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印發,專家解讀:如何建設?迎來哪些發展新機遇?
本文轉自【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國之聲】;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國之聲9月6日報道,橫琴地處珠海南端,與澳門一水一橋之隔,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台。2009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橫琴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橫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制度創新深入推進,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快速增長。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發展。總體方案給出了合作區建設的發展目標以及四大戰略定位。此次公佈的總體方案,都有哪些亮點?會給澳門的未來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又將如何改變珠海、澳門兩地居民的生活?
總體方案明確,要以更加有力的開放舉措統籌推進粵澳深度合作,大力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加快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着力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不斷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
橫琴諮詢委員會委員、深度參與合作區基礎方案前期研究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區域和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王福強表示,總體方案為橫琴、為澳門、為廣東,甚至為全國的高水平開放指明瞭方向。“如果説過去改革開放的40年要看珠江東岸、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特區發展的話,那麼未來的改革開放再出發,我覺得就要看珠江西岸以橫琴為牽引帶動的珠海及周邊廣大區域的發展。”
總體方案指出,合作區實施範圍為橫琴島“一線”和“二線”之間的海關監管區域,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其中,橫琴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之間設為“一線”;橫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其他地區(以下簡稱內地)之間設為“二線”。王福強指出,這是管理體制的重大創新,是“一國兩制”的發展和完善。“這是探索設置的一種新管理體制,簡稱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這種新體制是重大的制度創新,是對於‘一國兩制’的發展和完善,是不同制度框架下開展深度合作的最優選擇。選擇這種新體制是基於前期雙方合作的一些經驗,並着眼於構建穩定合作關係綜合性考慮的結果。”
總體方案對於合作區的戰略定位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以戰略定位為抓手,總體方案中諸多創新亮點值得關注。例如,總體方案提出,對合作區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税率徵收企業所得税;對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税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
近年來,橫琴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税務部門積極推動橫琴與澳門税制對接,去年避免雙重徵税共為企業減負4000萬元,此外還為橫琴轄區內會展旅遊等六大類80項產業企業提供減按15%税率徵收所得税的優惠,為產業多元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華金國際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付睿介紹:“去年以來我們一共減免了(所得)税金235萬元,使得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去開拓新的市場客户。我們在橫琴的這種良好經營態勢,也引起了我們澳門同行的關注,有很多企業也想到橫琴來落地。”
在跨境辦税便利化方面,橫琴創新地把辦税服務窗口開到澳門,讓澳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夠辦税。今年以來,橫琴還創新推出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納社保費、100%非接觸式辦税等多項跨境辦税便利化措施,讓跨境辦税像“網購”一樣便利。國家税務總局珠海市橫琴新區税務局局長黃勇表示:“緊緊抓住粵澳深度合作區這個機遇,服務好更多澳門企業,特別是在體制機制的融通聯通貫通方面,我們積極開展改革創新,近年來總共推出了32項的改革創新措施在省一級推廣。”
總體方案還提出,對合作區內企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合作區加工增值達到或超過30%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徵進口關税。王福強認為,這將為合作區吸引高端製造業提供很大機遇。“可以吸引世界的製造業企業在這裏集聚發展。因為跨國巨頭看重中國這樣的龐大市場,所以他們如果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又免關税,對他們來説是極其具有競爭力的。這個角度來説,合作區會成為高端製造的一個集聚地。”
總體方案還提出,要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場準入制度,實施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嚴格落實“非禁即入”。對此,王福強分析:“對於以前需要行政審批和許可的產業,現在採用了備案制,參與主體承諾備案即可,這是很大的突破。比如一些特定的行業就可以在這裏繼續發展。”
中醫藥是澳門傳統優勢產業,2011年,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户澳門,2013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在橫琴正式運營。產業園匯聚了澳門、香港和內地重點醫藥企業189家,分子態就是其中一家粵澳合資的現代醫藥企業,負責人周粵生看中的是橫琴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2019年成功入駐橫琴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立未來對整個澳門、對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是一個更大的機會,尤其是對橫琴粵澳(中醫藥)產業園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去發展我們的企業,加大投入,把技術做得更好。”周粵生説。
總體方案明確,要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包括髮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等。對在澳門審批和註冊、在合作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食品及保健品,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或“澳門設計”標誌。王福強認為,這將為澳門的中醫藥發展拓展“新空間”。他説:“這相當於我們可以利用澳門的原產地規則進入歐盟市場。我們相當於為澳門擴展了一個製造空間,可以有效規避一些行業壁壘、一些國際貿易壁壘,可以進入一些特定的市場。”
除了明確要促進澳門適度多元發展新產業,總體方案還提出要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吸引澳門居民就業創業,加強與澳門社會民生合作,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王福強指出,未來合作區將一定程度上有效拓展澳門的物理空間和產業空間,對於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的生活、發展,對於澳門產業鏈融入內地都是好消息。
“通過我們提供106平方公里的這樣一個空間,從居民生活就業的角度來説,澳門居民可以在橫琴居住、生活、就業。從產業發展的空間來説,在這邊可以擺脱博彩業‘一支獨大’的產業狀況,更多發展一些科技、服務,旅遊、製造業等。從與內地產業協同的角度來説,可以有效嵌入到內地產業鏈條裏來,就可以為澳門的產業多元注入活力。”王福強説。
此外,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澳門也將立足合作區,更好發揮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節點的作用,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更好發揮其獨特作用。王福強認為:“我們在參與‘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在面向廣大葡語系國家、拉美國家的時候,其實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在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過程中,澳門加合作區發揮很好的作用。我認為,通過‘小澳門’加‘合作區’,‘小澳門’就可以變成一個‘大澳門’,可以更好發揮雙向開放的作用。”
而對於廣東尤其是珠江西岸來説,合作區也將有力支撐澳門-珠海極點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引領作用,輻射帶動珠江西岸地區加快發展。王福強説:“現在珠海要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要從‘小而美’轉向‘大而強’,那麼它需要平台和抓手,而現在合作區的橫空出世,相當於為珠海創造了一個大機會。未來的改革開放需要看珠江西岸,要看橫琴,要看珠海。”
(總枱記者 魏星 羅平章 胡慧翼 王逸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