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旗幟

“作為一名黨員,要參加黨的活動,要參加組織生活,必須力所能及地為社區做一點正能量的工作。”泖港鎮泖港社區的老黨員莊棠林如是説。

今年78歲的莊棠林出生於1943年,初中畢業考取了金山師範學校,本以為畢業以後可以當上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誰知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正值國家困難,國際形勢又非常緊張,“所以我響應國家號召去參了軍。”

部隊的生活讓莊棠林感受到了黨的偉大,1962年,莊棠林積極申請入黨,但是他的入黨經歷頗為曲折,“當時我表現不錯,第二年就成為了發展對象。”但是入黨之前要對其家庭全面考察,莊棠林坦言,因為歷史原因,自己的家庭出身比較複雜,“部隊就説‘那就留下來再考察考察吧’。”隨後的時間裏,莊棠林一直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終於在196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共產黨員的身份讓莊棠林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比如在對無償獻血的宣傳中,他第一反應便是自己帶頭,“獻血到底有沒有後遺症?你自己去做了這件事,對別人來説才是最有説服力的。”莊棠林於1968年退伍,回來之後一年,成為了泖港中心小學的負責人。

由於工作認真負責,1985年,莊棠林被調入當時的松江縣泖港鄉機關,負責宣傳工作。1988年,他還獲得了上海農口先進宣傳工作者的榮譽稱號。約十年後,熱心腸的莊棠林又當了工會主席,主要負責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處理勞動糾紛以及逢年過節分發工人福利。2003年春天,莊棠林退休了,他把組織關係轉入到了居委會,繼續在居委會發揮餘熱。

永不褪色的旗幟

附近的居民提到莊棠林都會提起他的文藝特長,快板、小品、歌曲……這些他都在社區活動中表演過。莊棠林告訴記者,這些是他的興趣,也想通過文藝活動來傳播正能量。“有一次,他自編了一段相聲叫《啥人活來最開心》,其中一句台詞‘過去老人頭髮白松松不做不成功,現在老人是頭髮白松松白板嘭出還想嘭紅中’,聽得許多老人笑得東倒西歪。”莊棠林的老伴笑着説。

永不褪色的旗幟

除了文藝活動之外,莊棠林總是默默幫助他人。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莊棠林主動幫扶兩名吸毒失足少年,定期深入家庭進行幫教活動。永豐汽車站因為疫情改變了停車地點,這讓村民們犯了難,“原本車是可以停到裏面的,老百姓可以少走點路,因為疫情,老百姓要多走好幾百米。”年邁的老人們揹着大包小包、汗水淋漓地走路讓他憂心忡忡。為此,他向區人大及有關單位提了意見,之後,永豐汽車站又採取了新的停車模式,方便了廣大乘客。

“因為老百姓不懂這些,我懂,我是黨員,那我就要幫助他們。”熱心腸的莊棠林就這樣默默管着“閒事”,不求任何回報。“作為一名黨員,哪怕退休了,仍要不忘初心,不能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莊棠林説。

■文 周雨餘 ■圖 周雨餘

■欄目責編 楊露

■欄目主編 周樣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02 字。

轉載請註明: 永不褪色的旗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