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美國影響力衰落的病根在自身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題:美國影響力衰落的病根在自身
新華社記者韓梁
2010年,美國《國家》雜誌刊登美國曆史學者阿爾弗雷德·麥科伊的一篇文章,認為美國作為全球超級大國衰落的到來可能要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快得多。他提出,“到2025年,就是從現在起僅僅15年,除了聒噪以外,一切都可能會結束”。
麥科伊的這個論斷當時聽起來頗聳人聽聞,而11年後,從新冠疫情的“全球第一”到美軍撤離阿富汗的“喀布爾時刻”猝然而至,美國國際聲譽下跌已成各國輿論廣泛評論的話題。各種民調顯示,美國全球影響力在總體下降,連其不少盟友都認為美國外交政策相當不靠譜,難以服眾。究其根源,美國影響力衰落的病根不在外部而在自身,美國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美方違背和平發展的歷史大勢和時代潮流,沉溺於唯我獨尊的霸權迷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主要特徵。長期以來,美國不斷對外發動戰爭,頻頻輸出“顏色革命”,嚴重威脅全球安全秩序;打着所謂“民主”“人權”幌子,粗暴干涉他國內政……近年來,面對中國日益發展壯大,美方一些政客更是陷入深度焦慮,把中國視為“眼中釘”,編造謊言惡意攻擊抹黑中國,大搞污名化、妖魔化以及有罪推定和雙重標準,屢屢挑釁中國核心利益。他們不僅自己挖空心思打壓遏制,還企圖脅迫其他國家一起給中國製造麻煩,給世界強加二元對立的“冷戰”邏輯。種種事實表明,美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和世界和平發展的破壞力量。
美方違背平等合作、互尊互信的國際交往原則。美方一些政治勢力,迷信霸凌,執着“築牆”,動輒對他國進行制裁打壓。他們違背市場規律鼓吹“脱鈎”,妄稱只有切斷與某些國家的經濟聯繫才能確保自身國家安全;在科技等領域加緊“封鎖”和打壓,公開抵制他國的產品和技術……不過,美方一些人口號喊得雖響,行動上卻左右為難,因為他們深知“脱鈎”“斷鏈”損害的是本國企業的收益,奪走的是本國民眾的就業機會,放棄的是巨大的國際消費市場和發展機遇。只顧眼前私利,違背平等互利的原則和合作共贏的時代精神,是一種狹隘短視的行為模式,註定以失敗告終。
美方違背公義,卻滿口“規則”“秩序”。美方奉行“疫苗民族主義”,囤積遠超自身需求的新冠疫苗,破壞全球抗疫合作;在全球大搞監聽與網絡監控,連盟國領導人也不放過;為一己之私拉“小圈子”搞集團政治,脅迫他國和國際組織“選邊站隊”;明明自身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卻屢屢在國際上充當“教師爺”,對他國人權狀況説三道四……美國的種種不義之舉,與國際社會主流民意完全背離,進一步加劇其在全球的“信任危機”。
德國《商報》文章指出,美國曾自詡“山巔上的閃耀之城”以及全球榜樣,如今幻想日益破滅,美國的領導文化失去了曾經的影響力。新加坡政治學者馬凱碩則説,美國“已經失去了激勵人類的能力,無論是物質能力還是精神能力”。
美國丹佛大學和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聯合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的影響力在最近三十年內呈現出不斷下降趨勢,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美國奉行“本國優先”,在經貿等領域大搞單邊主義。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美國霸權在收縮,相對實力在下降,其“對中國的影響力更是快速下降,趨近於零”。敗走阿富汗讓美國的國際信譽進一步遭受重創,引發西方主流輿論的集體反思,對美國外交政策和治理模式質疑不斷加深。
正如不少學者指出的那樣,對美國而言,最大的挑戰不是來自外部,病根在美國自身。社會分化、利益固化、政治極化、體制僵化,美國治理體系的失衡和失靈的各種病狀不斷顯現。想要通過轉移視線、轉嫁矛盾的方式緩解“霸權焦慮”,維繫自身影響力,根本是開錯了藥方。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美國需要做的是反躬自省,而不是諉過於人。
美方一些人如果妄圖在世界上繼續走霸權路線,肆意對外逞威風,搞對抗,只會加速美國形象的崩塌,不僅對中國的影響力“趨近於零”,其全球影響力也會持續“自由落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