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幫發小,難忘經八路上的記憶

退休賦閒,葷素配餐,十一點關火,高壓鍋曝氣的嗤嗤聲,裹挾着滷牛肉的濃香,先燜米後收汁。

手機跳顯不熟悉的號碼,關掉都省心。又來了,磁性腔振的混合音:“不接電話……猜我是誰?老鄰居”,“還用猜,建哥,哈哈”;抹不去六十年魅音縈繞。

“喂……哦!燃哥啊!那還能聽不出來。”其實真是連聽帶猜。“復興定地方,你問一下,中午見。”

“任寨北街湖北漁村對面”,“好,不用發地址了”。那一片找不錯,還是記到手機上“五貴居”;羣主悉心發來了地址,“七味居”啊!老花眼,耳朵也走神了,不服老就會誤事噢。

我們這幫發小,難忘經八路上的記憶

地鐵五號線開通,人少清靜快捷,五一公園地鐵站換乘,人民醫院站A口出,到文化路、經八路都方便。

經八路美食攬萃,不管是防控疫情期間,還是去年整治“住改商”,改變經八路一帶美食格局,還是2018年實施的。如今,越秀領銜,湖北漁村特色,南陽王記風味,七味居信陽風格,聚焦任寨北街,乃小酌熱聊的新寵。

我們這幫發小,難忘經八路上的記憶

燃哥與建哥同行,健全拎茅台先點菜,建中隨後年份原漿。哦!燃哥相約“三建客”,有事面聊,不便叫更多老友,下午返回鷹城匆忙。

燃哥,餘燃,身高約1.76米,健壯更覺魁梧,1958年與建哥兩家,一起從北京遷來,都是1953年生人,兩位父輩都是煤炭系統知名專家,後來都擔任了省煤炭科研所長。燃哥七十年代初到平頂山工作,現已退休。

建中每每帶來精釀,不是酒頭就是1968原漿,這次又不一樣。潔白薄紙外包,不顯示年份亦無酒標。酒濃色黃,號稱70多度,專司勾調酒色增香,與酒頭合力把控品質,相得益彰。“三建客”中建哥、建中以茶代酒,其餘六人兩瓶,我酒力只能一兩。酒過三巡,健全領航。

健全中等身材,焗發黑亮,紅色T恤彰顯活力,談吐暢昂。面熟沒交往,家住工藝美術廠。童趣玩伴,又與燃哥二十六中同班同窗。

我説呢!眉飛色舞燃哥趣事,樁樁件件,如己珍藏。情到動容時,濃縮一句話:“餘燃就是傳奇”。

燃哥愛好廣泛,無所不包。養雞不僅懂得多,精知習性,飛手抓雞身手敏捷;預判跳躍騰飛節點,抬手即中,掐雞脖旋轉,折入翅下,攬於懷中。家禽都有共同特點,入夜不能摸頭、碰翅膀,夜晚想要挪地方,五指合攏沿雞窩底面進入,順着雞嗉子滑進雞的兩腿之間,輕輕托起出窩,雞子乖乖的保準不叫。

燃哥住校,家裏每月給他十五元。每到月初,便是他頻招同窗好友之時,吃喝玩樂一人全擔,不幾天就花光,剩餘天數只能百家飯遍嘗。

我們這幫發小,難忘經八路上的記憶

把盞回望,點滴浮想。燃哥性格豪爽,愛好奇廣,隨和熱心腸。也許這就是燃哥自述“跟誰都能玩到一塊,兩個院打架,我一去就不打了。”義氣相投,情趣融通,尊重佩服,便有“高層”調停的分量。

燃哥會養魚養花,盆花茂盛,案台上一米多的大魚缸;長塑料管,一頭在外,一頭穩定在魚缸,用力將水吸出,缸底的魚屎順着水流的吸力清理出來;虹吸原理,我只是欣賞。

燃哥會養小寵物,鴨子兔子,小貓小狗,住三樓正好放飛鴿子云翔。

我家養的一對美國品種蘆花雞,高傲的大紅單冠,黑白灰斑點羽毛,黃爪粗壯,肥壯善鬥。建中説他和燃哥好幾次,抱來公雞與我家蘆花雞鬥,均鎩羽而歸。留存好多蘆花雞蛋,我哥找燃哥和建中一起,在大菜場挑到一隻嘮窩雞,孵化出七隻可愛的小蘆花雞。燃哥説挑嘮窩雞得會看,首先知道它不下蛋,再就是脖子上羽毛老是炸起來,翅膀張開下垂,咯…咯…咯…地叫。

發小們跟着學習養雞,燃哥卻瞄準了高端鬥雞,專業性更強,訓練力量,護理羽毛,揉搓胸部皮膚,增強鬥架踢腿的耐受力。還專程騎車到開封朱仙鎮鬥雞市場尋訪。我説“三宿舍南邊任寨村口,有個叫天燈的,也養鬥雞”。燃哥“哦!他本名叫天增,鬥雞是我給他的”。為了幫助二宿舍馬連生解困,與建中一起找地方,賣掉11斤重的優良品種大斗雞,情重意長。

名師出高徒,燃哥師從沈教練,悟念精髓,一招一式,強健體魄,將中國式摔跤傳揚。三宿舍平房前,大門井台北邊空地,燃哥時常師範開講。我摔得不好,聽得不少;腰帶是抓手、坡腳側撈,小背大背,跪腿出奇招(跪腿是殺手鐧,運用難度大。在對手兩腿間隙大時,突然將小腿插入其中,勾住對方腳踝,瞬間回折九十度,手掌用力壓着膝蓋,使其腿無法彎曲,同時撞擊對手胸部,必倒無疑)。

我們這幫發小,難忘經八路上的記憶

知道燃哥大名,並不清楚是火字旁。像他的性格,待人熱情,豁達不拘泥;像他的潛質,幹啥像啥,熔鍊成品質;像他的趣向,無所不好,項項皆學問。退休賦閒,時間上如虎添翼,歷練精誠,融彩門派。章草飄逸、國畫蝦韻、奇石探藏、根雕盆栽、金龍魚趣、祖孫圍棋,儼然成了一所老年藝術大學。

你無我有,你有我精,童趣喜好影響引領。興致博覽,閲讀探秘,知識積澱與眾不同。燃哥是傳奇,源自父母慈愛如海的包容,視界開明賦予自由暢想的環境;骨血縝密傳延,凡事敬畏自然書海豁然路經。燃哥盛名,是煤管局發小時代印跡的縮影,亦是經八路五零後們點滴情愁,燃哥,就是經八路上的傳奇。

記憶經八路歷史,是不是老街坊,不是看九十年代的風味小吃,早餐連鎖,英典書店,黃河路東北角豪享來,鋼窗廠幾經改裝,北口水暖店,路東清真掛牌的牛羊;這夠不上歷史,只是映像改革開放。

六十年代,您去過小菜場北側的煤廠,糧店朝東排長隊買過糧;家屬院如兵營,列隊門馬路邊“打過仗”;建文電影院爬過牆,與“老朱頭”鬥智鬥勇在軍區禮堂;趟過黃河路稻田,感受經七路試車飛馳與急剎車嘯響,中國梧桐飛閃鳴叫着柳鶯,枝繁葉茂雨後清涼;爬叉擦黑地面小洞,入夜爭先恐後樹幹上;這是經八路六十年足跡回望。

三宿舍故事多,尖頂紅樓很時尚,東邊大門柳樹旁(我家和小京家涼台外),西邊梧桐伴平房;南樓外面自留地,種瓜種豆麥仁香,李樹西邊旺洋姜(正對燃哥家樓下);院外井台話家常,草地圍擁鑽天楊,柴米油鹽小菜場。

我們這幫發小,難忘經八路上的記憶

每一次相聚,總能激起五十年前共同記憶,也許你沒出現在這裏,夕霞彩漪,融映經八路新的傳奇。一條街道,一段情緣,一生感懷。

我們這幫發小,難忘經八路上的記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5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們這幫發小,難忘經八路上的記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