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我們的新時代丨“把沂蒙精神帶進1000所高校”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濟南7月3日電 題:“把沂蒙精神帶進1000所高校”

新華社記者楊文

今年27歲的李偉是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目光炯炯有神。

6年前,還在上大學的李偉,成為“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發起人,組織臨沂籍的大學生志願者向全國高等院校宣講沂蒙精神。如今,即將走上工作崗位,他依然在和一些高校對接宣講事宜。

“剛上大學時,一提起自己來自沂蒙革命老區,有些人的第一反應是:‘你們那個地方是不是特別窮呀’,大家的印象不是先烈們的奉獻,而是貧窮與落後,我很想改變他們對沂蒙老區的認識和看法。”李偉説。

  李偉在高校宣講沂蒙精神。

以山東臨沂為主要範圍的沂蒙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紅嫂’明德英乳汁救傷員、‘沂蒙母親’王換於創辦戰時託兒所的故事都發生在臨沂。”李偉決心把紅色故事帶進高校,讓青年大學生了解沂蒙革命老區的歷史。

李偉從高中起就加入公益組織,有豐富的志願者經歷。萌生了宣傳家鄉紅色故事的想法後,身邊不少學生積極響應。

活動初期並不順利。志願宣講團副團長段詩韻説:“一開始在學校裏發宣傳小冊子,有人領宣傳冊,也有人看了看就走了,效果不是很好。”

宣講團調整思路,從學校的一些活動入手。他們通過老師申請場地,製作宣傳沂蒙精神的紀錄片,反覆打磨演講稿,拍攝微電影、短視頻……越來越多學生了解了發生在沂蒙革命老區的故事,並主動加入宣講。

李偉和團員還總結出宣講經驗:“上台緊張了,就盯着最後面看”“觀眾裏找熟悉的人,和他們有目光交流”……

目前,“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結合思政課、主題黨課等形式,已在全國70多個城市、300多所高校開展宣講400餘場,聽眾累計達4萬餘人,志願者成員達到500多人。

宣講團成員身上,有着沂蒙山區人樸實、開朗的獨特氣質。帶有老區標籤的他們,以青春的視角和語言,為年輕人和紅色故事之間架起一座橋。

宣講團如今已走進300多所高校,李偉的“小目標”已經完成。“雖然我已經畢業,但宣講活動不會停止。宣講團的下一個目標是把沂蒙精神帶進1000所高校。”

沂蒙精神並不遙遠。從“紅嫂”後代到青年大學生,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沂蒙精神,經過一代代人的弘揚,歷久彌新、綻放光芒。這是青春的接力,更是信仰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