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小店百花齊放
是上海城市的活力
但想把一家小店撐下去,卻不容易。
最近,網商銀行關於上海小店的調研顯示,小店最大的壓力來源是租金,緊隨其後的是僱工成本及原材料進貨,但壓力之下,他們都用自己並不強壯的肩膀扛起了生計,一半以上小店在疫情期間嘗試通過線上渠道自救,他們中7成以上都認為線上的開拓對他們的生意恢復有幫助,並有信心生意會更好。
疫情之下
他們一邊嘗試突破
一邊等待着煙火氣歸來
·01·
速度貓自行車店
開在鬧中取靜的襄陽南路上
/攝於2017年夏
“我3月10日訂的貨,現在送來了。”老闆杜卓偉説。
6月1日恢復營業後,“速度貓”一直很忙,來打氣、修車、買自行車的客人絡繹不絕。
速度貓自行車店已開了26年,中間經歷過一次從虹口到徐匯的搬家,在襄陽南路404號這個位置已待足了16年,馬路邊上打開門做生意,早已和周遭融合成一種上海特有的街坊氛圍感。
杜卓偉的自行車店
在襄陽南路上
已經有16年了
隔壁阿姨常常來茄山河,對面的咖啡店、餐飲店互相串門。
最近這幾周,隨着人流恢復,這一街區,好像回到了當初的模樣。
泰康路的對面就是小蔡修理名錶店。
老闆蔡殷輝在1990年開出這家店時確實還是小蔡,現在店由兒子蔡傑獨當一面,倒依然名副其實。
店面狹窄細長,僅有3、4平方米。之前的兩個多月,蔡傑內心挺焦慮,他剛做了爸爸,孩子6個多月,“我要養家啊。”
“小蔡修理名錶”店
開在往常
遊人如織的田子坊
他急着來開店,好在這家店雖然開在田子坊旁邊,但倚仗的並非是遊客客流,所以隨着老客人的迴歸,生意並沒有太受影響。
“對面的核酸亭對我來説,有一點好處。”有的人排隊時抬眼一看,“哦,這裏有家修表鋪”,倒是開拓了一些新客户。
桌上這張紀念證書
見證了小蔡在疫情期間
擔任志願者
楊昌友3月15日迎來了新店“南京鴨血粉絲湯”的開業,“開張一天,疫情就來了。”
去年,提籃橋一帶拆遷改造,楊昌友一家回了老家。“正好趁店拆遷休息一下,也想看看老家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店面。”
但最終,楊昌友還是在今年年後回到上海,在昆明路173號找了新店面。
楊昌友的新店面
開在老店面的
馬路對面
“我在提籃橋這一帶開店20多年,工作生活都在這裏,還是想回到這塊老土地來。”
新店在老店的馬路對面,6月2日復工,生意歇了一年,換了新地址,很多老客人不知道;
店裏招牌產品除了湯包外還有老鴨粉絲湯,打包回去口感差很多,所以銷量不佳。
楊昌友和家人從早上6點到晚上9點都在店裏,“能守一點是一點。”
·02·
這些和街區融為一體的街邊小店,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活力,在過去這兩個多月中,每一家小店都承受了一定的壓力和困難。
楊昌友這次裝修一新的店面面積比之前大了不少,原本是想憑着之前的積累好好發展一下,沒想到由於疫情,租金成了重壓。
楊昌友的新店剛開張
就遭遇了疫情
停業了兩個多月
“這兩個多月沒有生意,自己貼房租。”
“我再撐三個月,希望生意能恢復到以前的水平。”楊昌友停頓了一下,“否則……我只能放棄了。”
雖然話語中有點沮喪,但放棄是楊昌友最不想走的路。
平時閒暇時分,他都會看虹口區的新聞,在這裏開店幾十年,他和這一區已深深地融為一體。
“回到老家找店面,總感覺不對,我對老家還沒有對提籃橋熟悉,在這邊開店,路上走過的人,很多都是認識的。”
·03·
上海是一座發展變化很大的城市,短短二三十年間,城市彷彿脱胎換骨一般。而隨着時間流逝,城市變化,店鋪房租也在水漲船高。所以在上海,真正能開到20年+,30年+的街邊小店並不多。
開店過程中,有太多不容易的時刻了。
“我是肉食動物,可那段時間,只能買青菜做菜泡飯吃。”一向愛開玩笑的杜卓偉,説起這句時,讓人一時摸不準,他是在戲謔,還是在説真話。
速度貓自行車店
有各種自行車配件
/攝於2017年夏
那是五六年前,主營業務是專業定製自行車的“速度貓”準備開拓一個新產品。
“自行車不止用來專業騎行,還應該騎着買菜、逛街,我想做一款實惠點、好看點、不容易壞的自行車,街坊阿姨文藝青年都可以用。”
杜卓偉和團隊從設計開始,再到尋找材料、找廠家、租倉庫,漫長的工期完成,自行車總算可以面世了。
然而,世事難料。
“當時,共享單車出現,門口小黃車、小紅車鋪天蓋地。”花了大量人力財力製作的自行車碰到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對手”,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開店二十多年
杜卓偉經歷了起起伏伏
/攝於2017年夏
-自行車賣不出去
-資金鍊斷掉
-本來想做的線上運營已沒有錢開拓
杜卓偉形容,那是段灰暗的日子,他和多年的夥伴胖子兩人一直“貓”在店裏,看着寥落的生意,即使平時再沒心沒肺,內心不焦急也是不可能的。
和資金鍊斷掉一樣,房租上漲、店面拆遷等都是擊垮小店的重磅鐵錘。
楊昌友也曾面臨生意極其冷清的時刻。那時市政建設,重修馬路,他的小店一天只能有100-200元營業額。
而小蔡名錶修理店從1990年在泰康路擺攤位起步,幾十年間,鋪面費已漲了100多倍。
要不是小店與時俱進更換主打修理項目,從最初修打火機,到修小家電,再到現在專攻手錶修理,他們是很難在寸土寸金的泰康路撐下去的。
小蔡修理店與時俱進
不斷在更迭
修理項目
隔壁的鋪子就是證明。
在兩三年間,它幾度易主,從咖啡店,到奶茶店,到牛肉粉店。
而現在,它又在進行裝修,變成了最近很熱的檸檬茶店。
·04·
開店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疫情之中,難度又悄悄上升了,但這幾家小店還是各憑本事撐了下來,除了依靠自己的韌性外,還有一些精神的力量。
5月30日,小區一解封,杜卓偉就趕到小店,“我想去打掃一下店面,再幫大家打打氣。”
剛打開門,他就看到一個外國人跪在門口的梧桐樹前。
“我後來才從別的客人那裏知道他是杜可風,我不知道他在幹什麼,大概是在慶幸我們這樣一家小店沒倒閉,他有地方打氣吧。”杜卓偉用他一貫開玩笑的口吻説。
路邊打開門做生意
速度貓交了許多朋友
/攝於2017年夏
開店這麼多年,杜卓偉有形形色色的客人,有的時候,他的小店就像一間會客室,大家來這裏,找個位子坐下,聊幾句。
“我還蠻感動的,有個老客人,5月份就問我,鈔票夠嗎,週轉要點鈔票嗎?6月份又問了我一次。”
蔡傑也很感謝老客人的認可,“我是做口碑的,很多老客人會給我帶新客人來,復工之後,就有好幾個。”
蔡傑做生意靠口碑
積累了不少老客人
/攝於2019年春
楊昌友的老客人在微信上和他聯繫:“等疫情情況好了,我們會來的。”
這些開店多年積累下的老客人情誼,是讓他們把小店撐下去的動力和支持。
“其實,街邊小店有脆弱的一面,也有一股打不倒的韌勁,”網商銀行個體經營團隊的何晉説。
他的工作經常要與小店主打交道,看過他們的千萬種難,更感佩他們的自尊和堅韌,“有不少小店老闆,都是二次、三次創業,做不下去了,換個營生,換個店面,又生機勃勃地張羅起來了,從不逃避為生活應有的一切努力。”
街邊小店
是上海的活力所在
/攝於2019年夏
在煙火氣漸漸回來的這個6月,專門支持民營經濟的上海工商聯找到網商銀行,給小店提供支持。
上海小店只要恢復營業,有員工在崗,就能申請一個月的免息貸款,墊筆工資,交個房租,緩緩成本的壓力。
堅持很難,但小店並不是一座孤島。
何晉説,“這段時間大家都在幫小店想辦法,我們是一家銀行,就用銀行的方式,能幫上一點是一點。”
為上海街區提供活力的小店
是上海成為上海的一個標籤
所有的人都希望它們能儘快恢復活力
如常的上海儘早迴歸。
來源: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作者:顧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