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為偏遠地區保留慢火車
美國Marketplace網站4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面向低收入者的慢火車。在中國中部的河南省,8324次列車走完100英里(167公里)全程要耗費3個小時。在高速鐵路快速發展的中國,這是最慢、票價最便宜的火車線路之一,主要服務偏遠地區的民眾。列車從信陽市區始發,該市常住人口650萬,比密蘇里州總人口還多,但以中國的標準來看,只是一個普通城市。
上午8點前,8324次列車緩緩停靠在站台邊。車廂側面的牌子上寫着:“公益慢火車”。這種慢車的票價比快車少得多,它得到了政府的補貼。
拜登政府推動美國基礎設施升級,部分動機是看到了中國光鮮亮麗的基礎設施,包括時速超過300公里的高鐵網絡。這些高速列車已經逐漸取代了速度較慢的綠皮火車。然而近年來,中國政府為低收入羣體保留了81條慢車鐵路線。8324次列車就是其中之一。
退休人員譚兆銀(音)和周世成(音)是這列慢車的常客。他們在信陽市區照看完孫輩,準備回到農村的家。退休教師譚説:“我上了年紀,坐火車感覺更舒服,因為與公共汽車相比,車速不慢,而且沒有顛簸,不會讓我頭暈。”一個小時的車程,他們的票價為每人4元。周説:“知道這列火車前,我們都是乘公共汽車,費用會高出5倍。”
“公益慢火車”車廂中的部分座位被拆除,方便農民搬運農產品。
在旁邊的客運車廂裏,兩個孩子的母親常元紅(音)説,她小時候只能穿舊衣服。“在我8歲前,我們家沒有電,用的是煤油燈。十幾歲的時候,我們家有了第一台電視機。這跟現在的孩子很不一樣——他們周圍都是電子產品。”
常年在外地打工的乘客付思虎(音)説:“這列火車的乘客一般都是本地人,我們可以聊天,不像在高鐵上。”
火車上的乘客非常友好。常女士甚至邀請我們到她家吃午飯。常女士小時候,她的父母去城市的工廠打工,把她留在老家由親戚照顧。“在沒有父母的陪伴下長大,我有點自卑。”常女士和丈夫不想讓孩子像自己一樣,他們現在定居信陽市區。那裏的生活成本比大城市低,但工資也不高。丈夫趙大海(音)開了一家汽修店。他説,生意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8324次列車抵達最後一站——固始縣。常女士一家要和仍住在老家的父母一起過週末。她的兩個孩子乘車免費。一家四口人單程的旅費僅為21元。
作者 詹妮弗·帕克,陳俊安 譯
編輯/馬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