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新星】鄉變

作者:吳汶玥(19歲)    

編者按:

    國慶檔放映的影片《我和我的家鄉》,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這部講述家鄉故事的影視作品,勾起了眾多觀眾對久別的家鄉別開生面的想象。家鄉是我們最純粹的心跳,每次想起都會讓我們收起所有的驕傲,扔掉所有的負重,忘記所有的追逐。面對自己“赤裸裸”的初心,我們在心靈中重温自己成長所經歷的記憶,重温平凡家鄉里的温存和善良。時間斑駁在泥土瓦縫間,歲月褪色在和風細雨中,鄉愁卻似陳年的老酒,離開家鄉越久,鄉愁越濃。

--------------

    相比昔日的冗雜與喧鬧,校內已變得分外冷清。偶爾傳來一兩聲躁動,便見三兩學生拽了行李箱神色匆忙地飛奔。已是中秋,闔家團圓的日子,所以校內這番景色並不足為奇。洗漱完畢後,趴在宿舍陽台,漆黑的夜空被街道亮起的路燈鍍了一層鴨蛋黃的色彩,並不見那一輪圓月。轉念想起幼時,每逢中秋,“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家鄉的萬松之巔,那一輪羊脂一般的瓷白圓月總是牢牢地釘在夜空裏,顯得格外明亮。

    以前的家鄉,美的像畫。暮靄繚繞,薄霧散去,游魚,飛鳥,青松,萬家燈火微微閃爍,忽明忽暗,是無價的絕美山水畫。美中不足的,還是太落後了。道路是泥濘的,下了雨更是災難。一腳踏下去,總能陷進半個腳掌。每次回鄉,總得多備上一雙雨靴。村裏沒有小吃鋪,小孩子貪吃找不到地兒買零食,就只能等到全村趕場(趕集)的時候,賴着大人,蹭點兒零嘴兒嚐嚐。爸媽每次帶我回家鄉過節,都會在城裏先備好吃食,大包小包拎回去。城裏的孩子平日裏不缺零食吃,便會讓着點弟弟妹妹。剝好果凍讓他們拿好,髒髒的小手緊緊地攥着。

    弟弟妹妹們帶着我在稻田間瘋跑着,他們曬得稻穗一樣金黃的面孔,龍眼核般漆黑的大眼,永不褪去的朝陽般的腮紅,全身散發着活力和樸實的魅力。小孩們突然抓着我的手,細細地看了一會,抬頭睜圓了大眼,“沒有縫!白,白的。”他們伸出自己的手掌,小小的手,卻像中年人般皮膚皸裂、黝黑,還生了些紅腫的凍瘡。讓人看了心裏有些發疼。村裏的女人趕場是不買衣服的,一件單衣可以穿很久很久,自己的丈夫也是不捨得買的,辛勞掙了錢,全年卻都穿着那件破破爛爛的背心。那個時候,有自行車,在村裏就算是個有錢人了。過節的時候,親戚們從城裏帶來的糖果,被鄉下人當成串門的回禮,拎着送來又送去,直到糖都化在了盒子裏,孩子們也吃不上。屋頂是瓦片搭建的,雨下大了就漏,半邊被褥都是濕的。補補修修了數百次,村裏上了年紀的人,大多有老寒腿。灶台是簡陋的,桌椅是老化的,老銅鏡是破損的,木門也被微風吹得吱呀作響。以前的家鄉,風景絕美,就是太落後了。

    現在的家鄉,好了太多太多。最大的變化,還是得從道路説起。條條厚實寬闊的水泥路,像粗壯的銀蛇般曲折盤繞。就連小道也有平整堅硬的岩石鋪墊。走在家鄉的水泥路上,能看到或深或淺的狗爪印梅花點點般嵌在路面上,這是貪玩的黃狗在水泥未乾的時候猖獗跑過的痕跡。破瓦房、爛土牆搖身變成堅不可摧的磚房,男人們不用再辛苦的修修補補,房子已能遮蔽風雨。女人們開始捨得花錢稍微地裝扮自己,也心疼自己的丈夫,買上了好看的夾克衫。村頭開張了小賣鋪,各色小吃應有盡有,價格公道。孩子們也有了零用錢,不用再盼着趕場,也能吃上爽口的零食。村裏的人們開始注重起了精神享受和對生活的追求,開始想着怎麼讓家鄉變得越來越好。田裏的農活,機械化進行着,效率提高了,省力又省心。信息發達了,賣不出去的優質蔬菜瓜果,通過各類平台的傳播,吸引着各地的投資商蜂擁而至,紛紛考察、設廠。不少人不遠萬里趕來購買,順帶在周邊度假住宿,時而悠閒垂釣,炊煙裊裊,坐享農家歡愉。家鄉的經濟被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經濟建設蓬勃發展起來。就連前兩年逐漸消失的手工業,如今也有了傳承……

    看着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心裏有萬千語言,內心的感動洶湧而至。祖國的強大,已經深深影響到我的家鄉,這個並不起眼的小村落。電影裏的歌詞在耳邊迴盪:“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正是因為祖國的富強,才使得家鄉的美有了意義,才使得家鄉的月,也讓別人痴迷沉醉。樹再高不可沒有根,人輝煌不可忘了本。我將永遠熱愛我的祖國,我的家鄉,直到我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也不會改變。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0 字。

轉載請註明: 【文壇新星】鄉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