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線上教育培訓業務快速發展,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各種教育培訓服務,教育培訓線上線下交融取得了良好發展。但教育培訓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因退費困難、虛假宣傳等問題屢遭消費者投訴。專家建議,儘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監管,真正做到讓教育培訓行業在規範中發展、在發展中規範。
一段時間以來,退費困難、宣傳誤導、培訓質量不高和合同糾紛,成為消費者吐槽教育培訓行業的主要問題,其中退費困難吐槽信息數量最多,佔比接近六成。這是記者從消費者網、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近日聯合發佈的《2020年的教育培訓消費輿情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獲悉的。
今年以來,教育培訓特別是在線教育培訓領域因亂象頻現、消費投訴居高不下等問題,已被中國消費者協會、江蘇省消保委、上海市消保委、深圳市消委會等點名。中消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重點關注在線教育培訓等新興消費業態和消費模式。
負面輿情退費困難佔比近六成
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全網共監測到2020年有關教育培訓消費輿情信息3847566條。其中,正面輿情信息458997條,佔比11.93%;中性輿情信息676431條,佔比17.58%;負面輿情信息2712138條,佔比70.49%。
“有關教育培訓消費的負面輿情超過了輿情總數的七成,這説明教育培訓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着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説。
報告顯示,教育培訓消費負面輿情主要集中在退費困難、宣傳誤導、培訓質量不高和合同糾紛4個方面。其中,在所有教育培訓消費負面輿情中,退費困難輿情信息數量最多,佔比接近六成。在1623718條教育培訓退費困難輿情信息中,關門跑路問題855234條,佔比52.67%;資金鍊斷裂問題405493條,佔比24.97%;合同糾紛問題194738條,佔比11.99%。
例如,2020年7月,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嗨學網虛假承諾,讓消費者陷入交錢容易退錢難的困境。此外,51Talk也被媒體曝出存在退費套路多、收取高額違約金等問題。
師資造假、誘導消費、虛假宣傳引關注
“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教師資質造假、機構無證辦學、誘導消費、虛假宣傳、霸王條款、解除合同退費難等行業亂象叢生,但消費者維權卻十分困難。此外,行業的‘分期貸’問題也飽受輿論詬病。”中消協投訴部主任陳劍説。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4家在線教育機構的廣告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原因在於這4家機構請了同一位“老師”為其做廣告。這名“老師”一會兒是數學老師,一會兒是英語老師,由此引發消費者對於在線教育機構師資造假、虛假宣傳的質疑。
報告顯示,宣傳誤導輿情在教育培訓消費負面輿情中排第二,僅次於教育培訓退費困難輿情。輿情數據顯示,教育培訓行業的宣傳誤導輿情主要涉及價格誤導、誇大師資、販賣焦慮、虛假承諾等4個方面。其中,價格誤導問題最為突出,不少培訓機構的低價營銷活動存在嚴重誤導問題。
建議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監管
在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看來,教育培訓消費問題較多,主要是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缺乏誠信守法意識。有的教育培訓機構為了謀取更多經濟利潤,不惜採取各種與教育不相稱的營銷手段,有的培訓機構片面誇大師資力量和培訓效果,吸引學生和家長報名參加;有的培訓機構低價銷售教育培訓服務後,又通過降低服務標準、更換教師等手段降低經營成本。
如何讓教育培訓行業規範發展?陳音江認為:“應儘快完善有關教育培訓方面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明確教育培訓機構的准入門檻,對其廣告宣傳、師資認證、教學質量以及糾紛解決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確保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合作,形成監管合力。”
針對在線教育存在的問題,陳劍指出,一方面需要在線教育機構儘快從資本競爭中迴歸到教育本位,強化行業自律,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行政監管,聯合消協等相關社會組織制定在線教育服務標準,夯實維權制度保障,規範在線教育市場發展。
此外,陳音江提醒消費者,要提高自我防範意識,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消費者在選擇培訓機構或購買教育培訓服務時,應事先查看培訓機構的有關資質,多家比較並試聽相關課程,然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出選擇。不要看了廣告宣傳或聽了銷售人員的口頭承諾,就匆忙付款。簽訂合同時要注意查看相關條款,尤其注意退費和免責等條款內容。如不是必須貸款支付的,儘量不要選擇貸款方式。簽署合同後,要保留好書面資料等相關證據。在培訓過程中,如果遇到權益受損問題,要及時收集好相關證據,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文/楊召奎
編輯/譚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