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1月30日電(記者張武嶽)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1月30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完成互花米草治理面積3.84萬畝,有效提高了生物多樣性,鳥類種羣、底棲生物數量明顯增加。
山東省東營市副市長李俊峯在發佈會上介紹,自2016年開始,當地聯合中國科學院煙台海岸帶研究所,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技術,結合野外實地勘測調查,摸清了黃河三角洲互花米草分佈格局、入侵機制,形成了“圍淹+刈割”“刈割+翻耕”等治理技術。
隨後,當地開展大面積治理,投資約1億元,先後實施互花米草治理實驗項目、自然保護區濕地修復工程(一期)、南部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等,互花米草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互花米草自1990年被引入黃河三角洲附近潮間帶,2010年開始在自然保護區內爆發式蔓延,其強大的繁殖能力逐漸使得當地鹽地鹼蓬、海草牀生境被侵佔,灘塗底棲生物密度降低,鳥類覓食、棲息生境大幅度減少或喪失,對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產生重大危害。
據介紹,2020年以來,自然保護區實施多個生態修復項目,生態補水3億多立方米,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修復各類濕地15.9萬畝,初步構建起河、陸、灘、海連通體系,黃河口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