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自然課走進博物館裏

如何在自然課上,感受法治價值光芒?“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前夕,上海海關帶大家走進博物館,感受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文化品牌陣地開放日活動。4月14日,上海海關聯合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舉辦海關國門生物安全展廳開放日活動,上外靜安中心小學35名學生走進展廳,共同聆聽國門安全的海關執法故事,沉浸式展開守護國門安全主題的“新自然”課程。

“法治”自然課走進博物館裏

上海海關供圖

上外靜安外國語小學通過博物館合作課程着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造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次,上外靜安外國語小學的師生走進自然博物館,通過參觀國門生物安全展廳,學習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的法律和生物知識,上了一堂沉浸式的自然課。

你瞭解過進境水果中隱藏的地中海實蠅嗎?進口原木中的乳白蟻會給國內農林業帶來哪些破壞?開着紫色美麗小花的水葫蘆是怎樣破壞中國的河道生態的?同學們仔細觀察了展廳中陳列的近年來上海海關截獲的入侵生物標本,包括箭毒蛙、粉紅斑馬腳蜘蛛、地中海實蠅等,聆聽來自郵局海關監管一線的講解員講解截獲入侵物種背後的故事,從中尋找到問題的答案。

“真的有人在郵包裏寄了這麼多螞蟻和甲蟲,把寵物蛇人工冬眠放進旅行箱帶回國……”“你們怎麼發現的?不害怕嗎?”大家對海關現場的工作也充滿了好奇。同學們還認真觀摩了反映生態安全的多媒體展板及小視頻,進一步瞭解了外來生物入侵對中國生態環境的危害。學校自然科陳老師結合自然課內容帶領同學們進一步學習了入侵外來物種可能造成的多種危害。

課程活動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好評,四年級同學表示很有收穫,喜歡小動物的他知道了“異寵”的危害性,“這堂課非常有意思,不僅增長了知識,也增強了我們維護國門生物安全的意識,非常有意義!”

上外靜安外國語小學校長周雲燕説:“這堂沉浸式的自然課,讓像《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這樣的專業性法律走近了小學生,生動的案例、標本很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我們把普法與科普相結合不僅教會孩子們要遵守法律規定,更讓他們去學習探究規定背後藴含的科學知識,這是一次很有益的跨學科實踐。”

上海自然博物館海關國門生物安全展廳,於2022年榮獲上海市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品牌陣地。作為以科普教育結合法治宣傳的特色陣地,上海自然博物館海關國門生物安全展廳,自2020年至今堅持開展法治開放日活動,除了現場活動,在過去三年還連續舉辦線上“雲展覽”,累計吸引在線觀眾約70萬人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已經實施2週年,在發揮法治文化品牌陣地作用開展接地氣、有人氣、揚正氣的普法活動的同時,上海海關及所屬多家隸屬海關今年4.15期間還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先後走進12個區19所學校面向1900餘師生,將科普教育與法治宣傳相融合、將海關法治文化與全民普法守法相融合,以青少年羣體為重點,大力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等國家安全相關法律,弘揚總體國家安全觀,着力提升全民尊法守法意識。

新民晚報記者 郭劍烽 通訊員 鄭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4 字。

轉載請註明: “法治”自然課走進博物館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