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給多個行業帶來的巨大沖擊,讓實體書店遭遇不小的生存之險,不少實體書店關門歇業的消息也不絕於耳。但根據數據統計得來的消息,卻另有一番景象。近日,在“新時代杯”2020時代出版·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暨2021中國書店大會上,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發佈《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
該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大約有4061家實體書店新開面世,也有諸如重慶方所、北京佳作書局798店、盛世情書店、上海漢源匯書店等1573書店關門;新開書店數量遠遠超過關門書店數量,是關閉的2.6倍,全國純新增書店約2488家。其中,北京去年新開書店639家,成為全國排名第一的城市。同時,北京也成為了“年度書店之都”。
專家提醒書店行業:
“離開閲讀,失去閲讀服務,書店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這也是該機構連續第四年發佈《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由於本屆正好是在經歷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後首次舉辦,特別受人關注。報告通報了2020年中國書店業十大事件,包括:中宣部印發《關於促進全民閲讀工作的意見》深入推進全民閲讀,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蔦屋書店杭州店和上海店開業,疫情倒逼實體書店加快轉型融合與跨界,書店試水短視頻直播、微信和社區營銷等。
報告還公佈了2020年最受行業關注的書店品牌TOP10:蔦屋書店、誠品書店、西西弗書店、言幾又、方所、新華書店、先鋒書店、鍾書閣、單向空間和思南書局。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百道網董事長程三國在解讀《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時説,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蔦屋書店與日本不同,不是連鎖模式,沒有集中的物流與供應鏈,不同城市的門店由地產公司引入蔦屋品牌,實行獨立運營,由蔦屋中國分公司負責品牌管理和運營指導,更接近策劃諮詢模式。換句話説,蔦屋在中國採用的似乎不是直接向讀者收費的B2C模式,而是向合作方收費的B2B,這一點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釐清,也對書店商業模式轉型意義非凡。
後疫情時代,實體書店該如何不斷推進閲讀服務創新,實現書店發展,成了與會嘉賓探討最多的主題。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理事長艾立民在書店大會上做了《閲讀服務是書店生存之本》的主題致辭。他認為:“全民閲讀離不開實體書店的建設和有效服務。離開閲讀,失去閲讀服務,書店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做好閲讀服務工作才是書店的生存之本和發展之道。而創新閲讀服務就是要在堅持‘兩個效益’相統一的前提下,找到最佳的結合點和切入點。”
2020“年度最美書店”十強榜公佈
位於成都的文軒BOOKS招商店上榜
作為每年書店大會最熱的部分,2020“年度最美書店”從187個申報中,評選出的10家,分別為:鮑貝書屋、玻璃宮藝術書局、湖北省外文書店、十點書店、思南書局·詩歌店、文軒BOOKS招商店、西安方所店、先鋒沙溪白族書局、玉山書房·大漁灣店、浙江蒼南縣新華書店蒼南書城。
文軒BOOKS(招商店)
報告還統計了2020年美國的數據,其中新開書店84家,倒閉63家,新開是關閉的1.3倍。由此可見,中美兩個書店⼤國去年都沒有出現書店關閉潮。但是,報告也指出,後疫情時代,實體書店商業⽣態更加惡化,商業模式與盈利問題始終懸劍在上,實體書店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