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台崖第三代傳人龔意誠召喚當年知青,再回青雲觀
修山路,闢茶山,艱苦歲月裏知青們留下了那些與青雲觀有關的記憶,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六十年代初,40名知青從城裏來到湖南安化雲台山區,隨後跟隨嶽溪生產大隊上了雲台山。在這裏,知青被分成兩隊,一隊學習做茶,另一隊負責開闢茶園。
開闢茶園的地方就選在雲台山的青雲觀。青雲觀是當地一處有名的道觀——“青壁之間高有寺,雲端也嘆雅為觀”。此地山勢險要,交通不便,鮮有人煙。聽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説,當年那山裏頭常有匪賊出沒,因此原本就人跡罕至的青雲觀便更沒人敢輕易前往了。
知青上山,修路必定是眼前第一要事!只有道路通暢了,山下的茶苗才能送上山去,山上的茶葉才能運送下山。縱然條件艱苦,設備簡陋,年輕的小夥們也絲毫不退縮。工具不夠就去當地的老鄉家裏借,沒有扁擔就砍來樹木自己做,糧食不夠就去山裏採野菜野果,渴了就飲山澗甘泉。生活雖然艱難,知青們卻很少喊苦喊累。
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便在山石峭壁間砌成3800多個石階,連通了山上山下,造出了有名的“知青路”。
路通了,大夥的心也隨之豁然。然而,相比於修路的艱辛,真正的挑戰其實才剛剛開始……山上礪壤堅硬,荊棘紮根極深,山區氣候尚未回暖,每一鋤砸在地上都相當費力。時間一天天過去,鋤頭把磨破了他們的手掌,荊棘劃破了仍顯稚嫩的臉龐,即便山頭霧寒之氣濃重,每日不停歇地重度勞作讓這些年輕的姑娘小夥們大汗淋漓,汗水混着露水一遍遍浸濕衣裳。
也許,艱苦的環境往往更能磨礪人的意志,激發人的潛能。這也正是那個並不安寧的時代所賦予人們的特殊力量——再苦再難,絕不輕言放棄!有人受傷,就有人幫襯;有人疲乏,就有人鼓勵。高高的雲台山上,知青們的歡聲笑語越來越多,爛石荊棘漸漸消失在腳下。有人問,當年,在那麼艱苦甚至是惡劣的勞動環境下,在那麼艱難和勉強的生存條件下,他們經受住考驗能挺過來靠的是什麼?有人説這是一種精神,這種知青精神就是超強勞動鍛煉出來的意志,是艱難條件下培養出來的品格,是經受磨鍊後的人生觀,這種精神是一種人生價值的昇華,是人類社會的一筆巨大精神財富。就這樣日復一日,經過知青們近半年辛勤勞動,終於開墾出200畝茶園。
知青們將當地茶農龔壽松精心培育的雲台大葉種茶苗,栽種在自己開墾的土地上,再引來崖間清泉灌溉。肥沃的土地,優良的茶葉品種,使得青雲觀不過兩年光景,荒山便變成一片新綠,茶樹長勢喜人,一片不可多得優質茶園呈現在世人面前。
70年代中後期,知青們陸續返城,青雲觀茶園因無人照料逐漸荒廢。但青雲觀由於氣候條件很好和土質適於茶樹生長,茶葉的原料品質更勝其他,政府經過多次調研商討,決定派專人留守。
不過,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茶市蕭條,青雲觀茶園難以維持,無人敢輕易接管,瀕臨荒廢。作為新中國雲台大葉茶樹良種單株母本扦插繁育第一代茶人的龔壽松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不顧自己年邁毅然挺進青雲觀,選擇在青雲觀茶園堅守!並自籌資金添置了揉茶機等設備,加工茶葉。在漫長的日子裏,龔壽松憑着自己的執着與堅強,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不僅守住了青雲觀茶園,而且擴建了茶園,完善了生產線,在此基礎上創辦了種植加工於一體的八角茶業。
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常常會用那曾經的故事來教育下一代,他們有理由也有責任把歷史告訴後代、告訴未來。如今,知青的故事雖然早已隨時代落幕,龔壽松也開始將八角茶業的接力棒傳向下一代,而青雲觀的知青精神必定將隨着雲台大葉茶代代相傳,永久地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