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穎曾經在某節目中自曝“育兒經”,林志穎反思自己對Kimi的教育有誤區,他説:“因為我是一個賽車手,追求的最終目標是贏得比賽,所以我剛開始教育Kimi的時候也是不斷強調一定要贏,但當他發現自己贏不了的時候,他會發脾氣大鬧,那時我才發現我之前的教育失敗了”。
林志穎反思自己將自己工作生活中的意念灌輸給兒子,導致kimi會發脾氣大鬧,也吸取自己上學的時候提早入學的教訓,讓兒子正常入學,這可能是很多家長都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孩子有着3種不良表現,父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這些方面是否做的合格。
1、孩子經常對你撒謊。
“媽媽,我沒有偷看電視,我一直在寫作業。”
“糖果不是我吃的,是狗狗吃的。”
“爸爸,我生病了,所以不去學校了。”
反思:父母是否曾經因為孩子的錯誤反應過激。
有些家長只要看到自家孩子犯了錯,就如同戳中了自己的痛點一樣,反應非常過激,可以説是對自家孩子的錯誤零容忍。
那麼家長的這種表現屬於偏激式教育,這樣會讓孩子在犯了錯誤的時候下意識不敢講真話,而且家長對於自家孩子要求過高,對於孩子錯誤容忍度太低,將孩子變成自己所想象的樣子,會讓孩子在性格上變得偏執想,這種教育方式也是不正確的。
2、孩子總是故意打攪你
小燕最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自己4歲的女兒總是在她打電話的時候頻頻打岔,平時不看手機的孩子,卻總是在這個時候過來要手機玩,或者搶了手機自己講起電話來,還特別喜歡拿着邊走邊講。
反思:父母是否缺少與孩子的親密身體接觸的互動,是否給了足夠多的關注。
知名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自己的講座中提到,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有固定的撫養人和身體接觸。撫養人的觸摸、擁抱、親吻、照顧,都能夠讓孩子產生依賴與快樂,穩定的依戀能夠讓孩子產生安全感。
不少父母在孩子長大後,會埋怨孩子不常打電話、不常回來探望自己。殊不知,這些父母是在為自己的過去買單。和孩子培養親密關係的機會有很多,父母們千萬不要將孩子越推越遠。
3、孩子不尊重他人
孩子今年5歲多,不會尊重別人,在家裏如果不順心意,馬上就摔東西打人。有次孩子想吃蔬菜脆,但家裏沒有了,居然去打冰箱,還對奶奶大喊:“不買就別回家”,即使嚴厲批評了一頓,但好像沒怎麼奏效。
反思:父母是否總是命令孩子,對孩子的行為指手畫腳。
做事,常常命令子女,會壞了孩子的性靈,讓孩子愈加沒有主見。在為人處事中,孩子會優柔寡斷,像一隻被人牽着的牛羊。父母親注意對孩子行事要求,不要用命令去管孩子,你一用命令管孩子,你就是在孩子腦海裏加上一段程序:“不用思考,什麼事情都按照父母的話做就行了”!
父母們做個好的榜樣,引領孩子或是帶領孩子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指手畫腳,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陪伴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心,而教育好孩子最好的方法便是父母要學會不斷的反思,當孩子有不好的表現的時候,父母要首先想到是不是自己有哪些做的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