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立耀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中國農業需要什麼?需要成長,而不僅僅是“腰包鼓鼓”。
目前,阿里、拼多多、京東、騰訊等互聯網公司深入大產區,這些企業幫助中國農業從農產品標準化、金融體系、產業重構、數字化等層面逐漸改變與升級。
除了這些互聯網公司之外,嘉裏中國、亨氏集團、麥當勞、百事食品等外資公司也紛紛在中國各地建立訂單農業或者合作基地,幫助中國農民增收。
縱觀這些外資品牌助農事件上,這些外資品牌僅僅需要的是食品原材料,或許,能幫助農民帶來增收,但在產業推動上價值又有多大呢?
接下來,我們以百事食品的案例,做一些行業分析。或許,中國農業有力量比有錢更有價值與意義。
-010-
百事食品沒有改變中國農業
受全球疫情影響,中國的投資環境、市場需求都受到外資品牌的看好,於是,很多外資品牌紛紛在華加大投資。
去年年底,百事食品廣東生產基地開工儀式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行。據介紹,這是百事公司在廣東建立的首家食品工廠。該工廠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預計在2022年9月正式投產,建成後年產能將達到2.5萬噸。
除了廣東之外,百事食品在北京、四川等7個省市建立了食品工廠,踐行根植中國、服務中國的理念。
資料顯示,百事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食品公司之一,不只有百事可樂,還有其他飲料,其食品業務中包括“樂事”薯片、“桂格”麥片、“奇多”和“多力多滋”玉米片等年零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大品牌,風靡全球。
如此大規模的食品生產,土豆、馬鈴薯、燕麥等原材料就產能為百事食品的關鍵環節。在中國,百事食品採用訂單農業的模式簽訂合作模式。目前,百事食品至少擁有7個上萬畝的種植農場。
在百事公司的協助下,農場引進了有效節水的滴灌和噴灌模式,較傳統的漫灌模式可節水高達50%。百事公司在內蒙古的馬鈴薯示範農場採用了多項先進的技術,幫助將荒蕪的沙漠改造為高產的耕地。
從這些農場中有一點除了工人是本地化之外,在馬鈴薯、燕麥種子、種植技術、管理方式都採用“百事”。
以邳州市四户鎮崗子村為例。
在邳州市四户鎮崗子村,共種植2500餘畝的“大西洋”土豆,專為上海百事食品公司提供薯片加工原料。該村與上海百事公司簽訂合同後,在播種期,百事公司會將土豆種子直接從倉庫調配到當地,土豆收穫時,也會由公司統一發車進行運輸。農民從中獲得一定的種植收益。
除了百事食品之外,嘉裏糧油、康師傅、美汁源、雀巢等非本土品牌幾乎都採用訂單農業模式,為基地或農場提供種子、技術,農民只負責機械性的種植,不需要任何創新。
誠然,這樣的訂單農業模式,幫助農民帶來增收。一旦外資品牌撤走產業之後,留下的必將不是一地雞毛。
其實,中國農業需要不僅僅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更要推動產業發展,品牌復興的己任。
-020-
中國農業到底需要什麼
縱覽中國農業發展現狀,獲益端擁有都在產業後端,因此生產端一直處於“水深火熱”。
尤其是,農業源頭——種子問題。
前段時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成為明年中國經濟八大重點任務之一。
面對全球糧食短缺難題,中國農業必須要突破“卡脖子”難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表示,中國有很多種源還被‘卡脖子’,要加大種業技術的研發和重大產品的研發,培育高產、優質、抗病蟲、耐鹽鹼、適應性強的重大動植物新品種,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另外,中國農業除了突破種子之外,還需要在產業結構、經營思維、管理方式等角度上創新與突破。
因此,目前訂單農業模式只是短暫解決農民收入難題,但是,訂單農業在農業產業結構上是否帶來了改變呢?
答案,不一定。
我們觀察發現,在定義上,訂單農業至少有2種形式,一是按照甲方要求種植或生產;另外一種就是由甲方提供種子、技術,按照約定的管理方式進行種植或生產,農民只管種就可以,銷售的問題交給甲方。其中,以上2種訂單農業模式並沒有從根本上對產業進行重構,農民的角色充其量是打工者、原材料供應者。其工作或產品可替代非常強,這對中國農業來説:非常危險的。
從多個綜合報道來看,為了企業產品需要,農業龍頭企業都在採用訂單農業模式採購原材料。比如,茅台集團相繼在貴州仁懷、習水、金沙和播州4個市(縣、區)建立了有機高粱生產基地;海天味業的大豆基地黃豆原料是東北三江平原地區、江小白在山西朔州共建10萬畝高粱原料直供基地...這些龍頭企業任務是需要符合他們產品線的農產品或原材料,產業創新或發展與他們沒有太大關聯。
深層次來講,這些農業龍龍頭推行訂單農業提高了農民收入,解決銷售難題;但訂單農業模式也抑制了單品品牌發展環境,削弱了企業的競爭性。我們從以上幾大品牌覆蓋的農產品基地,似乎沒有看到誕生過叫得響的企業品牌。
俗話説: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訂單農業似乎成為中國農業發展之殤!中國農業的發展需要不斷的競爭環境,才能有更多新鋭品牌誕生,這才是中國農業正道吧。
最近,中歐貿易協定簽約成功,我國將進一步開放,不僅僅中國工業品、科技產品等參與世界的競爭,中國農業同樣也會面臨德國農業、法國農業等歐洲農業的衝擊。
面對“強敵”,中國農業的優勢又在哪裏?
因此,“温室”並不能培育出強大的中國農業,唯有參與競爭、敢於競爭,中國農業才能發展與壯大。原材料供應商,不是中國農業的想要的結果。
對於中國農業來説,有錢是其次,有力量才會有未來!
———————————————————————————————
(農業行業觀察視頻號)
(申請進【農業行業觀察】粉絲羣)
如果覺得本文不錯,請別忘了動動手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