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新喜,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在今天,禁售燃油車的呼聲很大,2022年6月29日,歐盟已經宣佈在2035年歐盟全境內停止燃油新車銷售,以實現2050年歐洲碳中和的目標。在國內,目前有多家車企宣佈停止生產燃油車的時間。在世界範圍內,不少國家發佈了燃油汽車相關的禁售以及禁行時間表。
在國內,海南打響了“禁售燃油車”第一槍:海南政府已經出台了相關文件,稱2030年海南島內將全面禁售燃油車型。至於哈弗、吉利等品牌,也都相繼給出了停止生產銷售燃油車的計劃。
我們會發現,國內反對禁售燃油車的呼聲也更大。因為從整個市場來看,喜歡燃油車、對燃油車有偏好的車主羣體大有人在。甚至不少人很焦慮、擔心,是不是以後真的就買不到燃油車了?
從今天來看,燃油車與電動車的市場競爭結束了嗎?並沒有,可以説,才剛剛開始。誰勝誰敗,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當前燃油車與電動車作為兩種不同的技術路線,無論是速度還是體驗、操控模式,都是處於同一維度的競爭。雖然在智能化體驗層面可能將被電動車超越,但在續航,穩定性、安全性、品控與高質量產品層面,燃油車相對電動車還存在一定的優勢。
從目前來看,現在新能源車也是許多家庭的第二台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在不少車主看來,無論是性能穩定性與保值性、耐用性,燃油車依然是不少人的首選。每到節假日,大量買了新能源車後悔的聲音以及在高速路上,排隊充電的場景往往會上熱門話題與熱搜。
當然理由是多方面,包括能源戰略以及實現碳中和環保需求方面等,但是,強行掐斷市場競爭的一方,單一的市場選擇下,往往會導致市場走向非良性的方向。
禁售燃油車,可能會導致什麼結果呢?
在筆者看來,禁售燃油車,導致市場競爭不充分,缺少了更具性價比的選擇,受損的可能是消費者的利益。
在目前來看,燃油車技術發展以及基礎設施發展更加充分,無論是買車、修車都更加方便,價格也更具性價比,但目前新能源車在續航、充電、安全等方面還需要有更好的解決方案與產品,當前換電池的成本也非常高昂。
有業內人士拿合資 A 級車、本土 A 級車、中高級轎車以及中高級 MPV進行對比,發現純電動車也沒有性價比,差不多的配置,但往往會偏貴。比如別克微藍 6 和本田思域,前者純電版的價格區間為 17.79~19.69 萬元,後者燃油版的價格為 12.99~16.39 萬元,微藍 6 最低配的價格比思域最高配的價格還要貴萬把塊錢。
因此,禁售新燃油車的結果,消費者的利益受損,如果有一天燃油車的選擇消失了,那麼電動車的定價可能會進一步上行,畢竟,對當前不少電動車企而言,它們的定位是看齊BBA的。
從產品生命週期來看,由於不存在電池衰減等問題,二手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的機械性能的生命週期理論上要更長。這也有可能會導致二手燃油車價格飛漲,供不應求,從未來趨勢看,如果禁售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那麼佈局二手燃油車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一個好生意。
此外,市場競爭層面,沒有了燃油車這個強勢羣體的競爭,電動車在定價、軟件服務收費方面可能會更加肆無忌憚,畢竟,從特斯拉等車企的模式來看,特斯拉在汽車也在行業首次引入了軟件應用商店的概念,整車 OTA 升級能力讓特斯拉能像手機一樣實現對硬件性能的調整與在線升級,也因此擴展了軟件盈利的想象空間。軟件收費未來可能會佔據很大一部分盈利。
甚至,車企們是否會為了市值與盈利需求,將部分原本屬於硬件機械層面的功能轉移到軟件服務收費層面,目前尚未可知。整體而言,電動車輿論聲量很大,但當前燃油車羣體依然佔據主流。喜歡燃油車的羣體也佔據了相當大一部分。
中西國情不同,國內禁售燃油車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而從西方國家來看,禁售燃油車的目標是實現碳中和,但也有能源危機方面的考量,尤其是在俄烏衝突之下,西方國家原有的能源供需平衡被打破,能源市場被擾亂,開始放棄或推遲落實“碳中和”目標,並且多國重新調整燃煤能源生產上限。根據ACEA(歐洲汽車製造協會)數據顯示,目前燃油車佔比仍然高達86.8%。簡單來説,基本處於一種口嗨的狀態。
中國與西方國家國情不同,應該有自己的戰略發展節奏與考量,需要從環保、消費者需求與開放的市場競爭多方面來考量。
正如有人説到,這可能也是一個涉及能源結構調整、能源供應體系建立、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體系等多個環節的綜合性問題。多路線並舉,允許多種能源類型並存,也許是一個更加合適的路子。
在國內,禁售燃油車其實更多利好電車廠商,電車車企的呼聲更大,因為與燃油車競爭市場,難度有點大,讓政策來幫忙,可能速度更快。比如華為的餘承東今年7月在某論壇上發言時稱,增程式電動車作為家裏第一輛車非常合適,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但從網友的評論看,顯然不買賬。
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燃油車在市場羣體中,依然被廣大消費者所擁抱。網友的反應正是:人民羣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這從燃油車的銷量數據可以看出,從去年來看,豐田、大眾等燃油車巨頭銷量分別高達1000萬台與800萬台,電動車排名第一的特斯拉銷售93萬台。
從今年來看,特斯拉比亞迪都有望突破年銷量200萬台。而從今年9月份國內市場合資車銷量排名公佈,比亞迪銷量排名第一,大眾豐田銷量也大增,大眾9月份國內銷量高達31.9萬輛,豐田9月銷量高達18.1萬輛。這意味着在國內,電動車增長很快,但燃油車的市場消費羣體依然很大。
如果強行禁售燃油車,相當於強行掐斷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強行讓燃油車市場用户去選擇新能源車。消費者失去於他們而言尤為重要的一樣東西——市場選擇權。
讓市場去淘汰燃油車
電動車已經發展很多年,但燃油車與電動車的體驗優劣層面,業內在爭論不休,誰也説服不了誰,各有陣營,各有喜好。從這個意義來看,燃油車不該“死”於政策,而應該從市場角度,遵從消費者的個人選擇,燃油車不應該死於禁售,而應該死於被市場淘汰。
我們知道,在今天,包括餘承東在內的許多人,都喜歡拿功能機與智能機來對比油車與電車的區別,馬斯克表示:“我們看待燃油車的方式就好像看待蒸汽機”。餘承東説,燃油車是功能機,建議儘早淘汰燃油車。餘承東所説的淘汰顯然也不是市場淘汰。
但是,蘋果當年推出iPhone的時候,喬布斯並沒有大放厥詞,建議大家淘汰功能機,選擇智能機。而是用顛覆式的iPhone4這款劃時代的產品來説話,產品本身的驚豔讓消費者也選擇了用腳投票,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諾基亞手機在不可逆轉的消費者轉向的時代大勢下,轟然倒塌。
再後來,蘋果推出無線耳機AirPods,砍掉了手機上的 3.5mm 耳機孔,只保留一個 Lightning 接口,目的顯然是要淘汰有線耳機,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產品線。
但庫克當時也沒有説,有線耳機是功能機時代產物,建議大家儘早淘汰與禁售有線耳機,而是通過潤物細無聲的產品優勢,從功能、續航、防水、移動場景體驗、音質等各方面試圖替代有線耳機,讓市場去驗證。
最終,在推出兩年之際,AirPods 以僅次於 iPad 的銷量增長成為了蘋果近幾年最成功的產品,後來大量廠商紛紛模仿推出無線耳機,蘋果又一次了改變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在今天,大量電車廠商在營銷層面唱衰、貶低燃油車的做法,其實並沒有遵循一個基本認知規律,一個產品好不好,不要總談趨勢,而要落地於市場、立足於產品,要讓產品自己去説服消費者,讓市場本身去驗證。你暫時還打不過燃油車,這是市場驗證的結果,不是因為消費者傻,消費者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好產品,什麼不是。落後不落後要由羣眾去回答、去決定。
回到文章開頭,國內沒有世界級的燃油車巨頭,電動車產業正在蒸蒸日上,這也是為何我們比其他國家要更加重視電動車。
但是周恩來總理説過的話值得深思:我們是中國人,文藝總要以自己的東西為主,但也不能排外,外國好的東西要加以吸收,我們民族從來是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的。
放到汽車行業,邏輯上也該如此。我們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起來了,要以電動車為主,但我們也不能因為國內沒有像大眾、豐田這樣的燃油車巨頭,就排斥燃油車,外國好的東西要加以吸收,我們民族從來是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的。
燃油車有沒有優點呢?肯定是有的,無論是發動機、變速箱技術等,都是精密機械製造,國產燃油汽車目前還造不出頂級的發動機,源於在整體的汽車工業基礎、材料、機械工藝等方面的差距。
如今電動車彎道超車了,但不代表精密的機械製造、頂級的零部件製造工藝就不重要的,這依然是我們需要學習與拆解的,燃油車製造包括澆築工藝以及零部件的孔軸連接,都涉及到精密的工藝技術,其中有很高的門檻。
燃油車精密製造工藝帶來的續航能力、使用壽命、補能速度以及機械精密零部件工藝帶來的安全品質層面,給到大家的人們的安全感還是會多一些,這也是為何電動車已經發展了這麼多年,燃油車依然擁有龐大市場的重要原因。
國內製造業需要在精密工藝技術層面補短板,而燃油車就恰好是一面鏡子,提醒我們的汽車工業不能丟失工匠精神。
禁售燃油車,還是發展電動車,都不是簡單的技術路線選擇問題,而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利益、多方面市場需求的綜合性問題。讓市場的交給市場,市場會分辨好壞,會淘汰不合時宜的產品。
與其説急着要去禁售燃油車,不如將更多的壓力給到新能源車企,讓他們打造出足夠強勢的產品,真正有顛覆力的好產品,是不懼競爭的,在這一點上,蘋果或許是個好榜樣。
通過市場競爭手段獲取來的市場地位,才能讓位置坐的更穩,在殘酷的市場環境錘鍊出來的競爭力,面向全球化的競爭高地,也才會更有底氣。因此,從產業綜合競爭力的角度,禁售燃油車,不如讓市場來淘汰燃油車,市場也會最終做出符合時代趨勢的選擇。
作者:王新喜,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email protected]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