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否》:王氏三次“拎不清”差點害了長柏,家有靠譜的人很重要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綜合

在《知否》中,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原著,盛長柏這個人無疑都是最優秀的存在,他好學上進,為人正派,就連夫妻關係,也是琴瑟和鳴,是為數不多的好男人之一。

盛長柏的一生很順暢,從小讀書,考舉人、秀才、進士、做官都是一次到位,在適婚的年紀娶了清流人家的高門貴女,夫妻恩愛,強強聯手,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盛長柏之所以能夠那麼順暢,除了盛長柏自己的努力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盛家在大事上拿主意的人都是靠譜的人,比如盛老太太和盛老爺盛紘,他們提前替盛長柏做了規劃。

原本,事關孩子的前途和婚姻等事,父母雙方都會參與,但王氏實在不怎麼靠譜,相反,她耳根子軟,又目光短淺,差點改寫了盛長柏的一生。

01

關於仕途前程

盛長柏的一生,仕途順遂,除了個人的努力、岳家助力之外,他父親的決斷也發揮着極大的作用。

盛長柏年紀輕輕就考中了進士,盛紘仔細地替兒子的仕途進行了規劃,最終選擇了先進翰林院,留館做了一名編修。

聽到這個消息,王氏不幹了,她哭哭啼啼地找到盛紘,埋怨道:

難得柏哥兒考得好,為何不外放個官,卻去翰林院那冷清的地兒苦挨。老爺不是説,由幾位世伯領着柏哥兒拜門遞貼,疏通關係嗎?怎麼卻弄了個低品級的庶吉士?

王氏對官場的事情基本上一竅不通,她不知道翰林院有什麼清貴的,只是聽別人説翰林院清苦,覺得就是在害孩子,所以就直接埋怨盛紘。

好在盛紘在官場上打拼多年,對官場上最基本的判斷還是有的,所以,即使自己的一番心血被王氏貶得一文不值,還是堅持讓盛長柏進入翰林院。

後來,長柏在官場上有了一定的根基,又適逢朝廷政權動亂,盛紘和長柏商議之後,決定讓長柏外放,選的是一個偏遠之地。王氏又不幹了。

她哭着鬧着要盛紘周旋,最好能不離京,就算離京外放,也要選一個富庶的地方。盛紘解釋不通就懶得解釋了,沒想到王氏不依不饒,甚至試圖讓明蘭和顧廷燁幫忙周旋換個地方。

最後還是盛老太太看不下去了,説了她一頓,也順便給她解釋了一下為什麼。越是偏遠的地方,越不會牽扯到利益糾葛之中,反而因為條件艱苦,更容易出成績。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王氏的“拎不清”在於她根本不懂官場,卻試圖干預兒子的選擇,改變盛紘為兒子做的規劃。幸好,盛家還有盛老太太和盛老爺這兩個明白人,直接制止了王氏的行為。

02

關於婚事

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盛長柏的婚事,盛紘卻直接跳過王氏,委託給了盛老太太。

從盛長柏的後期發展看,讓盛老太太的選擇真是明智之舉,幸好沒讓王氏插手。

盛老太太和盛紘為盛長柏選擇了江寧海家的嫡次女,書香門第,滿門清貴,父兄皆在朝為官。這樣的世家大族,家教甚嚴,而且盛老太太早已跟孔嬤嬤打聽過女方的性格人品,都是極好的。無論是從女方的個人家教,還是從長柏的仕途上來看,海家女都是十分適合長柏的。

不過,對於這樁婚事,王氏作為親媽,給了三個字:不同意!

王氏為自己的兒子相中了自己的外甥女康允兒,對於兒子婚事的人選,她有自己的思量:第一,她認為康允兒知書達理,兩人知根知底,好相處;第二,康家漸漸不如以前,高傲的姐姐求到自己跟前,能幫村姐姐一把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兒媳婦好拿捏;第三,聽説海家女都很厲害,門第又高,害怕自己管不了兒媳婦反而被兒媳婦管教。

王氏的幾個理由,大部分都是從她自己的角度出發,而很少思考盛長柏的需求,如果不是盛紘和盛老太太提前拍板決定,王氏都準備直接將自己的外甥女接到家裏來住了。

試想一下,如果盛長柏選擇了康允兒作為媳婦,對內,她能管理好盛家後宅,對抗林姨娘嗎?對外,面對自己不着調的孃家,她能完全放任不管嗎?

如果盛長柏娶了康允兒,他這輩子都沒有辦法擺脱康家,不但得不到任何助力,反而需要不斷地替康家人善後。

所以,在盛長柏的婚事上,多虧了盛老太太和盛老爺先下手為強,為盛長柏選擇了一個強有力的賢內助。

王氏愛兒子嗎?答案無疑是:愛。

但是,她為盛長柏選擇妻子的時候,卻只想到了自己要耍婆婆的威風,卻沒有從盛長柏現階段的需求出發,這與她的目光短淺是離不開的。

03

關於孝道

別看王氏一遇到麻煩就去找盛老太太,但其實她對盛老太太真的不算孝順。

在盛紘下定決心整改盛府之前,王氏對待婆婆盛老太太基本上是不管不問,跟別人家的晨昏定省相比,王氏每個月只去盛老太太的住處兩三次,每次去也是冷着臉,説不上幾句話,婆婆的吃穿用度全都自理,概不張羅。

當然,前期王氏不尊重婆母可能跟盛老太太自己的要求有關,也跟盛紘的所作所為有關,但給盛老太太下毒這件事,真的讓人都無法原諒。

就因為盛老太太責罰了她,讓王氏覺得自己在整個盛府抬不起頭,就因為盛老太太沒有將府上的事情全權交給她,讓她心生不滿,就因為姐姐康王氏挑唆了幾句,所以王氏就配合下毒,毒害盛老太太。

就算王氏不是主謀,但是,如果不是她點頭,沒有她的配合,以盛老太太的睿智又怎麼會輕易被康王氏毒害到。

從王氏決定給盛老太太點顏色瞧瞧的時候,她沒有想到盛老太太是她的婆母,是要孝敬她的,她沒有想到盛老太太曾經為了盛紘(她的丈夫)奔波,才有瞭如今的好日子,也沒有想到盛老太太對華蘭和長柏的付出,更沒有想到事情敗露,會給自己的兒子和整個盛家帶來怎樣的災難。

不管她是愚蠢也好,是被人矇騙也罷,在這件事情上,她就是做錯了,是她先起了壞心,是她配合外人下毒。

慶幸的是,盛長柏是個明事理的人,他出手説服父親、康家、王家,將所有的事情當下解決掉,該送慎戒司的送慎戒司,該回老家懺悔的回老家懺悔,才使得這件事得到一個最完美的解決。

試想一下,如果盛老太太真的被毒死了,而後盛府是王氏當家,康王氏又以毒害婆母這件事威脅王氏,盛家還能全身而退嗎?如此,盛長柏的仕途還能如此順遂嗎?

如果盛明蘭去晚了一步,沒有以雷霆手段第一時間控制住盛府,以盛紘的性格肯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麼這件事就一直是懸在盛府頭上的一把刀,隨時爆發,隨時可能威脅到盛家。再加上還有一個拎不清的王氏和隨時準備作惡的康王氏,盛家的日子還能如此平靜嗎?

王氏該慶幸,事情能夠及時得到解決,否則,她害的就不是盛長柏一個人,而是整個盛家,乃至盛家子孫。

王氏作為一個母親,她無疑是愛兒子的,但是,她真的目光短淺,在很多事情上拎不清,導致很多次差點害了盛長柏,不過,好在盛家靠譜的人比較多,才能致使盛長柏和盛家長遠發展。

不得不説,一個家庭有多些主意正、靠譜的人是多麼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