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作伴,山野相逢

  【觀察者】  

作者:葉子鵬

2018年的冬天,懷着“想為基層做點什麼”的理想與初衷,我在清華大學發起成立了新時代基層黨建服務隊,利用寒暑假期號召身邊的廣大青年學生一同走進火熱的基層一線,為助推基層發展、改善基層生態、煥新基層面貌貢獻點滴力量。在駐村的過程中,我們偶遇了這樣一支“意氣相投”的隊伍——鄉村規劃師,他們同樣有着眼睛向下的志氣、腳沾泥土的地氣和走出舒適圈的勇氣。

志向作伴,山野相逢

葉子鵬,90後青年學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青年教師,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從事黨的建設、基層治理及青年發展的相關研究,曾前往多地開展駐村調研,策劃並主編的青年理論讀物入選中宣部2021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如今,我國脱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華民族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但這並非終點,而恰恰成為“永久奮鬥”的新起點。在鄉村振興成為接續歷史任務與光榮使命的新形勢下,鄉村規劃師這樣一個全新的職業應運而生。

推進新時代的城鄉統籌發展,構建現代文明同自然稟賦、歷史文化和諧相融的新型城鄉形態,要求我們不僅要建設更加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都市,而且要打造產業發展、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鄉村。鄉村振興戰略和城鄉統籌實踐日益向縱深推進,廣大鄉村對村建規劃工作有着越來越實際和迫切的需求。但坦誠而言,我國大部分鄉村在建設中依然存在着規劃不夠科學甚至滯後、缺位的現象,一些鄉村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存在着不少“重眼前、輕長遠”和“重物質、輕文化”的誤區。讓鄉村規劃師先行“把脈”,不再簡單地按“土法上馬”,而是“謀定後動”,這樣的理念轉變和現實轉向,成為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傳統鄉村中的茅舍、院落、祠堂、戲台,不僅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是人們的心靈歸宿。再次探訪經過鄉村規劃師一番“裝點”的鄉村,猶如置身夢境花園:巷道乾淨整潔,鬱金香、木槿、月季疊錯分佈在兩旁,山間的石頭房在傍晚亮起柔光,與遠處的晚霞輝映成趣。鄉村規劃師將傳統與現代高度交織,將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呈現出文化底藴深厚、地域特色鮮明的鄉村建設特色。可以説,他們的工作已超越了簡單的職業範疇,進入了一種文化範疇。他們是鄉村建設的設計者、實施者,是鄉村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更是新時代廣闊鄉村發展的築夢師。

鄉村振興的“車轍”與青年一代的奮鬥足跡是同向同行的。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人,能否吸引更多像鄉村規劃師這樣的有志青年加入這個偉大的事業,關係到鄉村振興的成敗。從脱貧到振興,鄉村需要青年接力。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高素質青年人才來到鄉村,有鄉村匠人、農科專家、鄉土藝術家、管理人才……在廣袤的田間地頭,這些躬身入局的青年人正逐漸成為鄉村活力的“造血幹細胞”。青年一代眼界寬、見識多、思路活,只有喚起青年千百萬同心幹,把新技術、新理念帶到鄉村,用新潮的思想理念、先進的科學技術為鄉村振興賦能,才能真正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願景變為發展現實,才能真正實現農民富、農村美、農業強的鄉村振興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讓青年人“回村”如果僅靠情懷或者僅靠暫時性的政策是難以持久的,要讓青年人看到鄉村的寶貴發展機會和美好發展前景,為走向鄉村的青年人注入“強心劑”,讓他們“走得來”更“留得下”。當然,“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鄉村振興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腔熱血便能功成的。相信時間,我們就能更加從容,不那麼急切。

鄉村振興的路還很漫長,我相信也期待,未來會有更多在山野中相逢的青春。多少年後回頭望,這些青春歲月必將共同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最生動最蓬勃的註腳。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7日 1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0 字。

轉載請註明: 志向作伴,山野相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