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不聲不響的貧困者”託好底,社會救助領域“政策找人”試點推開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綜合

今天,“2021年民生訪談”拉開帷幕,首期嘉賓上海市民政局局長朱勤皓走進直播間,就市民關心的養老、救助、未成年人保護、社區治理等話題一一作答。

救助是社會政策的託底。“十四五”時期,上海民政將進一步聚焦相對貧困、聚焦特殊羣體、聚焦羣眾關切,努力構建應對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從“被動救助”向“主動救助”轉變

“十四五”時期,上海民政將實現社會救助五個新轉變:

1 救助目標上

實現從以“救”為主向“救”“助”並重轉變,重視發揮困難羣眾的潛能,讓困難羣眾在獲得基本物質保障基礎上得到理解和尊重,實現人格的自立和個人的自強。

2 救助主體上

實現從政府為主到構建政府主導、市場與社會充分參與的協同救助網絡,在夯實政府救助基礎上,更多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整合更多資源,發揮多方優勢,更好滿足困難羣體的多樣化需求。

3 救助內容上

實現從物質幫扶向多元救助轉變,進一步夯實物質救助,推進服務救助和心理救助。

4 救助導向上

實現從“被動救助”向“主動救助”的轉變,通過線下社區鄰里發現與線上智能尋找相結合的方式,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實現“政策找人”,主動救人。

5 救助方式上

從政策分散供給向需求導向基礎上的綜合服務轉變,以社會救助需求綜合評估為基礎,實施個案管理,開展綜合施策。

社會救助領域“政策找人”試點正在鋪開

從被動到主動,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這是民政部門在新時代理應有的民生服務理念的重大轉變與突破。

“政策找人”,目的是為了重點完善主動發現機制。這幾年,市民政局不斷完善社會救助政策制度,並努力幫助困難對象“有政策可找”;努力持續推進“全市通辦”“一網通辦”“一件事”,讓“人找政策”更方便。但考慮到少數的甚至是極個別的由於自身健康狀況、不瞭解政策等原因沒有求助的“不聲不響”的困難羣眾,可能成為沒有享受到社會救助的“沉默的少數”,民政部門必須要主動作為,依託線上大數據的智能發現和線下救助顧問的就近服務,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

目前,社會救助領域的“政策找人”試點正在鋪開。徐彙區依託“一網統管”實施政策找人、精準救助。他們以公安實有人口數據庫和測繪院GIS地圖為最底層數據,疊加了民政、人社、殘聯、退役軍人事務局、房管、衞健、司法等14個條線與民生相關的數據約1600餘萬條,形成了大民生數據池。通過為社區建檔、為家庭畫像、為個人服務三個維度對社區、居民和家庭建檔立卡,形成了45項個人和家庭屬性標籤,展示轄區民生基本體徵。通過對一項或多項民生體徵標籤進行勾選,智能發現困難羣眾中“沉默的少數”,並通過系統自動派單給社區救助顧問,把救助政策主動送到居民家中,把救助服務做到百姓開口之前。

去年受疫情影響,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有關部門通過低保數據庫、人口數據庫,併疊加相關參數進行智能搜索,發現有60多名低保家庭應屆大學生。人社、街道等相關部門及時介入,按照“一人一案”服務機制,主動幫助困難家庭大學生順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