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脱困記

當地時間3月29日下午3時30分許,埃及蘇伊士運河旁的一個村落中,記者聽到此起彼伏的貨船鳴笛聲,擱淺的“長賜號”貨輪終於有了動靜——高聳的集裝箱貨櫃先是緩緩向偏南方向移動一段距離,隨後沿着河道向北進發,直至遠離記者的視線。

3月30日上午,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在埃及東北部城市伊斯梅利亞召開新聞發佈會,梳理介紹“長賜號”貨輪的救援情況,一些疑問的答案一一浮現。

救援難度幾何?

“長賜號”長近400米,寬約59米,載有超過1.8萬個集裝箱,重達22.4萬噸,船上集裝箱堆積高度達到52米。

“在貨輪擱淺後的前4天裏,天氣狀況極端惡劣,大風揚塵天氣和潮汐嚴重影響了救援行動。”拉比耶表示,救援團隊多次試圖利用漲潮讓貨輪再度起浮,然而逆流的潮水打亂救援計劃。貨輪擱淺處船底皆為相對較硬的石頭,也增加了挖掘的難度。

“3月24日,救援團隊測試了擱淺貨輪船底的土質,發現船頭和船尾分別壓在運河兩岸的石頭上,船的中部仍浮在水面。這增加了救援難度,如果此時用拖船救援,整個貨輪將遭到嚴重損壞。”拉比耶説。

貨輪擱淺後,運河管理局更改了船隻通行的時間安排。擱淺貨輪前方的12艘貨輪順利通過運河,但後面的37艘由於航道堵塞被迫停航。與此同時,從北向南航行的船隻被轉移至大苦湖。

連續作業挖走巨量泥沙

3月25日,救援指揮中心制定3套方案:一是用拖船直接將貨輪拖至航道中心;二是用挖掘機挖走船頭和船尾底部的泥沙,利用水的浮力使船脱困;三是卸載船上的集裝箱——這也是最壞的方案之一,耗時較長,成本很高。

“我們沒有采用第三種方案,因為當時沒有卸貨的設備,而且卸載過程中貨輪也有可能損壞。”拉比耶解釋説,直至埃及總統塞西下令做卸貨準備,運河管理局才租賃了相關設備。

拉比耶説,每天挖掘後救援團隊都會測量船底的空間。3月25日挖掘工作結束後,船首底部空間已深達8米,船尾底部空間深2至5米。安全起見,管理局當天使用了一台較小的挖掘機進行作業。

3月26日,船身壓垮了運河的堤岸,管理局開始使用大型挖掘機挖掘船首底部四周的岩石,工人們開始用水泥砌築新的河堤。當天挖掘工作結束後,船首底部深度已達到12米,船首、船尾、方向舵和螺旋槳開始可以移動,方向舵可左右調整30度。

3月27日,救援團隊移走已被貨輪壓垮的河堤外的金屬包裹層,因為一旦船身起浮,金屬會損壞船身。當天救援工作結束後,船首挖掘深度已達到18米,挪走了2.9萬立方米泥沙。

大漲潮帶來脱困希望

3月28日,救援團隊使用兩台挖掘機繼續挖掘,12艘拖船從船體兩側進行拖拽。後又有兩艘新調集來的重型拖船加入作業。

3月29日凌晨4點,“長賜號”船尾脱困上浮,船尾離開運河堤岸12米。不久後,運河迎來期待中的大漲潮,救援團隊藉助潮汐力量繼續作業。

“漲潮也是救援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拉比耶表示。

3月29日下午3時30分許,“長賜號”整個船體終於上浮,周圍貨船鳴笛致意,船員揮手歡呼,救援宣告成功。

拉比耶3月30日説,截至當天上午8時,已有113艘集裝箱貨輪通過蘇伊士運河。目前還有超過300艘貨輪堵在運河內,運河有望在3天內恢復正常通行。

(據新華社開羅3月30日電)

作者:

來源:長春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4 字。

轉載請註明: 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脱困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