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國要求中國加快減排?毒害環境的差生哪來的底氣?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綜合

重返《巴黎協定》,舉辦氣候峯會並宣佈新的減排目標……上台以來,拜登政府高調回歸氣候變化議題,美國一些政客自覺找回了“環境衞士”的場子,又開始對中國指手畫腳,宣稱“必須堅持要求中方採取更多行動減少排放”。

剛剛回歸,板凳還沒坐熱,哪來的底氣指責別人?咋咋呼呼,就能把過往種種劣跡以及“欠賬”抹去了?

一來,承諾山響兑現寥寥是美國常態。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美國應當採取措施限制温室氣體排放,率先履行減排義務。但從1992年批約至今,將近30年過去了,美國排放量仍持續快速增長,且增長趨勢保持了15年之久。

自2018年起,美國更是連續三年拒絕履行提交“雙年報告”和“國家信息通報”等義務。《紐約時報》2020年7月一項統計顯示,美國上屆政府撤銷了近70項重大環境政策,另外還有30多項處於撤銷進行中。

此外,奧巴馬政府時期,美方曾同意向“綠色氣候基金”提供30億美元,但據外媒計算,實際執行撥款僅有10億美元。這“一屁股債”,美國打算怎麼還?

二來,毒害環境,美國還有一大堆爛事沒説清。

對內排污:多年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期存在將有毒廢物傾倒入海的情況,相關海域生態環境受到嚴重不良影響。

對外“放毒”: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太平洋的馬紹爾羣島一共進行了67次核試驗,將美麗的海島變成充滿核輻射的地獄;二戰結束後,美國在沖繩進行生物武器實驗,並在島上儲存核武器和化學彈藥,造成許多事故……樁樁件件、觸目驚心,哪有半點“環境衞士”的樣子?

△位於馬紹爾羣島的核廢物填埋場,被當地居民稱作“墳墓”。(圖片來源:《衞報》)

面對這些爛賬,美國政府為何又再次瞄準環保議題?

從歷史上看,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政策立場一直搖擺。民主黨人克林頓任美國總統時,簽署了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共和黨人小布什任美國總統時退出;民主黨人奧巴馬任美國總統時簽署了《巴黎協定》,共和黨人特朗普就任總統後退出,如今民主黨人拜登就任總統又要重新加入。“你簽署我退出”的鬧劇,已然印證了氣候議題不過是美國兩黨博弈的一個籌碼。

説到底,於美國而言,“環保”就是謀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合則用、不合則棄”。這一點,在其支持日本排核污水一事上也可見一斑。世界各國齊聲反對“核污水入海”,但在維護盟友體系和保護環境這兩個外交重點事務中,拜登政府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甚至還公開“感謝”日本做出的努力,有推特網友直言“這就是骯髒的政治交易”。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共同責任。誰在行動,誰在空談;誰在作貢獻,誰在攪局,世界人民心裏都有一本賬。奉勸美國“以責人之心責己”,為保護全球環境多做實事、少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