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
做每一件事情,都像是做一道菜,火候、調味都要恰到好處才能色香味俱全。多一分少一分都達不到最佳的口感。
往往我們解決一件事情,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技術問題,更多的是自己處理事情的態度,還有通過自己的經驗和閲歷沉澱出的一種綜合素養。
一件事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很小的細節,決定在“分寸感”之間。
同樣是做一件事,不同的表達方式,能讓對方對你產生好感,也能讓對方在不經意間對你產生誤解。
人與人之間,都有界限,需有“分寸感”。“分寸感”,會讓感情能更好的發展,讓彼此之間的相處變得輕鬆而又簡單。
在生活中,那些有能力的人,與人相處時,都很善於把握“分寸感”。
02、善於溝通,把握“分寸感”
何炅是大家心目中高情商的一個主持人,他總是會顧及到對方的感受,不管是誰,跟他相處都會很舒服。
《幻樂之城》中,韓雪在表演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失誤,本來韓雪對自己的要求就很高,當知道自己表演出了這樣的問題之後,在台上就忍不住哭了。
何炅作為主持人,沒有一味地去勸説,也沒有掩飾,而是對觀眾説:“剛才有被這段表演感動的觀眾,請舉右手。”很多觀眾配合的舉起了手。
接着他又説:“看到失誤,但是覺得這個並不影響整體表演的,請舉起左手。”
最後,他説:“支持韓雪,支持這個作品的請鼓掌。”
因為這段話,何炅上了熱搜。突發的狀況會對節目和演員本身帶來危機,可是何炅善於用自己的語言去帶給所有人美好的享受,關注點也不在失誤上面,成全了節目,也幫演員圓了場。
善於溝通,有“分寸感”的人,從不死死盯着別人的錯誤,總是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讓事情得到圓滿的解決。
有“分寸感”的人,一般都充滿了正能量,能為他人着想,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03、善於説話,把握“分寸感”
列夫·托爾斯泰説:“切忌浮誇鋪張,與其説得過分,不如説得不全。”
《知否》中,盛明蘭的祖母病重,請來太醫診治,太醫面露難色,只是説老太太病的蹊蹺,之後就不肯再多説一句。
盛明蘭覺得事出有因,再把所有人支走之後,再次言辭懇切的詢問太醫,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時候,太醫才將實情告知,説老太太不像是病,而是中毒。
在太醫的鼎力相助下,老太太才保住了一條命,盛明蘭也查清了真相。
當太醫準備離去的時候,老太太的兒子盛紘追出來,還沒有説什麼,太醫立馬回話:“大人放心,老太太無礙,人年紀大了貪嘴多吃了兩口甜食,調養幾日就好了,我就先告辭了。”
不管是做什麼,話要看對誰説,要看自己在什麼樣的場合。若話太多,容易招惹是非,有的事並不適合太多人知道,就要知分寸,説話有所保留。
在特定的場合下,自己知道的太多,若想獨善其身,就要適時“裝糊塗”。
懂得適可而止,替人保守秘密。這樣能讓對方放心,真心感激自己,自己也能遠離不必要的麻煩。
“分寸感”對於每一個人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能看到一個人的格局,看到他辦事的能力。
04、善於情緒管理,把握“分寸感”
聖嚴法師説:“有德即是福,無嗔即無禍,心寬壽自延,量大智自裕。”
《我的前半生》中,大家都譴責陳俊生始亂終棄,但是,客觀的説,羅子君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丈夫疑神疑鬼,加班的時候電話查崗。看到陳俊生和一個女同事去給客户買項鍊,不分青紅皂白,瞬間脾氣爆發,並且威風凜凜的去公司找麻煩。
她聽到丈夫“變心”的傳聞,也不和丈夫溝通,直接去公司根據自己的直覺去鬧。而她的言論是“在維護自己婚姻面前,家庭教養是完全不值一提的東西。”
這裏所説的“家庭教養”説的就是“剋制情緒”。一來自己沒有抓住真正的把柄,就如此興師問罪太過於草率,二來會加深夫妻之間的隔閡,不信任是婚姻中的一大敗筆。
不管男人到底有沒有出軌,婚姻已經迎來了前所未有過的危機。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正是羅子君這種沒分寸感的“圍追堵截”,讓陳俊生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感覺到窒息,最後也失了分寸,才會和羅子君越走越遠。
有“分寸感”,才能尊重對方,也能讓自己能更好的處理問題。一味靠情緒管理自己的行動,早晚會讓自己釀成大禍,到時候想彌補都來不及。
05、有能力的人,善於把握“分寸感”
心理學中講過一個原理叫“刺蝟效應”,就是説:兩個刺蝟在寒冷的冬天依偎着取暖,靠太近,會被對方扎得鮮血淋漓。兩個刺蝟適當拉開了點距離,重新調整了姿勢,既能取暖,又能避免傷害。
“分寸感”,既是給自己的一把保護傘,也是能讓對方和自己保持長久融洽關係的“實用工具”。
不管是職場還是情場,都能帶給自己很多益處。
為人處世,有“分寸感”,善於溝通,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懂得説話技巧,知道什麼場合説什麼話;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便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有邊界感,能理解他人,是一種大智慧。
做個善於把握“分寸感”的人吧,不傷害他人,不委屈自己,給雙方一個舒服的相處空間。
你的人生格局,也會發生質的變化,獲得別人的認可,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END-
今日話題:
有分寸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嗎?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