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登高遠眺,蜿蜒在城市中的將軍河、河上的幾十座橋以及綠化帶中的座座亭台,宛如鑲嵌在綠色長河上的絲帶,讓整座城市都變得靈動起來。
黃昏時分,漫步在將軍河景觀帶的遊人,欣賞着“塞上疆南城,魅力鐵門關”的軍墾新城風貌,感慨“十里將軍河,清波染綠洲”的迷人景緻。
這座年輕的城市緣何被命名為“鐵門關”?城中的河流又為何叫“將軍河”?
鐵門關有一段沉甸甸的歷史
鐵門關是從焉耆盆地進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險,峽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鑿,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坐落在距鐵門市不遠處、庫爾勒市區以北約五公里的山麓中。
晉代起,這裏就設立了關口,因其險固,故稱“鐵門關”,被列為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的“天下最後一關”。
鐵門關的名氣,不僅是地勢的原因,還有一段沉甸甸的歷史。
史載,西漢時期,張騫銜命出使西域曾路經鐵門關,班超也曾飲馬於孔雀河,故而人們又稱孔雀河為“飲馬河”。
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登鐵門關曾賦詩一首:“鐵關天西涯,極目少行客,關旁一小吏,終日對石壁,橋跨千仞危,路盤兩崖窄。試登西樓望,一望頭欲白”。
日前,
記者注意到,關旁石崖上“襟山帶河”4個隸書大字清晰可見,山坡上保留有屯兵的遺址。門樓一側的山坡上,還有清代戰亂時期留下的彈藥洞。
眼前的鐵門關樓台關門雖為1989年修建的仿古建築,但威嚴不減。關門右側的孔雀河依山傍柳,水流潺潺,雄壯與秀柔相互映襯,別有一番意趣。
“十八團大渠”孕育一座新城
1950年9月15日,在王震將軍的親自規劃下,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六師十八團1300多名官兵,在鐵門關周邊的亙古荒原上興修水利。
1951年5月15日,王震將軍參加竣工通水典禮。其間,他挽起褲腿,跳進水流中,興奮地捧起甘甜透涼的雪水。為紀念十八團官兵們的壯舉,這條引水大渠被命名為“十八團大渠”。
多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先後對其進行3次大規模改擴建,現已形成63公里的主幹渠,年引水量約1.63億立方米,灌溉着沿線的44萬畝良田。
2012年12月,從鐵門關峽谷南口艾乃孜流出的天山雪水,在“十八團大渠”流淌了60餘年的時候,一座軍墾新城在這裏崛起。肩負着屯墾戍邊職責使命的新疆兵團,將這座城市命名為“鐵門關市”。在“十八團渠”基礎上改擴建而成、流經鐵門關市的這段河,被稱為“將軍河”。
跨“將軍河”的橋銘刻着歷史
“將軍河上包括9座人行橋,8座公路橋,5座島嶼橋。每座橋都有一個名字,如勝利橋、軍墾橋、為民東橋、為民西橋、三五九旅大橋、安定橋、吾瓦大橋等。”陪同者告訴記者。
橋上刻有軍墾歌謠:“塔里木踏進不想出,變綠洲賽明珠;塔里木踏進永不出,繼承者繪宏圖。”這些早年流傳於軍墾戰士口中的歌謠,如今成為銘刻在橋上的歷史。
鐵門關市城市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黨佔鴻説,將軍河設有20處景觀節點綠地及景觀小品,建成區綠化面積11.83平方公里,覆蓋率、綠地率分別達到42.1%和40.91%。“將軍河以水為媒,打造了一個‘園在水中、水在園中’的公園式休閒水系,通過水系串聯綠地系統和慢行系統,建設低碳生態水系。”
建市近10年來,鐵門關市在推進產城融合進程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服務功能,統籌市域“一區九鎮”發展。
目前,城市建成區擴大到5179.44平方公里,經濟總量約佔全師的47%,經濟發展引擎作用逐漸凸顯。
從荒原到綠洲,從缺糧少衣到脱貧奔小康……60多年來,傳承着紅色血脈的新疆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砥礪前行,盡展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