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思維:在這裏生根發芽

體系思維:在這裏生根發芽

某信息通信旅組織實戰訓練。 雎心陽攝

34號軍事室

第一視角 獨家原創

已經上牆的訓練計劃,為啥不落實?

3年前,某信息通信旅組建不久,時任作訓科科長賀羣到一營二連三班檢查訓練情況時發現——

明明公示欄裏訓練計劃表上規定的是光纜搶修課目,訓練場上卻空無一人。

問及原因,班長一肚子苦水:班裏共有4人,現在1人休假,1人巡線,1人機房值勤,還有1人正做飯,訓練計劃根本沒法落實。

“像我們這種小散遠單位,能不能訓全、訓實,心裏真沒底。”賀羣在檢查中發現,不只是三班,其他點位的訓練情況也差不多。

小散遠單位任務特殊、崗位多樣、人員分散,這些特點導致他們在抓訓練落實上存在很多困難——

單位雖小,但任務不輕。該旅很多點位以班、排為單位分散部署,雖然級別不高,但都是某區域範圍內的重要通信節點。

人員雖少,但要素不少。“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旅有近百個點位,各點位兵少,但專業要素卻不少。有的一個班不到10個人,卻分為5個不同專業。

考核雖易,但評比很難。各點位人員、裝備、任務情況不盡相同,如何實現精準化評比,是各小散遠單位面臨的共性難題。

小散遠單位大多遠離機關、人少事雜,客觀上來説,部隊管理難度較大。很多時候,小散遠單位的管理問題更受關注。一些人認為,只要管住人、不出事就是最高標準。這也致使他們的訓練水平長期在低層次徘徊,制約了部隊體系作戰能力提升。

如何加強小散遠單位練兵備戰,把“小”的聯起來、“散”的聚起來、“遠”的帶起來?這個旅就加強小散遠單位練兵備戰這一課題進行了有效且紮實的探索。

先抓什麼、主抓什麼,這是一道選擇題,更是一道主觀題

“我們竟然‘落選’了!”

看到全旅智能化機房改造名單,某信息通信旅三營一連連長夏濤心裏很失落。

夏濤所在連隊是該旅的窗口單位,也是以往全旅建設的重點“照顧對象”。這次,智能化機房改造的名額卻被遠在千里之外的四營三連“搶走”了!

“有粉要往臉上擦。”一連意外“落選”,夏濤心裏很想不通:智能化機房改造,是今年全旅抓戰備值勤的大事,這怎麼能少得了我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個月後,夏濤又聽説,旅裏剛到的一批新型通信裝備,優先配備給了“資歷尚淺”的四營機動通信連。

“上一次照顧偏遠連隊,我還能理解。這次,我就想不通了!‘標準’究竟是什麼?”夏濤找到網絡運維科科長張巍文,想問個明白。

“建強戰鬥力體系就是標準——四營三連雖然偏遠,卻地處部隊演訓重地,常年擔負重要保障任務;機動通信連雖然組建不久,卻是旅裏最急用、最薄弱的力量。”張科長的解釋讓夏濤聽得明明白白。

“標準”是什麼?這也是該旅組建之初一直困擾旅長朱海的問題。

客觀題好答,主觀題難做。小散遠“鏈”成一體後,該怎麼把每一塊鏈條鍛造得更強?先抓什麼?主抓什麼……盯着全旅的點位部署圖,朱海不停問自己。

圖上,兩個點位的“縮放”給了朱海啓示——一營一連十四班,整編前是一個連,現在縮編為4人;而六營三連,之前只是一個班,現在擴編成一個連。

變化的考量,從何而來?體系思維!

作為一支在改革中誕生的新型作戰力量,該旅黨委一班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他們的存在正是填補了部隊體系力量的空白。

標定了原點,參考系就好畫。他們以聯合作戰體系貢獻率為標準,以解決突出短板弱項為抓手,充分考慮力量部署、裝備發展、資源配置等條件因素,一切資源向備戰急需、打仗急用、部隊急盼的事上傾斜,加速新質戰鬥力生成。

該旅一營擔負保障某區域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的任務,是對上通聯上級聯指、對下通聯任務部隊的“信息樞紐”。去年以來,旅機關把握“誰離戰場近,先把誰建強”的總體原則,將裝備、人才等資源向他們傾斜,一營各項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骨幹人才和先進裝備都先緊着給我們,我們的保障能力提升了,還能輻射周邊台站,指導他們業務。”談到營裏的新變化,一營營長劉松感觸很深。

近日,該旅四營通信樞紐站同時接到兩個單位的通信保障需求:一個是正在執行演訓任務的基層部隊,另一個則是大單位的機關部門。然而,現有條件不允許樞紐站同時為他們提供保障。

如何處置?按照以往慣例,應該優先保障級別高的機關單位。但這次,他們選擇了前者。

看似出人意料,實則順理成章:“戰時誰的作用更大,就優先保障誰;誰離戰場更近,就優先加強誰。”該旅戰備值勤工作規定:保障部隊分為不同等級,優先保障指揮打仗的、離戰場近的,讓人員力量和通信資源向戰場傾斜。

從“一杆槍”到“一張網”,讓“戰鬥力1+1>2”

沒有同場訓練的大場面,不聞殺聲震天的響聲……近日,記者走進該旅二營一連一排採訪,沒有見到以往那樣熱火朝天的訓練場景。

“排裏只有10個人,卻有4個專業要素,所以訓練不能吃‘大鍋飯’,得開‘小灶’。”該營營長孫鑫説。

怎麼“吃小灶”?營長孫鑫指着模擬機房裏三三兩兩的官兵説:“你看,這是傳輸專業訓練區、那是光纜專業訓練區……專業不同,訓練課目也不同。”

走進光纜專業訓練區,記者看到上士楊海峯與上等兵王萬立雖專業相同,但訓練內容並不同。“我們各練各的短板,這樣訓起來更有針對性。”楊海峯對記者説。

為啥要這樣組訓?營長孫鑫介紹説,現代戰爭是體系對抗,構成體系的任何一個單元、一個節點、一個課目不過硬,在戰場上都可能成為導致戰鬥失敗的“馬蹄釘”。

強體系,必須先強要素。要素練強了,又該如何實現攥指成拳?

一陣急促的警鈴聲響起,官兵們聞令而動,隨着一條條信息流傳入終端,迅速構設起集視頻、傳真、網絡通信於一體的全要素指揮網系。

“各專業協同不夠緊密”“與友鄰台站溝通不夠及時”……演練結束,排長陳錦東現場組織大家演練覆盤。記者仔細聆聽後發現,這次演練並非來自上級指令,而是“自己練自己”。“類似這樣的編組演練,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搞!”陳錦東説。

讓記者沒想到的是,還有來自其他連隊的幾名士兵。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來,為了真正實現體系練兵,該旅將班排連營等基層分隊融合起來練,在訓練內容上,既突出基於崗位的能力升級訓練,也重視基於能力的行動模塊化訓練,內容更加貼近實戰,標準更加具體量化。

“每一個要素,不只是多出來的‘手’,更像是多出來的‘腦袋’。”該旅領導告訴記者,以前他們關注的是單個專業要素“一杆槍”的保障能力,現在更關注多要素聯成“一張網”的支撐水平,為的是真正實現“戰鬥力1+1>2”的戰場效能。

記者還了解到,為把小散遠單位更好地嵌入作戰體系,他們研究構建《戰鬥力體系建設方案》,使各個戰鬥力構成要素攥指成拳,逐步實現從“點對點”到“網對網”的訓練轉型。

以前,比武都是單個課目比拼;現在,則是信息節點開設較量。以前,戰備演練大多成建制組織;現在,按體系拉動。以前,首長機關主要是練業務基礎、戰術作業;現在,則更強化指揮編組訓練,重點組織遠距離信息系統構建演練。

“訓練體系化,就是把‘缺什麼訓什麼、弱什麼補什麼’的補差式訓練,變為環環相扣、整體提升的體系訓練。”現在,體系思維已經在該旅每名官兵心中生根發芽。

先定尺子,再量長短,讓“標”和“準”都符合戰場規則

看到自己再次名列考評組成員,網絡運維科參謀石國宏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忐忑了。

近日,石國宏拿到旅年終考核方案後,不禁想起了幾年前的一次經歷——

那年,旅隊剛組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評比中,兩個連隊爭得不可開交,誰也不服誰。

為何會陷入這樣的尷尬?

事出有因:其中一個連,各專業都很突出,但新增的網絡安防專業還沒有形成戰鬥力,有明顯短板;另一個連雖然沒有冒尖的專業,但各專業要素齊頭並進,沒有弱項。

還有一次,考核評分公示後,三營營長賀羣當即對評價標準提出異議。他向考核組舉了個例子——

三營一連七班維護線路近200公里,而同一連隊的八班只維護15公里線路。如果七班維護線路發生阻斷次數多,得分就比八班低,那太不公平了!

線路長、任務重,反而更容易被扣分,顯然不合理。

先定尺子,再量長短。旅機關認識到,他們手中的指揮棒向哪裏指,部隊訓練就會向哪裏發力。

“我們旅小散遠點位多,每個點位都有不同的矛盾困難。大家之所以對考評結果不服氣,説到底還是因為缺少個性化的評價標準。”面對問題,該旅領導找來牽頭負責的作訓科科長譚星面授機宜:拿出“共性+個性”的“複合標準”,讓“標”和“準”都符合戰場規則。

他們採取解剖“麻雀”的辦法,把千頭萬緒的工作一項項理出來,讓業務科室各自認領,確立標準、實現量化,同時根據每項工作的重要程度確定評分權重。

實踐中,該旅也認識到,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僅僅是評判小散遠單位軍事訓練水平的“目”。更重要的是,要把每個通信節點都融入作戰體系來評價,將衡量軍事訓練水平的“綱”立起來。

去年年終考評,專業單一的一營衞星站,由於在參加重大演訓活動中體系作用發揮明顯,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而訓練考核成績拔尖的三營三連,與這一殊榮失之交臂。

“評判小散遠單位的戰鬥力水平,既要看其本身的作戰性能發揮如何,更要放到體系作戰這一大環境中來考量。”該旅將“體系作用發揮怎麼樣”作為考評硬槓槓,推動訓練考核從“考單元”向“考整體”、“考單騎”向“考團隊”轉變。

小散遠單位,到底有多遠?記者不禁感慨:“小散遠”,其實一點都不遠,只要主動進入戰場體系就不會遠。相反,如果遠離戰場,遊離於體系作戰之外,那才是真的遠。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記者採訪時,深深感到戰鬥力體系建設中這種“和我有關”、主動把自己擺進去的使命感。

顯然,他們已經找到了屬於他們的“遠方”。

版式設計:梁 晨

來源:解放軍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70 字。

轉載請註明: 體系思維:在這裏生根發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