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馬卡龍

馬卡龍是西點裏的“小鮮肉”——小巧玲瓏,外表光鮮,性感飽滿,層次豐富。

馬卡龍又有點滄桑感——至少在17世紀的歐陸就已誕生。

小鮮肉和滄桑感在馬卡龍身上交集,令人聯想到法國總統馬克龍(Macron)和夫人。作為一對模範夫妻,他們真誠,坦然,不懼世俗眼光,讓人不僅沒有感到違和,反而覺得是種範兒。世人用尊重的眼光看待馬克龍,當然也會用同樣的眼光看待馬卡龍。

西坡:馬卡龍

然而,我告訴你,正宗的馬卡龍原本完全沒有小鮮肉的狀態,剩下的只是滄桑感,對,就像中國人喜歡吃的桃酥,你相信嗎?

之前我也認定小鮮肉版的馬卡龍具有唯一性,説世界上還有像桃酥那樣的馬卡龍,等於説上海地下打出了石油,誰信?

不過,桃酥版的馬卡龍確實存在,不僅幾百年前如此,現今還是如此。

我看過描述法國古城聖愛美隆風光的一則視頻。該處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離波爾多中心區域35公里,是波爾多最大的著名葡萄酒法定產區。那裏有個老字號,以出品最好的馬卡龍聞名。我看到點心師正在做的馬卡龍,就是小桃酥的模樣。耐着心一直跟到最後,我也沒有等來那些五顏六色的馬卡龍。稍感安慰的是,點心師終於拿出少量“桃酥”,在兩塊餅乾之間抹了一層鮮奶油。此舉使我相信,“桃酥”跟我儲存在腦子裏的馬卡龍,還有那麼一層親戚關係。

馬卡龍的身世,傳説主要有三個:一是16世紀中葉,佛羅倫薩貴族凱塞琳·梅迪奇嫁給法蘭西瓦盧瓦王朝第十位國王亨利二世,不久患上了鄉思病,跟隨她的廚師做出家鄉的馬卡龍來博取王后歡心,從此這種甜點便在法國流傳開來;二是17世紀意大利的一些素食修女,用蛋清、杏仁粉、白砂糖、糖霜拌成麪糊,烘製出杏仁餅來代替葷食;三是1792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兩個加爾默羅會的修女,靠製作銷售馬卡龍賺取生活費,被稱為“馬卡龍姐妹”。

情況很清楚:馬卡龍源自意大利。現在人們口口聲聲説的“馬卡龍”( Macaron),乃是意大利語Maccarone的法語對音,原意為“精緻的麪糰”。其中最大的證據是,聖愛美隆的那家老字號聲稱:1620年那個修女做馬卡龍的秘方,現在就由他們收藏着。

雖然馬卡龍是意大利人發明的,不過,在對它的“二次塑造”上,法國人確實費了不少心思,把“滄桑感”換裝成了表面無疤、色調粉嫩的“小鮮肉”;把單片改成夾心,由此提升品質和顏值,凝聚了全球數量驚人的馬卡龍“死忠粉”。

到巴黎逛香街,如果有時間,甜品店拉杜麗(Ladurée)是應該進去坐坐的。事實上,正是由於該店甜點師Pierre Desfontaines在1930年對單片的馬卡龍進行了改造,使之變成夾心小圓餅,於是,拉杜麗由此舉世聞名。

另一位曾在拉杜麗打工的甜品師Pierre Hermé,於1997年辭職後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甜點店。他對於馬卡龍的主要貢獻,是在傳統的巧克力、咖啡、覆盆子和香草等口味基礎上,增加更多的異域口味和混合口味,比如檸檬羅勒味、玫瑰花瓣味、鵝肝味甚至白蘭地味。他本人藉由一舉成為全球糕點界大名鼎鼎的明星。

當初我們慕名去拉杜麗開開眼界,發現巴黎人幾乎沒人一本正經地點馬卡龍,“咱們是不是太巴(鄉巴佬)了?”因為心虛,只好隨大流要了在該店也算極負盛名的“玫瑰覆盆子瑪麗皇后”。

馬卡龍的品質標準是:外殼酥脆,內層黏稠;表面光滑;色彩繽紛;入口即化;圓周還得有像蕾絲般的褶邊……如果外形臌脹、中央凸起、口感軟綿、需要咀嚼,那就不合路數了。

上海的開放心態和程度,決定了它對舶來食品的接納心態和程度,馬卡龍被迅速市俗化、日常化,舉例説,“小白領”“中白領”“老白領”或者“領子”並不白的各色人等,相約下午茶,早已司空見慣,多層的點心架子若不放幾枚馬卡龍,有點跌份啊。

有一次我訪郊區某寺,方丈請吃素齋,居然上了馬卡龍!我簡直難以相信。後來一想,釋然了:這馬卡龍既無葷腥,又無蛋奶,只不過是麪粉、糖霜、色素而已;再説,從前的意大利食素修女,不也吃含了蛋清的馬卡龍?或許,馬卡龍正是修行者的專屬產品呢。(西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5 字。

轉載請註明: 西坡:馬卡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