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 ”
筆會的作者,第一次集中了這麼多工商界人士: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奧盛集團董事長湯亮,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煜,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總商會副會長、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上海閩龍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任長豔。今年2月25日,王煜和任長豔還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這些紮根上海的企業家,向外輸出的不僅僅是相關的扶貧項目、“造血”工廠或者慈善基金,更讓人真切地看到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這裏面既有中華傳統美德的賡續,也是新時代企業家的優良素質與風貌的展現——他們輻射出去的,是可以親身感知的文明的温度。他們的文字很實在,敍述的故事很生動,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扇窗,看到中華大地上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遷。
這些故事裏有決策,有堅忍,很多場景,一般人難以想象。而不懈奮鬥之後,回報是什麼?答案不約而同:臉上的笑容和發自內心的快樂。正如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關於幸福的描述:
“幸福不是有錢,也不是靠別人就能給予的,更不是獨善其身。”
“幸福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 ”
踐行慈善 樂在其中
湯亮
慈善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文明。人類精神文明的一個閃光點,就是處處喻人向善,事事身體力行,以一己之力,去惠及他人。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慈善理念一直在傳承,先富之人心存善念,“澤被鄉梓”的民間善行“香火”,也從來都沒有中斷過。
由於家風薰陶,我從小就有“心種福田”、助人為樂的樸素意識,看到他人有困難,總會出手相助一把。我兒子行“成人禮”的那天,我給他送了一件小禮品,還特意在上面刻了一句話:“我愛故我在”,就是希望他傳承家風,永懷公益愛心。
我下海創業,之所以首先選擇了製造橋樑纜索,現在回想起來,也許就因為在我的潛意識中,覺得“造橋修路”是一種積德積善的“善行”。隨着創業成功,我便開始思考,如何感恩時代,更好地回饋社會。這時候的慈善行為,已不是單純的個人“佈施”了,而是通過對口幫扶、定向捐贈、長期資助、健康扶貧等各種公益形式,成為企業法人團體的慈善行為,在“企業公民”的大道上迅跑。
奧盛集團首先在光彩事業的旗幟下,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在江西、安徽等地區開展對口幫扶,結合當地的經濟特點,用建廠發展生產的形式,為當地人民送“漁”。如今這些具有先進生產力的製造業企業,都成了當地科技創新的標杆企業,不僅業績優秀,而且還屢次摘得省級科技創新獎,員工收入也在逐年提高。
近年來,我對慈善事業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我認為,企業捐贈公益慈善的最終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扶貧濟困的層面,更應該着眼於朝對國家長遠發展最有益的方向去努力。我們成立了“奧盛慈善基金會”,把資金更多地投入到教育項目中,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多做些貢獻。這些年來,奧盛集團的主要捐贈方向是高等教育項目,如在大學中設立獎學金、資助專項科研項目,還多年出資支持“浦山世界經濟學優秀論文獎”。我覺得,只有教育先行,人才輩出,國家的未來才有勃勃生機。
慈善是無所不在的,只要留心,隨時都能發現為社會慈善事業“添把火”的機緣。特別當國家遭遇特大地震、雪災等自然災害時,以及暴發新冠疫情後,有愛國心的企業家更應該挺身而出,有大義的擔當,主動為國分憂。多年來,我與奧盛集團就是這樣做的,在做公益慈善的同時,我們內心也得到了更多的快樂!
有一年我去貴州調研,無意中發現畢節地區因地處高原,有不少農家兒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如果錯過手術的時間窗口,這個患兒就會終身喪失勞動能力。一些貧困家庭,就因為孩子有這個病,脱貧很困難。於是,奧盛慈善基金會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堅定投身脱貧攻堅戰,與當地政府合作,提出“健康扶貧”,組織滬上醫學專家趕赴畢節山區,走訪家境困難的農户,逐一篩選適齡患兒,為他們進行手術治療。我們還搭建了面向全國邊遠農村的網上篩查適齡患兒的平台,搶在時間窗口前面,想方設法讓他們及時接受手術救治。
當恢復健康的畢節孩子開心地送來她親手摘下的野花,我瞬時熱淚盈眶,不禁想到宋代的禪家語:“救人須出手,論實不論虛。”奧盛的善行雖小,但卻關係到一户農家的脱貧大計,也關係到這個孩子的一生大計。只要我們堅持從“實處”去做慈善,也一定能“積小善為大善”!
這件事給我的感觸很大,我更加領會到了“幸福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先富幫後富,是新時代的召喚。崇尚慈善,踐行慈善,是新時代民營企業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九下紅河
王煜
到了昆明,再驅車七小時,繞過一座又一座山頭,才是縣城。接下來必須換越野車,又經過三個多小時,才抵達目的地——雲南紅河州紅河縣車古鄉利博村。這是2018年9月,我帶領春秋與紅河的三個國家深度貧困村以及綠春縣中學結對,開展助學、獎學、支教等教育扶貧行動。
利博村有193户建檔立卡貧困户,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一畝,以梯田為主,勞動投入很大,收益卻不高。村裏的平地非常珍貴,最開闊的一塊地就被村民們用來建學校。讓孩子通過教育走出大山,是山裏人世代的渴望。但是,這個地方太遠、太苦,被分配去的老師三年服務期一滿,很少有人願意留下來——全村只有一條土路,到處都是破舊的房屋。剛下過雨,道路變得泥濘不堪,有村民騎着摩托車歪歪扭扭地行駛在泥巴路上,幾次險些滑倒。學校也是一幢老舊的二層小樓,宿舍裏的棉被有的都破了口子,露出棉絮……
看着孩子們充滿求知慾的眼神,我深受觸動——要想拔掉“窮根子”,第一張“藥方”,就要開給教育。
我們為這三所村小學滿三年服務期仍堅持任教的九位老師頒發超期服務津貼,為大山留住了好老師;捐贈兩千多本圖書,豐富了三所小學的閲覽室;為水塘村小學捐贈十台電腦,孩子們第一次上了電腦課;為利博村小學宿舍更換了破爛的棉被,孩子們可以睡上安穩覺了……每年有六百多位師生受益的助學、獎學和優秀教師獎金,年均頒發一百二十多萬元。孩子們的求學之路從此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率領春秋扶貧工作組九下紅河,實地探索村企結對、對口幫扶的精準扶貧新路。一系列調研之後,我們決定把第二張“藥方”開給就業。
我在黨委會上提議,針對紅河地區的實際情況,在符合民航規章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身高、學歷等要求,到紅河開設最熱門的客艙乘務員崗位招聘專場。航空公司專門到窮山溝裏招人,還優先招收貧困家庭的孩子,這條消息在紅河州引起了轟動。通過層層選拔,八百多位報名的各族青年中,有35名學員脱穎而出,其中17人來自貧困户。
2020年4月,抗疫情、保就業千頭萬緒,春秋的扶貧攻堅工作沒有一絲一毫放鬆。扶貧工作組又聯合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組隊前往雲南紅河,實施“築夢藍天計劃”,我們是抗擊疫情中首個奔赴雲南實施扶貧招生計劃的上海企業。
如今,已有近百名紅河乘務員飛上藍天,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脱貧”。每次看到這些紅河的孩子們,看到的都是一雙雙充滿志氣的眼神。建檔立卡户學員小慧,原來一家人擠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土坯房,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她當上乘務員後,一年內不僅還清了助學貸款,還給家裏寄了三萬多塊錢。説起現在的生活,她就止不住的高興。現在她又有了新的目標——努力工作,爭取讓父母住進新房子。
在脱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硬仗裏,我帶領春秋航空積極發揮所長,實施航線幫扶,往欠發達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開通了37條航線,許多是春秋獨飛航線,我堅持要求市場部門對機票價格實施優惠讓利,方便幫助對口幫扶地區的人員、物資加速流通。
航線開到哪裏,我們緊跟着就把遊客送到哪裏,實施旅遊幫扶。2014年至今,我們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累計組團輸送遊客超過80萬人次,僅上海對口幫扶的雲南省,迄今已累計輸送40.5萬人次。2019年,我們飛行了30趟援疆旅遊包機,占上海援疆包機的一半以上。開發攝影、徒步、冰雪季等主題旅遊,通過打折、促銷等方式吸引遊客進疆,同時把新疆瓜果等特產引進春秋各大門店,實施消費扶貧,銷售額突破200萬元,為貧困羣眾增收了真金白銀。
在春秋精準扶貧行動的征程上,我總是能看到同事們堅定的眼神。黨委副書記徐國萍,右腿膝蓋半月板撕裂手術不久,左腿又大面積浮腫,還在治療期內,但九下雲南紅河她一次都沒落下。長時間行走在崎嶇山路,導致舊傷復發。我勸她歇幾天,她卻説,只要還能走路爬山,她就要親眼看到鄉親們奔向好日子。被譽為“上海媽媽”的周衞紅,連續十年資助了一百五十餘位高原貧困孩子讀書……
春秋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見證者、受益者。我一直牢記這句話:社會是企業家施展才華的舞台。只有真誠回報社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家,才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家。
我在洛郎當小工
王均金
“伸出手,要摸得住胸頭一巴掌地(良心)。”從創業之初,父親這句樸實的教誨就始終銘刻在我的心上,指引着我做人做事。
我和均瑤集團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一直盡最大努力履行社會責任。從1995年創業之初捐出第一筆5萬元的善款開始,歷年來我們先後投入二十多億元用於“光彩項目”幫扶,十多億元用於教育事業,三億多元用於賑災濟貧、公益活動和慈善事業。包括堅守20年對口援建三峽庫區,在湖北宜昌建立乳業加工基地,實施“萬户奶牛養殖計劃”,創新支農模式;在上海、新疆、貴州、廣西等地設立“均瑤育人獎”;在雲南、貴州、廣西、湖北、甘肅、新疆6省(區)13地深度參與精準扶貧行動;緊急調配資源,參與抗擊新冠疫情……
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在貴州省望謨縣親身經歷的、令我記憶深刻的故事。
建築小工“王兵”
2016年,均瑤集團加入了“萬企幫萬村”的行列,來到貴州省望謨縣洛郎村,助力洛郎村打造望謨縣萬畝板栗高產示範園。
為了真正瞭解當地情況、為他們找到脱貧致富的好辦法,我“喬裝打扮”成一名建築小工,化名“王兵”,和洛郎當地貧困户何興平一起實地感受當地真實生活。
我第一次見到何興平是在縣城的建築工地,工頭安排他帶着我幹零活。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建築工人工作的辛苦繁重,二百多斤一車的砂石運送了50車,又體驗了扎鋼筋、鋪地磚等技術勞動。這樣汗如雨下、筋疲力盡的一天下來,只賺了180元的工錢。勞動中我也通過聊天得知,這是何興平和更多外出務工人員的日常工作與薪酬水平,山村裏的人因為交通受限,很難走到縣城以外的地方“尋活計”。我意識到,僅僅依靠外出務工、用體力勞動換取報酬的勞務模式,是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山村裏的貧困問題的。扶貧就要標本兼治,我還要到大山深處走一走。
走進大山,看見夢想與生機
第二天,何興平騎着摩托車帶我回到他山腳下的家中。一路上我都通過閒聊的方式瞭解他的家庭情況,真是處處拮据、步履維艱。何興平家中老的老、幼的幼,還有一位卧病在牀的胞姐要照顧。種植玉米的年收入只有一千多元,出去幫工也只有一百多元的日薪。這樣的收入情況和家庭結構十分脆弱,一旦出現什麼意外變故,連應急用的積蓄都拿不出。
但是,在這樣的家庭中,我也看到了來自山村的奮鬥與渴望——聊到夢想,何興平脱口而出“希望孩子們把書讀完”,將來走出大山;大女兒也想去山外當體育教師,實現自己的抱負。無論生活多麼艱難,人們始終懷着熱情與希望。
我們在樹林中採摘板栗,在烈日下大汗淋漓,“走出大山,擺脱貧困”在這裏成了我們共同的夢想。我親手摘過洛郎板栗,嘗過板栗的味道,親自在街頭“設攤”賣過板栗,體驗到板栗的市場熱度,我深深地意識到,這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布衣腎果”值得被更多人品嚐和喜愛。
小板慄坐上大飛機
經過這次實地調研、走訪、考察,我們發現均瑤能夠對望謨板栗起到的幫助就是:整合資源、提質增銷。望謨生產的“哆吉慄”板栗是新品牌,需要一定的市場培育。我想到了均瑤集團旗下的吉祥航空,便幫助“哆吉慄”板栗食品通過了民航總局航空食品審批,開發為航機食品,在外包裝印上“脱貧攻堅國家計劃,均瑤集團幫扶項目”的公益廣告,將它們送上了吉祥航空每天的幾百個航班。許多旅客品嚐後讚不絕口,更為了一份愛心踴躍掃碼、在線購買“航班同款”。“哆吉慄”成功做到了因“航”而紅,2020年銷售額達到了六千多萬元,產值翻了十倍有餘。
“小板慄飛天記”只是我們精準扶貧過程中的一個小故事。我在集團設立了“‘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領導小組”並且擔任組長,先後在雲南、貴州、廣西、新疆、湖北、甘肅6省(區)13地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智力扶貧、助學扶貧”的創新模式,用“均瑤力量”幫助貧困地區發展。
我始終提倡“均瑤是我們的,更是社會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始終認為,一個企業只有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企業和企業家自己才真正有價值。無論是30年前均瑤剛剛起步,還是如今我們要向着“百年老店”的目標再度啓程,我和均瑤集團始終惦記着回饋時代、感恩社會。
一張登機牌帶我二次創業
任長豔
在我的辦公室,一直珍藏着一張具有特殊意義的登機牌,時刻提醒我牢記初心使命。那是2010年東航上海直飛喀什首航航班的001號登機牌,時年39歲的我,隨市政府組織的經濟考察團第一次踏上了南疆的土地。喀什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而其中莎車縣又是國家掛牌督戰縣。一下飛機,看到的是落後的產業、生活拮据的貧困户,不上學、光着腳在泥路里跑的孩子……家國情懷油然而生,我毅然決定,開始生命中第二次創業。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援疆扶貧和創業中去。2011年,依據扶貧和企業發展的共同需要,我們開始在喀什澤普戈壁灘上建工廠,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打造1200畝國家級紅棗種植示範基地。
一切從零開始。戈壁灘寸草不生,水、電、燃氣匱乏,各種原因導致廠房建建停停。設備終於安裝上了,由於電力供應不足經常跳閘損壞,維修所需的零部件也很難購買,一樁樁困難接踵而至……我站在戈壁灘上,感到格外渺小無助,可有一種力量始終在激勵着我,讓我堅信:堅持一定會成功。我們開始挖引水渠、打水井,種棗苗、收集各類有機肥,對土壤進行改良,誓將沙漠變綠洲。
那年秋天,南疆紅棗豐收,農民們看着身邊有了工廠,都眼巴巴地想把紅棗賣掉。可我們的廠房連門、窗、屋頂都還沒來得及安裝。我咬咬牙告訴自己:收了吧!收來的大棗一下子堆滿了戈壁。12月,戈壁灘氣温接近-20℃,冷水在設備裏運轉都會冒熱氣,第一條紅棗生產線就這樣投產了。
熬過了最艱難的頭三年,我們堅持發展產業帶動就業,變輸血為造血。不僅在澤普工廠引進了FD凍幹技術水果精深加工產線,還在莎車縣投資建設了小蜂農業一期、二期工廠,引進國際上先進的低温物理壓榨油設備以及藜麥深加工設備等,投產高端堅果油、藜麥代餐系列、乾果炒貨、花茶代用茶、休閒零食等。小蜂農業由“創二代”鄭金龍負責創辦,他帶領團隊克服疫情帶來的各種困難,僅用半年不到的時間,從工廠產業功能定位、設備設施研發定製、產品創新研發、團隊組建培訓到設備調試、產品試機生產等,完成了南疆首個藜麥深加工工廠建設產線投產。
我們在新疆堅持就地培養人才,構建內生動力,大量招收當地少數民族員工,優先錄用建檔立卡貧困户。10年來,通過萬里師徒傳幫帶、視頻教學,老、新廠班組長傳幫帶等方式,從衞生習慣的養成做起,慢慢提升當地員工的綜合素質。經過不懈努力,如今,很多當地員工都已走上車間主任、班組長、檢驗員等管理崗位或者技術崗位,實現了從農民到懂管理、懂技術、懂工藝的現代產業工人的跨越,從家庭婦女向職場女性的跨越。
閩龍實業10年援疆,從一粒大棗開始,在南疆打造了三家工廠、九條產線,解決了一千餘人就業,還通過收購當地農產品,帶動了兩萬多種植農户脱貧。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我們位於莎車縣的工廠連夜騰出兩間車間,供當地企業生產口罩。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上海的團隊第一時間復工復產,為馳援武漢的上海醫療隊和浦東36個街鎮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者趕製玫瑰紅糖薑茶等抗疫保障物資,並積極主動捐款捐物60萬元,專項用於疫情防控。
援疆10年來,我一路參與、實踐、見證了脱貧攻堅決戰決勝,何其有幸。我們正經歷這美好的時代,我萬萬不能和它擦肩而過——人這一生,總該做一件對自己、對企業、對社會、對國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啊!
作者:筆 會
編輯:馬小茂
責任編輯:舒 明
來源:2021年9月13日文匯報第八版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