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印度的疫情發生以來,印度國內的民族情緒被莫迪政府極大的調動出來。一步一步有向民粹主義的深淵。
而印度所有國民心中狂熱的民族情緒,一方面是在現任政府以及印度的媒體的煽動,另一方面是印度民眾心中最深的執念。
古印度和中國同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和幾千年前那個中國還是是一脈相承的,中國整個的古代史也可以説是一部征服史,要不然也不會從黃河流域到現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雖然近代以來表現不太好。但總體而言,五千年的文化帶給我們應該是自信,從容。
而印度不一樣,古印度和現在的印度完全不一樣,沒有一點關係。甚至印度在古代只是一個地理區域。都不是一個國家。
印度(或者説印度次大陸)的整個歷史就是一個被征服史。
在以前,印度次大陸的地理位置可以説十分優越,三面環海,北方全都是高山,在冷兵器時代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天險。唯一一個山口—開伯爾山口地理位置之險要,在冷兵器時代真的算的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開伯爾山口
但就是如此優越的地理環境也改變不了印度多次被征服的歷史。雅利安人,阿拉伯人,希臘人,突厥人,蒙古人,穆斯林人,歐洲人等等。
似乎每一個強大的帝國的崛起都會來印度打上一輪,而且還都打贏了。印度就這樣一遍一遍的被人家征服。
最後一次印度是被英國征服的,這一次對印度而言到也不完全不是壞事,畢竟在英國手上,印度次大陸變成了印度,從地理概念變成了國家概念。
印度民族大起義
但歷史不會改變,歷史留下的一些痕跡也很難抹去。
在歷史上的印度一直被征服。
就像一個人在小時候一直不斷被打壓,在心中會留下陰影。而在以後的生活中,會將自己偽裝起來,用極度的自信甚至是自負來掩蓋自己的最深處的自卑。
而印度何嘗不是這樣,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的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歷史上卻被一遍一遍的征服,每一個崛起的帝國都來踩一腳,將它作為墊腳石,這樣的心理落差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極大的。
在這樣的心理落差下,印度人也走上了極度自信的道路。
而在表現上,就是狂熱的民族情緒。
而且,極度好面子。
就像在2019年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空戰中,印度喪事喜辦,將被俘的飛行員通過媒體的渲染成為了英雄。滿足了在極度自信的心態下已經畸形的那部分國民的民族自尊心。
在而中印邊境又何嘗不是,印度在這樣的民意裹挾下不佔便宜能走嗎?能和民眾交代嗎?
對與這場衝突,印度選在中美走向對抗的時候,認為中國的重心在東部,西部作為後方需要的是穩定。想在邊境搞點事,撈點好處。也順便轉移一下國內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集中爆發所帶來的矛盾。
至於死幾個低種姓的士兵,不好意思,在印度最不缺的就是低種姓的人。
而印度可能低估了中國人民對於領土完整的決心。
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中國又何嘗是1962年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