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俄羅斯駐歐洲多國的外交人員頻繁遭遇驅逐事件,先後有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挪威、奧地利等國驅逐了至少9名俄羅斯外交人員。他們的驅逐理由也十分相似,例如“間諜、從事情報工作”,而俄方則表示“毫無根據”。
俄羅斯駐英國大使館。
俄羅斯駐歐洲國家外交人員頻遭驅逐
綜合新華社、北京參考消息網報道,8月24日,奧地利宣佈1名俄羅斯外交官為“不受歡迎的人”,稱其從事經濟間諜活動,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並限期在9月1日前離境。俄方表示,奧方做法“毫無根據”,驅逐一名奧地利駐俄使館工作人員,以對等措施回應。
僅在不到一週之前,挪威宣佈驅逐1名俄羅斯外交官,稱其涉嫌做出“與外交地位不符的”行為,挪威國家安全局還逮捕了一名50歲挪威男子,稱其與“俄羅斯情報人員”見過面,可能危害國家安全。俄方對挪威方面表示了抗議。
綜合央視網、上海澎湃新聞網報道,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斯洛伐克,當地時間8月10日,斯洛伐克宣佈驅逐3名俄羅斯外交官,稱其“犯有嚴重罪行”,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斯洛伐克官方沒有透露3人信息,媒體猜測此次事件與格魯吉亞男子在柏林公園被殺案有關。俄方始終堅稱該説法“毫無根據”,表示將對等回應。
另外,在6月5日,捷克也宣佈驅逐2名俄羅斯大使館外交官,有消息認為,此舉與4月份1名持外交護照的俄羅斯人抵達捷克,身攜生化武器毒劑蓖麻毒素,意圖暗殺布拉格市政官員。捷克方面聲稱證據確鑿,而俄方稱其“毫無根據”。
為什麼總是俄羅斯?
近在一個月裏,先後有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挪威、奧地利等國驅逐了至少9名俄羅斯外交人員,連續的歐洲國家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事件引發關注。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弗拉基米爾·賈巴羅夫表示,最近幾個月發生多起這樣的事件是一個不良趨勢。
此次事件也讓人聯想起2018年俄羅斯間諜在英國中毒案,那可謂是一次俄外交官被驅逐的“高峯”。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報道,2018年3月4日,俄羅斯前間諜斯克裏帕爾及其女兒在英國威爾特郡索爾茲伯裏市街頭昏迷。英國警方説,兩人中了神經毒劑。英國政府稱俄羅斯“極有可能”與此事有關。俄方則堅決否認與此事有關,並認為英國的調查不符合法律程序。10天后,時任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佈了一些針對俄羅斯的措施,包括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3月26日,美國宣佈驅逐60名俄羅斯外交官,隨後西方多國跟進,據統計有超過200名俄羅斯公民離開所駐國家。
如果你在各大搜索引擎上搜一搜“驅逐外交官”,就會發現幾乎每一頁每一條都跟俄羅斯有關。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吐槽”:“當今歐洲,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屈指可數”,“有些國家要求一兩個我們的外交官離開他們的國家,同時又來我們耳旁悄悄道歉。”
拉夫羅夫認為,美國在這些歐洲國家背後施加了巨大壓力,這是赤裸裸的勒索,這就是美國在國際舞台上慣用的手段。
英國政治題材喜劇《Yes,Prime Minister》。
英媒教你如何驅逐外交官
那麼,如何驅逐外交官呢?英媒BBC曾出品一部著名的政治題材喜劇名字叫《是!首相》,進行了非常生動的演繹。
其中有一集是英國首相由於國內問題被媒體窮追猛打,內閣秘書建議其通過驅逐76名蘇聯外交官來轉移媒體和民眾注意力,首相在焦頭爛額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選擇犧牲外交保內政。
一般來説,在別國工作的外交人員都享有外交豁免權,因此可以免於被起訴,但是其在所駐國家的居住權卻可以被撤銷。
英國ITV和BBC電視台也採訪了多名政治專家和前外交官員稱,根據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第9條,東道國可以“以任何時間和任何理由”宣佈某人為不受歡迎的人。這樣的聲明可以隨時進行,並且無需解釋原因。
對於個人來説,被驅逐可能是“毀滅性的”,因為他很可能將再也不被允許返回所駐國家。他多年學習的外語、政治、工作經驗等可能難以再發揮,是巨大的職業打擊。如果一位外交人員被驅逐出境,幾乎沒有辦法拒絕合作,因為這可能引發“外交戰爭”,強力部門有權採取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