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調查|失去意識前把車停穩,如何握緊公交司機健康“方向盤”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綜合

近日,隸屬於北京順義駿馬客運有限公司的順31路公交車司機王艦突發疾病,在失去意識前控制好了公交車,保護了乘客的安全。在向王師傅表達敬意的同時,如何更好保障公共交通安全也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如何保證司機安全,進而保護乘客安全?帶着公眾的建議和擔心,記者走進了日運營里程最長、一線司乘人員最多的北京公交集團,為您揭秘4萬多名公交司機的日常管理。

監控:

能否增加司乘人員體檢頻率?

“老李,吃藥了嗎?量好血壓,填好表咱再走呀。”在公交場站裏,調度員老劉看見老夥伴老李後就開始“噓寒問暖”起來。在今年的體檢中,老李的血壓偏高,於是老劉成了他的“鬧鐘”,每天看見老李就要“千萬次的問”:吃藥沒有、血壓多少、戒煙沒有、昨晚幾點睡的、沒去吃豬頭肉吧……

“這是我們的一項管理制度,將患有高(低)血壓、血糖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病情較為嚴重或不遵醫囑、自控性不強的駕駛員列為四類駕駛員,採取單獨教育、家訪談話、重點叮囑等方式,加強管理。”公交集團安服部副經理張晉介紹,最近幾年,公交集團修訂完善並嚴格落實集團內部的《運營駕駛員身體健康安全管理辦法》《運營駕駛員分類安全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做到“雙把關”、“兩彙報”,嚴防運營駕駛員在行駛中突遇身體不適或疾病引發安全問題,“雙把關”:出車前,車隊管理人員及當班調度員對駕駛員的身體狀況參與把關工作,“兩彙報”:駕駛員出車前和行駛中突遇身體不適或疾病及時彙報單位,嚴禁勉強行駛。

體檢後的提示

一線駕駛員人員的體檢,也是每年必須進行,無故不參加體檢或體檢不合格的,集團內部對駕駛員崗位資格證書的年度審驗不予通過。當駕駛員健康體檢結果顯示有妨礙行車安全項目時,體檢單位會在當天告知本人,並且通知單位。“我們與體檢單位也有溝通,我們在尊重駕駛員個人隱私的基礎上,只瞭解可能會妨礙行車安全的體檢項目結果。”發現情況後,公交集團會及時督促相關人員進行復查、治療,對身體確不適合從事駕駛員工作的人員,調離駕駛工作崗位。

每年的體檢項目,也會根據前一年的數據統計做一些微調,比如去年發現員工的心血管健康問題比較突出,今年一線司乘人員的體檢項目中就增加了兩項心腦血管檢查,“我們跟全市好多體檢機構都有合作,在每人1000元左右的體檢費用中,儘量搭配出最為適宜的體檢項目組合。”

除了每年一次的體檢之外,公交集團還為一線司乘人員建立了補充醫療保險,並根據國家建設健康企業的有關精神建立並實施了《員工健康關愛行動計劃》,其中一項內容就是為每個人配備專屬的線上家庭醫生。公交集團人力資源部業務主管孫亮介紹説,有了這個線上的貼身服務,給不少司乘人員減輕了求醫問藥的壓力和煩惱。“體檢報告、化驗單,甚至家裏人的檢查單,都可以上傳給家庭醫生進行諮詢,健康問題更可以隨時跟醫生溝通,在工作時間內,15分鐘內就可以得到答覆。”

心理:

建議:司機身心健康情況,誰來關注?

“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做心理測試,到現在還沒消汗,太緊張了,感覺沒發揮好啊。”走出了公司的心理測試室,客六分公司的駕駛員馮華振有點兒意猶未盡。

他參加的心理測試,確實也是一個新鮮事物。“這是公交集團的安全服務部、人力資源部、工會和雲南一家研究單位去年合作研發的,符合北京公交實際的‘駕駛員心理適宜性測評系統’”,張晉隨手調出了其中幾道題目,“當躺到牀上時,我能很快入睡”、“大多數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很高興見到我”、“把虛擬3D環境中的紅色柱子挪到另外兩根柱子中間,形成一條直線”……題目中包括了不少操作測試和量表測試,“都是在電腦上完成。每次測試大概需要兩個小時。”

心理適宜測試題目

去年7月底,公交集團抽取了567名駕駛員用這套系統進行了試驗性測試階段,在驗證測評系統有效後,又在當年9月底,從各分公司隨機抽取4072名駕駛員參加測試,並基於測試數據建立起符合北京公交實際的駕駛員心理適宜性常模。去年年底,公交集團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4萬多名駕駛員的全員普測,為全系統駕駛員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一線司機參加心理適宜評估測試

“絕大多數駕駛員都通過了測評,少數測評結果不理想的,我們一方面聘請外部專業機構開展專題心理健康輔導,同時集團內部也有專業人員在後期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和溝通。”這個專業人員,就是公交集團從去年就開始培養的“心理專員”,“也是內部挖潛,組織我們的員工有系統地學習心理學知識,爭取拿到心理諮詢師證,計劃在3年內培養300名,給我們一線員工提供心理支持。”

一線司機參加心理適宜評估測試

這個“駕駛員心理適宜性測評系統”,目前已經被公交集團列入駕駛員招錄環節,要求新入職駕駛員必須接受心理適宜性測試,對未達到測試標準的人員不予招錄,對運營一線駕駛員也要每兩年進行一次普測,“根據駕駛員的心理健康水平,實現分級管控和分類治理。定期普及心理健康基礎知識、心理輔導活動,促進駕駛員樹立自我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營造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氛圍,全面提升駕駛員心理健康素質”。

設備:

車上有沒有一鍵報警裝置?

“是不是應該給公交車安上一鍵報警裝置,讓司機在第一時間向外界求得幫助呢?”這是該條消息之後,點贊率最高的建議,這條建議是否可行呢?記者第一時間詢問了公交集團。

“我們絕大多數公交車已經安裝了車載一鍵報警系統。”公交集團安保部業務管理遲昊説,從2015年前後,公交集團就把車載一鍵報警系統列為新車標配,3年前更新的車輛中就已經將安裝了一鍵報警系統的新車投入運營,目前公交集團旗下的所有公交車輛,絕大部分都已經具備了這個功能。

與這個系統相配合,集團的兩級指揮中心都有應急值守崗,所有運營中的車輛車內視頻都可以在指揮中心的顯示屏內看到,只要司機按下這個報警鍵,指揮中心都會實時收到報警信息,該輛車的車內視頻也會第一時間從所有的監控畫面中彈出,後台值守人員可以通過視頻監控系統第一時間掌握運營車輛的突發情況,並快速做出反應,這個過程中不影響車輛運營,車輛內部的顯示屏也不會有任何變化。“判明情況後,值守人員可以通過車內語音對講功能與當班駕駛員進行語音對話,能有效對突發事件進行應急處置,也能留下相關視頻證據。”

全面鋪開後,這套系統也確實發揮了很大作用,確實幫助公交集團處理過幾起車內突發的安全意外,縮短了反應時間,減少了損失。

技能:

司乘人員能否掌握急救知識?

“看看你的按壓位置對不對,心裏默默地數數,保持好按壓頻率和力度。”最近幾天,公交集團客四分公司第一車隊的一線司乘人員利用休息時間,又開始互相檢查和“考核”之前學過的急救知識,宋曉穎和馬立榮也趁着在車隊裏碰面的機會,互相在對方身上比畫了幾下,“用熟練了,關鍵時刻,我們不光能自救,也爭取能互救,把握住急救黃金時間。”

一線員工參加應急救護培訓

能否在司乘人員中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提高應急處理能力,讓司機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急救,也是公眾在這次突發事件後提出的希望之一,而這也是公交集團開展了很多年的工作。去年冬天,公交集團還請了紅十字(北京)應急救援突擊隊培訓團隊的老師到客四分公司第一車隊,用教具給一線工作人員進行了判斷意識、人工呼吸、胸外按壓、AED心臟除顫器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培訓,還對學習成果進行了現場考試。

就在上個月,公交集團還在全公司範圍內進行了急救知識的視頻培訓,並組織集團的10萬名員工分批分次集中學習。孫亮説,集團也希望能多與相關單位合作,爭取讓儘可能多的員工拿到初級急救資格證書。但是目前在運營時,還只是希望能提高司乘人員互救能力。

按照《城市公共汽電車應急處置基本操作規程》標準,乘客突發重病或死亡,司乘人員的責任是立即靠邊停車,向“120”“110”報警,同時向單位報告,保護現場,並沒有進行現場急救的要求,“病情很難判斷,而且有些急救措施,比如心肺復甦,可能會造成二次損傷。如果是乘客突發健康意外,司乘人員是否應該在何時參與急救、如何保障施救人員的權益,我們會配合相關政府部門,在依法依規、法律責任明晰前提下開展相關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