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塔斯社5月1日的報道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在本週倫敦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舉行期間,與德國外長馬斯舉行雙邊會談,要求德國關停“北溪-2”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
△塔斯社報道截圖
“北溪-2”天然氣管道是俄羅斯經由波羅的海向德國出口天然氣的管道,由俄羅斯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共6家企業合建。建成後的“北溪-2”管道全長大約1200公里,年輸氣量將達550億立方米。
△位於德國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總統普京4月29日在通過視頻會議與法國企業領導人會談時表示,“北溪-2”是一個純粹的經濟項目。那為何美國要對這個項目一再阻撓呢?
△俄羅斯總統普京
“北溪-2”動了誰的蛋糕?
目前,“北溪-2”已完工95%。根據運營方提供的信息,管道將在今年建成。要知道,“北溪-2”從2011年項目開工,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年,但隨着2019年美國的強勢介入,原本快要完工的“北溪-2”,似乎永遠不可能竣工。
△位於德國的“北溪-2”管道壓縮站施工進行中。
美國為什麼要揪住“北溪-2”不放?
塔斯社報道指出,一方面美國是為了打擊俄羅斯的利益;另一方面,美國正試圖説服歐洲購買其生產的液化天然氣,這種天然氣比俄羅斯通過管道輸送的天然氣貴得多。因此,在過去幾年中,美國通過了一系列立法措施為單邊制裁鋪平了道路,包括對參與該項目的公司進行制裁等。
△塔斯社報道截圖
面對美國的制裁威脅,德國是不打算屈服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表示,德國堅決反對美方域外製裁的做法。
△德國總理默克爾
有分析指出,德國不會因為美國或歐盟威脅放棄這一項目。因為近幾年,歐洲西北部的氣田日益枯竭,為了工業發展,西歐各國如德國不得不更多的使用煤炭,帶來的環境污染影響很大。而受福島核泄漏事件的影響,德國已經全面關閉了境內的核電站,能源供應本就緊張,氣田枯竭後,天然氣需求量又進一步擴大,單靠從美國進口已經不夠,但在資源方面,德國又不想過分受制於美國。“北溪-2”建成後將徹底解決德國的能源短缺問題,此外,廉價天然氣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可觀的。
△清潔能源線路(cleanenergywire)網站報道截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認為,美國一味阻礙“北溪-2”項目,終歸是一種利己主義,德國不接受美國的要求,是因為看穿了美國的這種目的。
郭憲綱:“美國的這種做法説來説去是利己的,是一種單邊主義的行為。對於它盟國的一些正常的、客觀的、經濟上的要求都不管不顧,一味的打壓。而且‘北溪-2’這個項目已經完工了90%多,現在停下來那損失是巨大的。但是美國不管這些,是從它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就恰恰説明了美國的單邊主義,它的利己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不被其盟友所接受的。包括直到現在,德國都不接受美國的這種要求,一再堅持要推進‘北溪-2’項目,因為德國看穿了美國這樣做的目的。”
美國想重塑與歐盟的關係沒這麼簡單
將於5月3日-5日在倫敦舉行的七國集團(G7)外長擴大會議,預計也將成為美國繼續尋求盟友的支持、謀求自身私利的平台。
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4月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將於6月進行首次外訪,前往歐洲參加七國集團峯會和北約峯會,拜登將利用此次機會重申美國對於多邊主義的承諾,緩解特朗普政府與歐洲盟友持續了四年的緊張關係。
普薩基:“這次訪問將突出拜登的承諾,恢復我們的聯盟,重振跨大西洋關係,與我們的盟友和多邊夥伴密切合作,應對全球挑戰,更好地保障美國的利益。”
正如普薩基所説,“更好地保障美國的利益”,這才是美國最終的目的。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表示,美國已經失信於盟友,想與盟友恢復到從前的關係是不可能的。大家各自打着維護自身利益的小算盤才是未來的趨勢。
郭憲綱:“拜登政府上台以後,他採取了一種不同於特朗普時期的政策,要改善與盟友的關係,強調美國又回來了。拜登政府這樣做,我個人認為是可以改善美國與它的盟友的關係的,但是還遠遠不夠。因為在美國盟友看來,美國政府更替後,它和盟友的關係就會發生大變化,因此美國的盟友對美國實際上是不放心、是不相信的。因此我想這次G7財長、外長會議也不會有什麼根本改變。美國的盟友也會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和美國的關係,表面上也許還會繼續聽美國的話,但是自己也在打自己的算盤,為今後美國影響力下降後,來維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