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年立案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專案初見成效。南四湖魚肥水美,周邊居民樂享生態紅利,“污染止住了!”
為切實保障人民權益,以提升公益訴訟辦案質效為着力點,最高檢決定自今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全國檢察機關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為民辦實事 破解老大難”公益訴訟質量提升年專項活動,用心用情解決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人民羣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四個相連湖泊組成,涉及山東、江蘇、河南、安徽4省34縣(市、區),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輸水乾線和重要的調蓄水庫,未來還將向雄安新區供水,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但近年來,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水產養殖污染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違法排污現象時有發生。
面對羣眾呼聲,4月8日,最高檢決定針對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問題立案,併成立專案組啓動公益訴訟檢察程序。6月11日,由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帶隊的專案組來到四省交界的微山湖流域現場辦案,並召開南四湖專案工作推進會。
“南四湖專案案情複雜,辦理難度大,不能因難而退。”張雪樵強調,要把南四湖專案打造成檢察公益訴訟具有標杆性的案件。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相關負責人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介紹,專案開展以來,各地共關閉工業企業非法設置的排污口99個,處置固廢、危廢2.1萬餘噸,處置沿湖生活垃圾1970噸,治理黑臭水體461處。截至8月15日,檢察機關共梳理案件線索237條,分兩批交辦各分組案件線索233條。
經過一系列“鐵腕”整治,終於讓南四湖初現“山清水美好風光”。“為民辦實事,就是要破解老大難問題,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該負責人説。他介紹,公益訴訟是距離社會面最近最廣、產生司法效益最快最直接的檢察業務,而擁有法定調查權的檢察機關是提起公益訴訟的重要主體。“就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領域提起公益訴訟,既是檢察機關職責所繫,也是將‘為民辦實事’落實到行動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後,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發展不斷提速。2017年6月檢察公益訴訟寫入修訂後的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2018年10月、2019年4月公益訴訟檢察職權又相繼寫入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檢察官法,檢察公益訴訟有法可依。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織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網,更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職責。
一段時間來,王女士發現14歲的女兒小羽(化名)行為舉止有些奇怪,“不願意接近我,不管天氣多熱都穿着厚厚的長袖衣服”。一次洗漱中,王女士看到小羽的手腕上有一片黢黑,原來女兒竟文了兩隻花臂,“他們怎麼下得去手!”
“孩子的權益我們來守護。”今年6月1日,江蘇省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了一起未成年人文身公益訴訟案,判決被告章某立即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並向社會公眾書面賠禮道歉。
據江蘇省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毛建忠介紹,2020年4月,宿遷市沭陽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刑事案件中發現,自2017年6月1日以來,章某經營的文身館在未進行工商註冊登記、未取得衞生許可證和醫療美容許可證的情況下,為40餘名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經檢測,文身使用的染料遊離甲醛超標,嚴重損害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
“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檢察是對未成年人的兜底保護,讓司法成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有力屏障。”毛建忠説,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加強了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明確規定了檢察機關提起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的方式和情形,為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檢察制度提供了直接且明確的法律依據。
目前,江蘇沭陽、漣水等地檢察機關推動當地出台規範性文件,明確文身場所不得容納未成年人進入,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
從“保障千家萬户舌尖上的安全”、黃河“清四亂”、“守護海洋”“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等專項監督活動,到積極穩妥辦理一批羣眾普遍關注的文物和文化遺蹟保護、網絡侵害及個人信息保護、無障礙環境建設及扶貧等新領域案件,最高檢在公益訴訟方面頻頻亮劍。
“公共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公益訴訟歸根結底是為了保護廣大人民的利益。”最高檢第八檢察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從2017年全面實施以來,辦案規模穩步上升,2020年全國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首次超過15萬件。
該負責人稱,檢察機關將持續加大公益訴訟檢察辦案力度,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積極回應人民羣眾的需求。按照“積極穩妥”的原則,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辦理新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讓檢察公益訴訟更好守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韓颺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