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黨支部是主心骨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綜合

  今年2月25日,班彥村村委會主任餘七十三代表村裏在人民大會堂領取了“全國脱貧攻堅楷模”的獎牌。“當時覺得很光榮,不過也是真緊張。”儘管已經過去3個月了,提及此事,他仍滿臉喜悦。
  班彥村位於青海省互助縣東南部,是一個傳統的土族部落。全村共有8個社369户1396人,其中五社、六社原來居住在距現住地5公里遠的山溝裏。
  “那會兒用個水可難了。”班彥新村盤繡園內,54歲的張卓麻什姐回憶説,每天凌晨3點就得起來挑水,8點才到家,要是去晚了就沒了。據瞭解,當時五社、六社484人共用2個山泉眼,就連基本生活用水都很難滿足。
  “過去什麼都難,但沒辦法,大家的地都在那兒。”餘七十三説,山上住的是土坯房,屋裏都被火燻得黑乎乎的。地也很零散,種些小麥、土豆,就是靠天吃飯。小孩子上學要走7公里山路,小夥子討不到媳婦,新人來了也留不住。
  脱貧攻堅戰役打響後,易地搬遷工程隨之開始。村支部租了大巴帶着村民一起外出選房,組織村民代表監督工程進度,從考察到整體搬遷結束的所有工作,在11個月內就完成了。“搬家那天挺難忘的,5點多天剛亮,山上山下就響起了鞭炮聲。幾輛小拖拉機運着大夥的家當,浩浩蕩蕩地搬出來了。”時任班彥村駐村第一書記蘇江寧説。
  “八眉豬是互助縣的特色畜種,發展優勢很大。我們投資86.79萬元,為每户修建了36平方米的集中養殖區,還提供了1頭母豬和4頭仔豬,這樣每户能增收3000元。”現任駐村第一書記袁光平説,我們還和青海振發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實施了屋頂分佈式扶貧發電項目,總投資1600萬元,項目建成後,户均年增收2500元。
  協調農科院提供優質種子,落實退耕還林補償,精心培育村級產業……如今的班彥村已擁有了八眉豬養殖、光伏發電、盤繡合作社、節能温室等8項主要產業,2019年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2020年底村集體經濟更是達到了106.9萬元。
  “最大的感受就是村民説話硬氣了,混日子的少了。”袁光平説,生活翻了新,大家現在都想着怎麼把日子過得更好。
  “黨支部像是一個‘關節’,上面連着國家政策,下面支撐一線工作。”蘇江寧説,剛開始,羣眾對扶貧政策很不關心,我們仔細跟他們講政策談生活,慢慢地就動起來了,就跟着一起幹了。後來,他們把我們當成主心骨,生病了來找我們,務工被拖欠工資來找我們,甚至家裏電話打不通了都會來找我們。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的工作已經轉向了鄉村振興。結合村內生態脆弱的現實,我們決定發展文旅產業,這樣既能為我們的產品打開銷路,又能讓村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班彥村黨支部書記仲關因保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玉宏 通訊員 佳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