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易雪 通訊員 董霞 李新宇
參加工作42年,每天從早上7點鐘就開始奔波,平均每天工作近14個小時,隨時隨地的為村於村裏的大小事忙來忙去,從村路邊的一顆石榴樹到家家户户的環境衞生,哪裏都有他的身影。説起曲阜市息陬鎮北元瞳村,村支部書記張佃壯的名字人人都知曉。60歲張佃壯,在今年入選了“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是人人稱讚的“好書記”,而北元疃村更是在他的帶領下,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
夜不閉户路不拾遺
村裏精神面貌大變樣
17日一早,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剛來到曲阜市息陬鎮北元瞳村,就看見張佃壯已經在村頭忙活起來。原來,這週六村裏要舉辦每兩年一開展的“新時代孝合之村評先樹優表彰大會”,這事兒對於村裏的老百姓來説,可是大事兒,誰家是“孝德”家庭、“愛德”家庭,大傢伙可都是牟足了勁兒等表彰呢。
像這樣爭先恐後的評“四德”,以前在北元瞳村可是萬萬想不到的。
據瞭解,北元疃村位於曲阜市東南部12公里處,地理位置尷尬,它既不屬於城中村,也不屬於城邊村,沒有企業的幫襯,村集體經濟發展及其薄弱,“髒亂差”曾經是這個村最形象的“標籤”。
“‘過沙河磨破腳,大閨女不往北元疃説’,我剛回村的時候,這句順口溜在周邊村裏可是響噹噹,而我們村裏的單身漢更是數不勝數。”説起剛回村時的場景,張佃壯現在想起來都有些感慨。張佃壯告訴記者,他一直認為,沒有精神文明就談不上發展,讓村裏富起來就得先改變村民的精神面貌。
建沼氣池、改廁所、改爐灶……在張佃壯的帶領下,讓北元瞳村民的生活陋習發生了改變,不僅如此,村裏每年由集體出錢評選並獎勵“五好家庭”“文明衞生示範户”等,其中村裏的“善行義舉”四德榜更是成了村民們的爭搶之地,“我上榜我光榮”已經成為村民們的共識。
如今在村裏,記者看到乾淨衞生的牆面地面,一個個被棵棵綠植扮靚了的小院,尊老愛幼、鄰里和諧的場景處處可見,街頭牆角都散發着“文明”二字。“如今我們村可謂是夜不閉户、路不拾遺。去哪裏説是北元瞳村的,咱曲阜的都得豎起大拇指。”張佃壯驕傲的説道。
愛“折騰”不怕“罵”
他是人人稱讚的“好書記”
説起村裏的變化,張佃壯可是個“愛折騰”的村書記,原先的北元疃村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差,村內房屋規劃雜亂無章、甚至沒有一條像樣的路。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張佃壯一咬牙一跺腳,決定對村裏進行重新規劃改造。
“當時,我直接‘一顆鋼釘插在村中央’,開始重新分配村民各家的宅基地。”果斷的做出了決定後,不少村民覺得張佃壯在“瞎折騰”,自己好好的家,為啥要重新分配,就連當時的村兩委成員們都在打嘀咕,一旦分配不均,這鄰里之間肯定會有矛盾產生。
果不其然,村民吳清玉家前面的一户在建設時,由於佈局原因直接影響了後面房子的採光度,她堅決不同意在這裏建房子,眼看着新村建設受阻,張佃壯在沒有跟妻子商量的情況下拿自己的宅基地跟吳清玉換了位置,果斷把採光不好、別人不願意要的宅基地自己換了過來。他的家屬不理解:“你把好的都給人家了”,張佃壯卻不以為然:“為村莊建設,我當書記就搶着吃虧。”
以身作則的張佃壯得到了村民的認可,這村莊改造提升工作開始全面鋪開,北元疃村512户全部和諧整體拆遷,在原址重新科學規劃建起新村,同時硬化村內路網3萬平方米,修建排水溝13000餘米,綠化面積2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00餘盞,實現了“户户通”、“路路亮”。
2011年,村裏還引資300萬元在曲尼路北建設了兩層樓共50間高標準門頭房,引資50萬元的高標準元疃浴池也已經正式向村民免費開放,70歲以上老人實行免費理髮;同時村裏還新建了高標準自來水廠,讓老百姓們免費吃上了純淨水。
守初心躬行鄉村
拓新路奔向小康
土豆是北元疃村的傳統農業產業,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優良的土壤條件和灌溉條件,使得當地土豆品質好、味道鮮。可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加上村民長期以自產自銷的傳統模式經營,造成土豆總體產量小,特別是質量參差不齊,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看着鄉親們辛苦種植的土豆在銷售上停滯不前,張佃壯既心疼又着急。如何帶領大家走向共同富裕,張佃壯決定,率先在村裏進行了600畝的土豆規模種植,通過機耕、機播、機插、機收,既降低了成本,還提高土豆產量與質量。之後,張佃壯經常向大家細數規模種植的好處,積極提供技術指導,鼓勵鄉親們和他一起擴大種植規模,實現共同富裕。在張佃壯的帶領下,北元疃村的規模種植業步入了快車道,形成了村民積極參與、集體經營收益的健康發展態勢,成為曲阜規模種植業的明星村。
多年的付出,讓張佃壯在村民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由此,他順利當選為北元瞳村的黨支部書記。受到了認可,張佃壯幹勁兒更足了,憑着一股勁兒,他順勢而為、借勢而上,從村內現有的資源入手,建造各類養殖大棚40個,大型養豬場3家;帶動村民成立了財元果蔬合作社,吸引發展蘋果種植户52户,為農户提供供產銷“一條龍”服務。同時,在村莊房前屋後統一規劃,種植石榴樹4000餘棵,金銀花10萬餘株,不僅美化了村莊環境,還給全村每年增加100多萬的收入。2018年新發展金銀花約200畝,畝純收入達5000元。
如今,北元疃村的規模種植業進入了多品種種植、協同發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張佃壯的帶領下,現在的北元疃村已經成為一個新農村建設的典型,成為各地學習的榜樣。先後多次被濟寧市授予“五好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示範村”等榮譽稱號,並先後獲得省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文明村”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攤上一個好書記是老百姓的福氣。”村民渠德立有感而發道。
“回到村裏已經42個年頭,干支部書記也有了28年,我也從一個毛頭小子變成了老頭子了。”看着村裏這些年發生的變化,張佃壯有些感慨,他告訴記者,雖然如今年紀大了,但是他覺得自己還能繼續幹,只要有大傢伙需要他的地方,他一定會不遺餘力,不忘初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