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和中國兩個文明古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通過古絲綢之路聯繫在了一起,昨天,希臘共和國迎來了與新中國建交50週年的特別年份。
從1972年6月5日建交至今,中希兩國已經攜手走過50個年頭。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50年來,兩國之間合作亮點多多,不斷走親走近,可謂東西文明交流的典範。
從經貿領域看,深度合作讓兩國實現“雙贏”。兩國建有雙邊經貿混委會機制,共召開過13次會議。2017年、2019年兩次簽署“重點領域合作”框架計劃。中希雙向投資主要集中在海運和能源,截至2020年,希臘對華直接投資項目累計194個;中國在希累計完成工程承包營業額28億美元。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希貿易總額首次突破百億美元達121.5億美元,經貿往來日益頻密。希臘從中國購買服裝、陶瓷、傢俱、家電等,中國從希臘購買複合肥、大理石、船隻、棉花等。
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希合作的成功範例。在希臘經歷主權債務危機時,中國繼續在希投資,中企接手比雷埃夫斯港,在中企經營下,該港口的世界排名大幅躍升,重新煥發生機。此後,多家中國科技企業進入希臘並帶來5G等新科技。這些合作推動了希臘經濟復甦。
從文旅領域看,兩個文化大國積極交流,惠及民眾。兩國簽有文化交流協定,舉辦考古展和當代藝術展,共商數字文化與古蹟保護。2012年,希臘卡贊扎基斯博物館和紹興魯迅紀念館結為友好館;2016年起,希臘研究與技術基金會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大批中國遊客來到希臘旅遊,在愛琴海岸、雅典衞城領略希臘風情。今年3月,兩國簽署聯合行動計劃,強化蜜月旅遊、醫療旅遊、養生旅遊合作。
2021年9月舉行的“中國希臘文化和旅遊年”開幕式上,“在希臘遇見兵馬俑”的線上展覽為希中觀眾呈現全景漫遊、彩繪復原,讓兩國文物“隔空對話”。這是中國為應對疫情衝擊,與海外合作首次推出的線上文物外展,也為後疫情時代各國間的數字文旅交流和創新探索了新路。
中希兩國的友好關係基於什麼?離不開中希文化的“和合之美”。兩國分別作為東西方古老文明的代表,歷史厚重,理念相通。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都推崇多元融合,人文精神相通,均主張和諧與正義、理性與包容。古希臘詩人荷馬把“德性”視為最神聖的政治追求,這與中國的德性政治不謀而合;古希臘重視“友愛”,而中國先賢孔子的“仁愛”思想一直在中華文明中延續。中華文化的“和為貴”與奧林匹克的“更團結”也精神相通。
每每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希兩國都善用古老文明的智慧,尋找方向、解決難題、拉近距離。50年來,中希相互欣賞、相互幫助,希臘感謝中國通過投資等方式為希臘克服經濟危機提供了重要援助;中國不忘希臘多次協助撤僑,並支持北京成為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疫情以來,兩國更是互相幫襯,攜手應對。
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不久前同希臘外長通電話時所提到的,中希友好關係走過的50年,是古老文明相知相親的真實寫照,也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時代潮流的生動縮影,為中國同歐洲國家關係發展樹立了典範。
期待中希兩國續寫東西文明相向而行、互融互鑑的新故事。
本報圖文綜合中希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