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國新辦就治理淮河70年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水利部總規劃師汪安南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楊楠 攝
中國網10月20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水利部總規劃師汪安南在會上介紹治理淮河70年有關情況。汪安南表示,70年來,淮河治理取得了系列成效,但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防洪體系上仍有短板。淮河流域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氣候複雜多變,水旱災害頻繁;流域地形地貌總體上很“平”,90%以上的河流平均比降小於千分之五,導致上游山丘區洪水匯聚速度快,中游地勢平緩,下游淮河入江入海能力不足,治理難度非常大。此外,淮河流域人口聚集,27萬平方公里有1.9億人口、2.2億畝耕地,單位平方公里的人口超過700人,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數,防洪責任和壓力非常大。
水資源總體短缺。從水資源總量來看,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只有812億立方米,不到全國的3%,與淮河流域人口規模、耕地面積、糧食產量和經濟總量來比,很不均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淮河流域的豐枯變化劇烈,特枯年份地表水資源量只有多年平均的50%,在這種情況下,不均勻性就更加凸顯。雖然70年來持續建設,流域供水保障有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按照自身流域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羣眾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在用水效率、資源管控、供水能力、河湖和水庫的調蓄能力、供水保障格局等有諸多短板弱項。
水生態、水環境需要改善。淮河流域是一個特殊的南北過渡地帶,構成了我國南北分界獨特的生態廊道,保護好淮河生態環境非常重要。目前,淮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高,超過了60%,部分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已經超過了當地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這就導致水生態環境的問題,有的地方生產生活用水擠佔了河湖生態用水,部分支流一些斷面生態流量保障面臨一些突出問題。淮河流域還有一部分地區依賴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採問題比較突出。淮河流域河湖水質,總體呈現一種好轉的趨勢,但是部分支流、部分河段的水污染問題還是時有發生。堅持問題導向,持續解決淮河的現實問題,是新中國治淮的顯著特徵。
【來源:水利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