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人口普查局公佈了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的初步結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1日,美國總人口約為3.3億人,較10年前僅增加了7.4%,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紐約時報》發表專題報道《美國人口增速放緩》,結合新生兒出生率降低、老齡化趨勢凸顯和外來移民數量下降等現象指出,人口結構變化將對美國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安全產生深遠影響。
△《紐約時報》刊文指出,美國人口增速放緩將對其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安全等問題產生深遠影響
人口增速放緩
自1790年以來,美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此次普查中7.4%的總人口漲幅為歷史第二低點,僅略高於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7.3%。《華盛頓郵報》指出,與30年代不同的是,在大蕭條結束後的10年間美國人口漲幅強勢反彈,實現了14.5%的增長。而此次人口漲幅放緩則是一種長期趨勢,其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齡化、生育率降低和移民匱乏等。
△《華盛頓郵報》統計數據,2010年至2020年間美國人口增長了7.3%,為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以來的最低點
美國社會老齡化和生育率不足問題正在逐漸凸顯。據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65歲以上老人在總人口中的佔比相比10年前增加了35%。上世紀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國社會出現了一波強勢的嬰兒潮,人口漲幅一度高達18.5%。目前,當時出生的美國人大多已達到或將要達到70歲以上。而此後不斷降低的生育率難以抵消老齡人口逝去的速度,導致總人口增長動力不足。
與此同時,外來移民作為美國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也在逐步減少。據皮尤研究中心數據顯示,1965年至2015年間,美國外來移民數量增加了7200萬人,貢獻了總人口漲幅的一半以上。然而自2007年起,外來移民數量開始逐年下滑,進一步增加了人口增長的壓力。
△皮尤研究中心數據,美國境內非記錄在案移民數量自2007起逐步下滑(單位為百萬)
政治力量角逐
此次人口普查對於美國社會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政治層面。美國憲法規定,國會眾議院由435名來自各州的眾議員組成,而每個州的席位數量取決於各州人口比例。同時,在歷屆總統大選中每個州對應的選舉人票數則與該州在國會內的議員數量對應。因此,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結果將對未來兩屆總統大選產生直接影響。
根據此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近10年間美國人口走向體現出由東向西,由北向南的趨勢。《紐約時報》指出,得州和佛州由於近年來經濟增長勢頭強勁,成為了大量移民甚至美國人的理想居住地,而紐約州和加州高昂的生活開銷正在令人們望而卻步。
△《紐約時報》報道,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出爐後,未來十年內美國各州在眾議院席位數量的變化
具體來講,紐約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兩大民主黨票倉在此次人口普查後各自失去了1個眾議院席位。此外,密西根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伊利諾伊州也各自失去了1個席位。與之相反地,共和黨票倉得克薩斯州則增加了2個席位,佛羅里達州增加了1個席位。此外,北卡羅來納州、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和俄勒岡州也各自增加了1個席位。《紐約時報》認為,從歷史來看,這一結果對於共和黨來講無疑是一個“加分項”。
△CNN報道,2020年大選中拜登與特朗普在各種的勝負情況,得州和佛州等紅州為特朗普勝出,紐約州和加州等藍州為拜登勝出
事實上,相關的政治博弈早在去年人口普查工作展開前就已經上演。歷史上,美國人口普查並不要求受訪者為美國籍,因此大量非記錄在案的移民也被算作各州人口之中,這為紐約州和加州等移民密集地區在政治舞台發揮作用提供了幫助。為了幫助共和黨增加獲勝的籌碼,特朗普政府曾多次試圖在人口普查中取消對非記錄在案移民的統計,然而相關的一系列努力均以失敗告終。
經濟壓力驟增
除了政治層面,人口結構變遷對於經濟層面也有深遠的影響。
一方面,人口普查數據讓人們得以一窺過去10年間美國社會變遷。數據顯示,美國生育率已降至1.7,越來越沉重的生活負擔導致有意向生孩子的美國人在減少。喬治·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家戴安·林認為,高昂的育兒開支和教育開支是這一現象背後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趨勢將嚴重阻礙美國經濟發展。出生於嬰兒潮時期的人們目前已大規模進入養老階段,加之勞動力人口不足,勞動力人口與養老金領取者的比例已從1945年的8:1上漲到目前的接近3:1。對此,《華盛頓郵報》認為,應對這一危機的重中之重是移民政策。如果無法繼續吸引大規模移民,美國將不可避免地演變為與日本、德國和意大利類似的老齡化社會。
△《日經亞洲評論》認為,美國人口趨勢是一顆定時炸彈,將在和中國的經濟競爭中拖後腿
人口結構奠定了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美國社會問題凸顯導致人口增長動力不足,也必將進一步導致經濟發展動力不足。《日經亞洲評論》就此指出,美國人口趨勢是一顆定時炸彈,將在和中國的經濟競爭中拖後腿。(央視記者 劉驍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