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如今怎樣了?西方:神來之筆

三峽大壩是我國的國之重器,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地水利樞紐工程,這個總投資954.6億元投資的大壩,前後陸續花費了十五年的時間才完成。而在三峽大壩中,我國還曾經養了上萬條的“大魚”,如今是個什麼情況呢?為何西方媒體會對此表示:神來之筆。

中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如今怎樣了?西方:神來之筆

 

國之重器—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建造於我國的湖北省,整個建築包括了導流工程和主體建築兩部分,整個三峽大壩全長2309米,高度約為185米。自從06年三峽大壩建成以來,為周邊城市源源不斷的提供動力,在汛期可以把水量存儲起來,在旱季再拉閘防水,而且如今的三峽大半更是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

 

中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如今怎樣了?西方:神來之筆

而且三峽大壩的蓄水方式,也是十分的特別,即便是萬噸級的輪船,也可以通過三峽從上海直達重慶,現在的長江也是因為三峽大壩,成了主要的交通運輸要道。而此舉也是意義非凡,一方面減少了陸路和鐵路運輸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東西部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如今怎樣了?西方:神來之筆

 

養在三峽大壩的萬條大魚

像三峽大壩這樣的大工程,在修建之初肯定是存在着些之一的,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就是質疑聲中之一。這種情況顯然我們的設計師早就考慮過,所以在三峽建成之後,則是在三峽大壩中投放了萬條魚苗,這些魚能起到什麼效果嗎?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如現在怎麼樣了呢?

中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如今怎樣了?西方:神來之筆

 

當初投下的小魚苗,現在也基本上都長成了每條十斤左右的大魚,而且比起以前投入的魚苗,現在的魚羣數量翻了十倍不止。而這也證明了我國修建的三峽大壩,並沒有對長江的水域造成影響,這些魚不是活得好好的嗎!

中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如今怎樣了?西方:神來之筆

 

總結

魚羣有着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每當到了繁殖期的時候,他們都會游到上游去繁殖,為了不影響魚羣繁殖,我們還特地修建了一個洄游的魚梯。這樣就可以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既不影響魚羣的繁殖,而且也不影響三峽的正常運轉。

中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如今怎樣了?西方:神來之筆

 

畢竟三峽大壩不是一般的高,輪船到了這裏都要進行升降,更別説這些魚羣了,想要靠着他們自己,肯定是遊不過去三峽大壩的。對於三峽大壩這樣的國之重器,我們有的全部都是驕傲,而西方的媒體如今在看到情況之後,也是發出了感慨:真是神來之筆!

中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如今怎樣了?西方:神來之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2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如今怎樣了?西方:神來之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