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稀土算計:妙計?餿主意

“我們現在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這是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中國工信部部長肖亞慶3月1日面對鏡頭時,就稀土出口的現狀痛心疾首。

稀土出口的惡性競爭,既是對資源的浪費,更是對環境的破壞。然而,中國加強對稀土資源開發和出口管理的正當舉措,卻在西方的話語體系下淪為地緣政治的籌碼。

更有甚者,美軍一位退役海軍上將日前更是在境外主流媒體上刊文,公然要求借美軍在阿富汗的存在和行動,開採當地巨量的稀土資源,以減少對中國稀土資源的依賴。

且不説這裏有多少利益的算計,單是這“持劍經商”,不跟別人家裏的寶藏“見外”的品性,實在是令人無語。

美式稀土算計:妙計?餿主意

圖片來源:東方IC

竟打起阿富汗的主意

詹姆斯·斯塔夫裏迪斯是美國海軍的退役上將,不僅曾在阿富汗任職,也取得過博士學位,可謂不折不扣的軍中“學霸”。因此,這位上將近日在彭博社發表的專欄文章,可謂“老成謀國”:面對已持續20年、卻難言收尾的阿富汗戰爭,以及對美國稀土斷供的擔憂,斯塔夫裏迪斯提出了一個看似“一石三鳥”的妙計。

在他看來,阿富汗有約140萬噸的稀土礦儲備,一旦善加開發,“完全有望”解決美國對中國稀土過度依賴的困境。同時,礦藏的開發也可以密切阿富汗與外部的經濟聯繫,有利於阿富汗戰後穩定和重建。

斯塔夫裏迪斯並非突發奇想。他在阿富汗任職期間,就曾多次打算前往稀土礦區進行考察,只是由於當地安全形勢惡劣,才一直未能成行。據此他建議,維護阿富汗局勢的穩定,可以成為解決美國稀土供應困境的解決方案之一。

對於正在炒作稀土問題的西方輿論圈而言,斯塔夫裏迪斯的論調無疑是頗受矚目的。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維護阿富汗局勢的穩定呢?從阿富汗撤軍的進程,只怕要耽擱了。

歪曲中方的合理舉措

美國軍方借題發揮,妄圖在阿富汗保持持久存在不假,但這個“題”本身就是被炒作出來的。

今年1月15日,工信部起草了《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便依法規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等生產經營秩序,有序開發利用稀土資源,推動稀土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稀土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也是唯一能夠提供所有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據彭博社報道,2020年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市場所佔份額仍高達58%。同時,中國的稀土加工與提煉技術與能力也居於世界前列。

稀土是十分寶貴的戰略性資源,是現代工業的“維生素”,也是美軍制造隱身戰機,發展人工智能,維繫軍事霸權不可或缺的原料。但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每年雖大量從中國進口稀土,卻非但沒給中國留下物有所值的財富,還製造了大量的工業污染。

因此,工信部在起草《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時,就希望能綜合考慮環境承載能力、資源潛力、市場需求以及開採、冶煉分離技術水平等因素,研究擬定稀土開採總量指標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指標。

但是中國正當合理的舉措,卻被西方輿論場肆意歪曲。《金融時報》近日以“中國瞄準限制稀土出口,以阻礙美國國防工業發展”為題的報道就寫道,美國製造一架F-35隱身戰機平均消耗417公斤稀土成品,而這還不包括航電設備、控制設備和武器系統的消耗。

西方是真的看不到稀土開發和加工造成的污染嗎?當然不是。《紐約時報》2010年就曾報道過白雲鄂博稀土礦附近的大型稀土企業造成的嚴重污染。就連美日等國目前着重開發的澳大利亞韋爾德山稀土礦,也是把稀土礦運到馬來西亞的工廠後再加工。只可惜,它們現在似乎都忘記了這些。

典型不過的美式雙標

中國加強對稀土資源開發和加工的管理,為的是解決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而非刻意斷供。正如肖亞慶部長所説,有些國家指責我們限制稀土出口,但實際上他們買到的稀土大部分都是由中國出口。

但《人民日報》也指出,美方想利用中國出口的稀土所製造的產品,反用於遏制打壓中國的發展,中國人民決不會答應。美國在以地緣政治和冷戰思維指責中國之前,也該反省下自身。

近年來,從對華為公司實施芯片斷供,到禁止荷蘭向中國出口高性能光刻機,美方一方面對中國實施公然打壓,另一方面卻對中國為防治環境污染而推出的合法合理之舉大肆渲染,妄加揣測,可謂再典型不過的美式雙標。

誠如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7日在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所説,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之間在利益交融中出現競爭並不奇怪。關鍵是要在公平公正基礎上良性競爭,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對方,而不是相互攻擊、零和博弈。

新民晚報記者 楊一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7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式稀土算計:妙計?餿主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