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同時挑釁兩大國,並且遭到猛烈反擊,並不出乎莫迪所料,因為一定意義上這是戰略的一部分。但是尼泊爾大動肝火,對印度堅定反擊,讓印度很意外,要知道尼泊爾和印度的關係非同小可,尼泊爾和印度的關係,和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關係有着本質區別。如何處理和尼泊爾的危機,考驗莫迪的政治智慧,一不小心尼泊爾就會變成第二個巴基斯坦。
莫迪政府大刀闊斧,計劃在邊境修建66條公路,其中一條從尼泊爾爭議地區通過,事先印度沒有任何表示。在這種情況之下,尼泊爾迅速出兵,驅逐工程隊,向印度士兵射擊,至少一名印度士兵死亡。隨後,尼泊爾議會立法,將爭議地區確認為尼泊爾領土,尼泊爾軍方出動了4萬大軍,佔據355平方公里爭議區,並且修建防禦工事,準備和印度一決雌雄。
印度沒有想到尼泊爾居然敢如此決絕,這就讓莫迪政府很為難,如果印度不反擊,爭議地區必將被尼泊爾實際控制,如果印度軍事反擊,尼泊爾壓根不是對手,雖説尼泊爾的廓爾喀兵團戰鬥力強悍,只要印度調集大兵,就可以順利拿下,但是這樣一來,印度和尼泊爾就會徹底決裂,尼泊爾被逼上梁山,成為第二個巴基斯坦。
尼泊爾和印度關係不一般,甚至可以説是和印度外交關係最好的國家,印度在尼泊爾的外交使團人數最多,尼泊爾和印度之間在外交上被莫迪認定為特殊關係,印度主體宗教為印度教,而在尼泊爾,印度教是國教,信眾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尼泊爾的種姓制度比印度還要嚴格。
一定意義上,尼泊爾和印度在文化上一脈相承,此外印度是尼泊爾最大的援助國,也是尼泊爾最大的經濟貿易伙伴,在尼泊爾也有數量眾多的親英派。因此印度對待尼泊爾不能像處理印巴關係一樣,訴諸武力,這樣會離心離德,會讓尼泊爾鋌而走險,投靠其他兩個大國,其中之一就是巴基斯坦。
按理説,尼泊爾是一個小國,國家實力有限,依賴於印度,和印度搞好關係是天然選擇。但是尼泊爾也相當警惕,因為例子就在眼前,印度通過蠶食政策,把錫金從一個國家變成了印度加盟共和國,成為了印度的一部分。在對待周邊小國家上,印度的政策是不斷的滲透和蠶食。
第一個目標是錫金,第二個目標是不當,第三個目標就是尼泊爾。尼泊爾不想被印度吞併,不想變成第二個錫金,這也是尼泊爾大動肝火,出動4萬大軍和印度對峙的原因所在。雖然巴基斯坦信仰伊斯蘭教,尼泊爾信仰印度教,兩者還不接壤,但是涉及到領土主權問題,尼泊爾和印度之間沒得商量。
逼上梁山之後,尼泊爾也只能藉助巴基斯坦的力量,來打壓印度。所以,接下來就看莫迪如何處理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關係了,如果印度動武,就是把尼泊爾逼上梁山,尼泊爾只能尋求其他大國的支持,如果莫迪走和平路線,印度擴張領土的野心又無法滿足,莫迪該怎麼辦呢?印度如何選擇呢?關注本號,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