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河南新鄉10月17日電 (記者 韓章雲)今年以來,中國中部省份河南、山西等地遭遇罕見強降雨,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城市如何與水相處?城市洪澇防治亟須補哪些課?17日於河南新鄉舉行的黃河保護與文化發展論壇分論壇——“水利安全與災後重建論壇”上,專家學者提出建立和完善“協同”體制機制、排蓄並重、大數據監測等策略。
當前,黃河正在發生罕見秋汛,保黃河安瀾是目前黃河流域各省份十分緊迫的工作。在黃河岸邊守候了半個多月、剛從小浪底水庫趕到論壇現場的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汪自力介紹説,經過不間斷的監測及各方的努力,目前黃河水況相對穩定。
汪自力提到,黃河下游灘區既是黃河滯洪沉沙的場所,也是上百萬民眾賴以生存的家園,防洪運用與經濟發展矛盾長期存在。他認為,在將灘區分類管理的基礎上,應以流域管理者為中心,建立和完善“協同”的體制機制,更好地落實黃河流域“協同推進大治理”。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王富強教授指出,除了極端自然天氣,快速城市化也導致城市洪澇防禦能力被動下降。他解釋説,城市建設侵佔了洪水通道和雨洪調蓄空間,城市下墊面硬化改變地表徑流數量和過程,原有城市排水管網規劃設計標準偏低,同時城市擁有大量下凹式立交橋,這些因素疊加導致一些城市洪澇災害易發頻發。
在城市防洪減災對策上,王富強認為應全力推進城區提防、河道、管網、泵站等防洪能力工程建設,同時也要改造和提高城市管網排澇能力。在城市雨洪調蓄及利用方面,他建議改變排水規劃設計理念,由以排為主為排蓄並重。
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明恩認為,城市建設防洪除澇提升工程的同時,也應利用智慧水利管理平台,對城市洪澇進行實時監測及預報預警。
“通過水災害監測評價分析、模擬預測、風險動態預警等積累的數據,能夠對突發水災害進行應急處置、應急救援提供決策依據。”張明恩認為,當前大數據對城市防洪除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應加強城市智慧水利管理平台的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