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在京掛牌成立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9月19日,作為2020年北京長城文化節的重點活動之一,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在懷柔區雁棲鎮西柵子村掛牌成立。據瞭解,該基地的建立旨在對全國長城保護工作將起到良好的示範推動效果,也是我國長城沿線第一個掛牌的基地。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傑羣在活動致辭上介紹,自2000年至今,北京市共開展長城保護工程近百項,財政資金投入約4.7億元,湧現出了一批以箭扣長城為代表的示範性保護工程。活動現場設置的“長城修繕成果展”,展示了2019-2020年北京市長城搶險工程的艱辛歷程。在2019年10項長城搶險工程完工的基礎上,2020年北京市繼續開展了10項長城搶險工程,到2022年北京市將完成不少於需搶險總量10%的搶險工程。目前箭扣三期工程、昌平區流村段長城1-9號敵樓搶險修繕工程正在有序推進。
據瞭解,懷柔區箭扣段長城修繕工程成為國家文物局指導、推介的示範點,為全國磚石長城修繕工程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此次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的成立正是對箭扣長城保護理念和實踐經驗方法的總結提升,也將對全國長城保護工作將起到良好的示範推動效果。該基地也是我國長城沿線第一個掛牌的基地。在專家們的指導下,基地將依託箭扣長城修繕工作基礎,不斷總結經驗、實踐探索,努力成為國內外長城維修保護經驗的交流平台、保護成果的展示窗口。
在揭牌儀式之後,“長城匠師”程永茂展示了明代磚石質長城修繕技藝。作為興隆門瓦作第十六代傳人,自2002年接手第一個響水湖段長城修復工程到2017年6月箭扣二期修復工程竣工,程永茂先後參與指揮了黃花城、慕田峪、鷂子峪、河防口、青龍峽、箭扣等十多項長城搶險修復工程,累計搶險修復長城古城牆20000米。程永茂在活動現場展示、分享了磚石長城修繕技術,據他介紹,修復經驗貫穿了最小干預、消除安全隱患宗旨;遵守了原本形制、原來做法、原有材料、原用工藝的“四原”原則;創建了“隨層、隨坡、隨彎、隨舊、隨殘”的“五隨”做法;保證了施工過程在確保結構安全的前提下,注重觀感效果;珍惜了每一塊城磚從保護每一塊磚做起,創建了修繕示範工程。
據北京市文物局方面介紹,北京境內長城因歷史上拱衞都城而佈防嚴密,建造堅固,是中國長城的精華段落、傑出代表。目前通過梳理,已經明確的長城牆體包含明長城和北齊長城兩部分,總長520.77千米,其它單體建築1742座,包括敵台、馬面、水關、鋪房、烽火台等5種類型,城關城堡147座,擋馬牆6處。我市長城資源涉及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昌平區和門頭溝區等6個區42個鄉鎮,包括785個行政村,涉及户籍人口約68萬人,約佔6區户籍人口總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