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500天持續噴湧!探尋百脈泉泉羣歡騰的奧秘
本文轉自: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來源:濟南日報-愛濟南
編者按
以主流價值為光,解讀“濟南故事”,解碼C位新聞。愛濟南客户端推出“追光”欄目,發揮新型主流媒體權威性和創新性,着眼經濟社會發展緊要處、關鍵處、動人處,推出一批“帶露珠、沾泥土、冒熱氣”的全媒體作品,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與豪邁”與您一起闊步前行。
2021年國慶長假期間,濟南市章丘區百脈泉地下水位持續上漲,10月4日達到62.50米,創10年來最高水位。新華社報道百脈泉公園勝景時説,“百脈泉景區內的百脈泉、漱玉泉、梅花泉等眾多名泉泉水歡騰、噴珠吐玉,泉水或潺潺,或奔瀉四處流淌,引得遊客們紛紛稱奇讚歎。”
百脈泉是大自然對章丘的饋贈,是章丘的城市名片之一。大家或許不知道,2018年以前,百脈泉泉羣地下水位曾一度下降,甚至面臨停噴的危險,不僅讓“小泉城”章丘失色,也讓廣大市民揪心不已。從2018年初開始,百脈泉泉羣恢復噴湧,至今已超過1500天。百脈泉是怎樣實現復噴並延續至今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能不提到這樣一支隊伍——山東省地礦局八〇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這支隊伍,並探究泉水持續噴湧的奧秘。
以“水”立隊 保泉護源水文地質勁旅功績卓著
八〇一隊組建於1958年3月,是我省最早從事地下水資源保護與研究的專業地質隊伍,探明瞭山東90%以上的水源地和80%以上的地熱、礦泉水資源。建隊伊始,八〇一隊就率先在濟南設立地下水位監測點,積累了最為連續和寶貴的基礎監測資料,系統查明瞭包括趵突泉、百脈泉等在內的濟南五大泉羣的水文地質條件和資源量。
八〇一隊持續加強地質科技研究與創新,首次提出“調蓄補源、採外補內、開源節流”的保泉模式,助力趵突泉泉域自2003年以來連續18年噴湧;首次利用碳-14法推算出濟南泉水的出露年代,讓泉水的“年齡”為世人所知,提升了泉水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開展軌道交通建設泉水環境影響評價,首次從地質角度回答了“濟南哪些區域可以建地鐵”“地鐵建設到底會對泉水造成什麼影響”等難題。八〇一隊還全程參與了濟南泉水普查、泉水保護立法等工作,為濟南泉水保護和城市建設發展貢獻了地質力量,連續多年被授予“濟南保泉工作先進單位”,泉水保護團隊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
生態補源 人工調蓄百脈泉復噴彰顯地質科技
2018年以前,受降水減少、城市擴容、地下水開採等因素影響,百脈泉泉羣水位下降,一度面臨停噴的危險。為科學有效應對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推動百脈泉泉羣儘快恢復持續噴湧,章丘區啓動了泉水保護補源工程。
2017年7月,受區保泉辦委託,八〇一隊承擔了該工程的第一期,他們抽調精幹力量組成攻關小組,通過槽探、地質鑽探、地球物理勘探等專業手段,查明瞭“明水斷裂”這一泉水主要補給通道的具體位置和岩溶發育特徵,並在這一泉水補給的“主動脈”上選取合適位置施工補源井,以實現人工精準補源。2018年春節期間,工程回灌補源系統正式啓動,90多個小時回灌總量達13萬立方米,百脈泉泉羣集中出露區水位由57.28米上升至57.50米,昔日“百脈寒泉珍珠滾”的壯觀景象得以復現。此後,該工程又分別於2018年12月、2019年6月兩次啓用回灌補源系統,回灌總量達120萬立方米,為百脈泉泉水持續噴湧作出了重要貢獻,也有力助推了城市水循環、改善了水生態環境。
智慧監測 動態分析泉水保護更加精準高效
泉水噴湧受大氣降水等自然條件影響明顯,除採取生態補源、人工調蓄等措施外,信息化和大數據手段的運用也是提高保泉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八〇一隊在深入開展百脈泉泉域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基礎上,針對章丘區地下水保護需要,自主研發設計了智慧水資源調度指揮平台,藉助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對章丘區現有涉水項目進行信息化、數據化整合集成,全面實時掌握全區特別是泉域地下水、地表水、大氣降水的動態變化情況,搭建起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涉水大數據平台。預計到2022年底,該平台將建設地下水自動監測點80餘處,覆蓋百脈泉泉域所有關鍵監測點位。平台投入使用後,將實現水資源的智慧監測和水資源調度的智慧研判,全面掌握章丘區水資源的來源、徑流及用途等情況,為章丘保泉供水、科學用水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泉水是濟南的靈魂,百脈泉更以其“西則趵突為魁,東則百脈為冠”的氣勢榮登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列。相信隨着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泉水保護研究的持續深入,在地質力量的“加持”下,百脈泉這顆“珍珠”會變得更加歡騰、耀眼。
本文來自【濟南日報-愛濟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