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閲讀
近期非洲地區恐襲事件頻發,部分地區安全形勢惡化。分析認為,這與一些國家政局動盪、經濟落後、部族矛盾交織以及疫情影響等因素有關,極端勢力乘虛而入。專家建議,國際社會應以全面綜合方式繼續幫助非洲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
近日,聯合國反恐事務負責人沃倫科夫在安理會召開的“恐怖行為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視頻公開會”上警告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和其他恐怖組織正利用疫情對政治社會經濟造成的深遠破壞性影響,在非洲等地區加緊採取行動。非洲面臨的恐怖主義安全威脅有加劇態勢。
地區多國恐襲事件有增無減
今年以來,非洲地區的恐襲事件有增無減,“博科聖地”“索馬里青年黨”“聖訓捍衞者”等極端組織在西非和東非地區加緊活動,趁機擴大勢力範圍,導致恐襲事件頻繁發生。
尼日利亞軍方8月27日説,尼軍方近日在數次軍事行動中打死至少128名“博科聖地”武裝分子,其中包括15名高級指揮官。8月18日,由“博科聖地”轉化而來的“伊斯蘭國西非省”攻佔尼日利亞東北部村鎮庫卡瓦,劫持數百名村民。8月16日,“索馬里青年黨”佔領首都摩加迪沙的麗都酒店,劫持大批人質,與政府軍發生激烈槍戰,造成至少17人死亡,30多人受傷。
根據聯合國統計,截至今年6月,由於“博科聖地”等極端組織的暴力襲擊,在布基納法索,有92.1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比去年增加了92%。在馬裏,近24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其中54%是婦女。在尼日利亞,東北部地區有1060萬人今年需要某種形式的人道主義援助。“索馬里青年黨”今年以來在首都等地活動頻繁,製造的襲擊事件激增。
有研究發現,極端勢力正加大力度滲透南部非洲地區。莫桑比克北部德爾加杜角省正成為極端組織的根據地。極端武裝組織“聖訓捍衞者”8月11日佔領該省港口城市濱海莫辛布瓦。該市鄰近天然氣田,是國家能源輸送的重要樞紐,在莫政府軍和極端組織之間多次易手。根據“武裝衝突地點和事件數據項目”統計,2020年上半年,德爾加杜角省至少發生195起暴力襲擊事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
德爾加杜角省的局勢動盪始於2017年,來自肯尼亞的極端勢力經坦桑尼亞滲透至莫桑比克北部,對村落、教堂和軍事目標發動襲擊,造成超過1400人喪生,20多萬當地人流離失所。“聖訓捍衞者”2019年宣佈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效忠。
全球變化研究所分析師奧杜·布卡蒂認為,“聖訓捍衞者”還在發展擴張階段,如果放任不管,它有可能發展成為南部非洲主要的極端組織,對莫桑比克及周邊國家造成危害。
多重因素導致極端主義抬頭
有分析指出,“伊斯蘭國”雖遭挫折,但正以秘密網絡形式迅速重組,國際社會須對全球恐怖主義回潮保持警惕。
沃倫科夫分析稱,當前恐怖勢力正加快滲透非洲地區。“伊斯蘭國西非省”正成為布基納法索、馬裏和尼日爾三國邊境地區最危險的極端組織。儘管“伊斯蘭國”在利比亞只有幾百名戰鬥人員,但利比亞持續內戰令其逐漸坐大,“伊斯蘭國”正利用族裔羣體間的緊張局勢,提升自身影響力,謀劃擴大其恐怖活動。
南非國際安全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艾倫·恩加利認為,政局不穩、經濟落後、安全部隊力量薄弱,是非洲不少地區安全形勢惡化的重要原因。例如,馬裏和尼日爾這兩個國家無法有效控制北部沙漠地區,極端勢力乘虛而入,逐漸把觸手伸向了整個西非地區。此外,西非和東非地區貧困人口較多,走私等犯罪活動猖獗,為滋生極端主義提供了温牀。
塞內加爾國際問題學者阿曼德拉·托馬斯—約翰遜指出,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部族分離主義傾向也是當地安全局勢惡化的一個誘因。極端組織煽動當地部族與政府對抗。例如薩赫勒地區的部族矛盾交織,分離主義與極端主義相結合,進一步威脅當地安全形勢。而相關國家對極端分子的打擊力度仍待進一步加強。
恐怖主義和有組織犯罪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執行主任瓦利表示,恐怖分子通過非法販運毒品、貨物、自然資源和文物,以及綁架勒索、販運人口、偷運移民等罪行來獲取資金。例如,“聖訓捍衞者”的主要財源是走私象牙、木材、毒品和紅寶石等。瓦利認為,會員國應該批准打擊有組織犯罪的國際法律文書、打擊洗錢、加強邊境安全,此外還需要通過區域平台、雙邊協定、國際刑警組織和司法協助條約開展跨境合作。
強化反恐需要更多國際支持
面對嚴峻的恐怖主義威脅,非洲一些地區國家不斷加大打擊極端勢力的行動。例如,布基納法索、乍得、馬裏、毛里塔尼亞和尼日爾成立的薩赫勒五國集團,於2017年正式啓動了一支5000人的聯合部隊,近年來在法國等歐洲國家的支持下,不斷加大力度打擊極端勢力,取得一定效果,但薩赫勒地區安全形勢沒有根本性好轉。
在安理會舉行的“恐怖行為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視頻公開會”上,代表們普遍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經濟社會危機可能助長恐怖主義滋生,形成不確定、不穩定與暴力的惡性循環,加劇恐怖主義的中長期威脅。
中國代表在公開會上表示,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才能消除滋生恐怖主義的根源。國際社會應堅持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熱點問題,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協助會員國減貧脱貧、實現可持續發展,鼓勵不同文明和宗教之間平等對話。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加強會員國尤其是非洲國家反恐及去極端化能力建設。
南非安全問題專家麗瑟·勞—沃德蘭認為,非盟等有關區域和次區域組織對地區國家情況及反恐需求有着更加全面的認識,應繼續發揮作用,形成反恐合力。與此同時,聯合國應該繼續加強同非盟等區域和次區域組織協調合作,支持非洲國家積極落實安理會相關決議和《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加強經驗交流,形成合力。
有學者指出,國際社會應加大力度幫助非洲國家推進落實非盟《2063年議程》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通過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社會長治久安。
(本報約翰內斯堡9月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