人。
張鐸的媽媽那麼強勢,為什麼可以培養出在婚姻關係裏如此通情達理的兒子?看看張鐸的爸爸就明白了。
張爸爸出場時間很短,在張媽媽自我介紹的時候,張爸爸坐在旁邊,調侃太太自我介紹像詩朗誦,不接地氣。
當聽到妻子誇兒子特別優秀,張爸爸馬上提醒她,兒媳婦鬆鬆也非常優秀,只誇兒子不誇兒媳婦,是偏心眼兒。
父親的榜樣力量,很大程度決定了兒子在兩性關係中的選擇與習慣。
在婚姻、親情中,有問題找女人已經成了慣例,但其實你拎出那些有素質、素養,對太太好的男生,反過頭看他的原生家庭,會發現不一定是婆婆多麼温柔善良,而一定有個温柔善良明事理的公公,用行動教育了兒子,如何用高情商擔起家庭的責任感。
尊重女性、做端水大師這種事兒,媽媽跟兒子磨破嘴皮,也不一定有爸爸的言傳身教頂用。
我本來對婆婆媽媽的真人秀沒什麼興趣,看《婆婆媽媽2》純粹是為了找寫作素材,卻意外地被張鐸媽媽這種真實不裝的皇太后婆婆和張鐸這個明事理的端水大師圈粉了。
無論年下戀還是丁克,反常規的情感關係能走下去,一定是夫妻感情特別好,同時至少有一方的情商特別高。
沒有孩子,情感的紐帶比別人少了一環,夫妻關係沒有了將就的理由,婚姻中的暗礁風浪,容易讓小船擱淺。
陳松伶前半生遇人不淑,如今也算苦盡甘來。張鐸一邊安慰太太,怕她被親媽給氣着了,一邊動手動腳,我看着也很樂呵。
今天小美開學了,帶娃老母親終於鬆了一口氣,不用一手催作業,一手寫稿子。昨晚,邊刷《婆婆和媽媽2》,邊陪小美同學補寒假作業,快凌晨一點才搞完。我竟然沒生氣也沒發脾氣。
看來別人家的幸福,的確有療愈作用,讓人能沉下心來,以幽默之心,對待親人給自己挖的坑、使得絆兒。
親密關係難免有各種難題,然而“愛”這個字,依然值得我們跨越萬水千山去追尋。
願大家活在“愛”中
關於本文
●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