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路 行編輯 / 張 南設計 / 師瑜超
隨着汽車產業技術的進步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呼籲,能源結構面臨進一步優化調整,汽車的電動化革命逐漸深入,而之前的油價大漲更是刺激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根據乘聯會數據,6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53.2萬輛,同比增長130.8%,滲透率達27.4%,新能源汽車市場無疑正在迎來春天。
“這裏有兩個對新能源汽車的判斷:第一,新能源汽車爆發是超強競爭力的新能源產品引發的。第二,超強競爭力的新能源產品仍是以激勵政策為依託的,尚未形成完全靠市場力量來驅動其快速發展的格局。”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在第十四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如此説。
7月7日,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的第一天,徐長明在下午的演講中分享了對新能源汽車形勢的看法。他指出,新能源汽車從2021年開始爆發式增長,非限購城市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已經起步,電動汽車的發展對自主品牌競爭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核心的原因是相對於燃油車,新能源車有超強競爭力的產品出現了,而這個超強競爭力最關鍵體現在價格。
他列出了一組數據。當特斯拉Model 3國產之前,與同級車相比價格要高出5萬-6萬元,此時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在一兩千輛之間;特斯拉國產化之後價格下降,此時與同級車處於同一價格水平,銷量上升至五千輛左右。而隨着特斯拉的市場價格進一步下探,當其比同級別的奔馳、寶馬可比價格便宜10%、20%的時候,其銷量則突破1萬輛、2萬輛。之後雖然因為原材料漲價的原因車型價格有所上調,但其價格仍然佔有優勢,再加上當前油價瘋長,而電動車的充電費用相對較低,因此銷量一直處於上揚趨勢。
但他同時也提到,當前新能源汽車價格佔優勢的部分原因是因為燃油車還要加上購置税、消費税等附加因素,而電動汽車則享受國家補貼。當購置税和補貼逐漸退坡甚至取消之後,新能源車的價格與同級別燃油車相比就會有所上漲,從而影響銷量。因此對於車企來講,誰能夠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達到消費者的需求,誰就是未來的勝出者。
以下是徐長明的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對新能源汽車形勢的看法。最近兩年來新能源汽車非常熱,下一步到底會怎麼發展,大家肯定很關心。
下午的討論議題叫“分水嶺”,但“是不是分水嶺”我絕對不敢下結論,只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這裏有兩個對新能源汽車的判斷:第一,新能源汽車爆發是超強競爭力的新能源產品引發的。第二,超強競爭力的新能源產品仍是以激勵政策為依託的,尚未形成完全靠市場力量來驅動其快速發展的格局。
為什麼有這個判斷?我們從一些數據圖表來做一下分析。從年度數據看,新能源汽車從2021年開始爆發式增長。從2018年到2020年年銷量大概都是125萬輛,在2021年達到326.6萬輛,一年增長了200萬輛。今年前五個月同比增長了109%,達到182萬輛。
從月度數據看,則是從2020年7月份開始,新能源汽車市場就轉到了一個正增長的情況。從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是整整一年的負增長,但是從2020年7月份開始逐步加速。
從滲透率的數據看,今年前五個月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是22%。在2018到2020這三年,每年大概提高零點幾個百分點,2021年漲了將近10個百分點,從6%提高到15.7%,今年前五個月又漲了6.4個百分點,漲得非常快。
從月度情況看,3-5月這三個月滲透率都在25%以上,4月份最高,達到31.6%。
這張圖是今年1-5月份不同類型城市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特別想跟大家分享。這張圖的數據説明什麼?現在滲透率的變化不僅僅表現在限購城市,注意看下面標紅色的數據。限購城市滲透率達到了32.9%,非限購城市達到了20.3%,而非限購的城市又分限行和不限行,其中既不限購也不限行的城市滲透率今年達到了19.4%,這個數據非常高。這説明非限購城市完全屬於自願購買,牌照也沒有限行,這個比例已經接近1/5,五個人買車,就有一個人買新能源。這個比例説明在非限購城市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已經起步了,這是一個最大的變化。
在非限購也非限行的10個城市中,佛山今年前五個月滲透率達到了33%,無錫30.6%、南京27%、合肥26%等等,已經非常高了。
新能源汽車銷量因何爆發
我們關鍵是要分析一下原因,新能源汽車為什麼能夠爆發?國家信息中心每年大概做十幾萬個樣本消費者的調研,幾百場焦點小組,幾百個深訪,到家裏去訪問,還有跟車訪問交流。調研發現,買新能源汽車的人有兩個最主要的訴求:第一就是省錢,省錢是硬道理。第二,高端的車還要智能,就是科技時尚、智能化。不管買低價位車還是高價位車的人,省錢都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省錢,大家就不出手。高價位的車還有科技時尚,光省錢還不行;但是不省錢,高端車也不行。
省錢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用車省錢,如果在家裏充電,大概是1毛錢一公里,油車按目前油價一公里大概7到8毛錢。如果在外面充電,大概一公里3毛錢左右,也能省很多錢。第二個是維修省錢。第三個是買車省錢。其實我們説用車省錢跟保養省錢,這在2019年之前也是這樣。但是為什麼到2020年7月份才開始爆發?是因為在價格上有超強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引發了市場突變。我們看幾個數據。
特斯拉Model 3是最早在中國單車銷量過萬的車型,2019年12月份國產之前它的車價是比較高的,比奔馳、寶馬同級別車貴20%,進口車賣35萬-36萬元,這是可比價格,油車含了車購税,電車只有車價。在那個時候,它一個月的銷量大概是一兩千輛。2019年12月國產之後價格就降到了與同級車一樣的水平,特斯拉的價格比奔馳、寶馬同級別車大概貴了10%,但是油車加上車購税後,可比價格一樣了,大概一個月平均賣5000輛左右。
第一階段降價降到27萬元,比同級別的奔馳、寶馬可比價格便宜了10%,月銷量就到了1.3萬-1.4萬輛。第二階段降價降到24萬-25萬元,比同級別車可比價格便宜20%,銷量就到了2萬多輛。所以説價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省錢最關鍵,不光是用着省錢,維修省錢,必須買車省錢。
Model Y這款車也是一樣。剛開始時銷量一萬多輛。降價之後,磷酸鐵鋰Model Y這個車型28萬元,比同級別的奔馳、寶馬SUV可比價格大概便宜15萬元,月銷量一下就到了兩萬多、三萬多輛。
還有一個車型就是五菱宏光MINIEV,價格是兩萬多、三萬塊錢。在之前汽車同級別電車是比較貴的,五六萬塊錢,油車也有這樣價位的車型,它就賣不動。結果出了這款三萬元的車之後,五菱宏光MINIEV月銷量一下就跨入萬輛以上的水平,並不斷衝高,到三萬多、四萬輛。這是重新啓動了原來沒有的一個市場。
此外,最近兩款比較熱的車型,一個是比亞迪的秦Plus DM-i,這款車銷量非常火,一個月1萬多輛車。在它之前PHEV價格都比較貴,它出來之後,價格跟現在市場上最熱銷的合資的幾款車型(速騰、思域等)價格基本上拉平,它就能賣比較好的銷量。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基本的概念,要想賣得好,就得跟同級別的合資的豐田、本田、大眾能賣到一樣的價格,再加上使用費用便宜,這個市場基本上就有競爭力了。
另一個是今年剛出的比亞迪宋Plus DM-i,價格基本上跟本田、豐田等公司的同級別SUV價格大體上已經相當,大概在17萬元左右。
所以為什麼爆發?最核心的原因是相對於燃油車有超強競爭力的產品出現了。這個超強競爭力最關鍵就體現在價格,你能不能做到這樣的價格,誰能做到,誰就能夠賣得比較好。基本上電車都是跟油車搶客户,要是做A級轎車,就應該瞄準卡羅拉、速騰這些一流車型,價位應該差不多。要是做B級車就是瞄準凱美瑞這些一流車型。
電動汽車的發展確實對自主品牌競爭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20年下半年開始爆發式增長,但當年自主品牌滲透率比例是33.3%,2021年自主品牌整體滲透率到了39.3%,到今年前五個月佔了43.6%,大幅度提升。
這個提升從哪兒來的?主要是從新能源來的,在新能源為100%的情況下,自主品牌今年前五個月佔了85.6%。其實在燃油車裏面,自主品牌的份額是穩定的,大概在31%左右。實際上我們競爭力的提升、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主要是電動車。所以電動車的發展對自主品牌的競爭力提升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是對為什麼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提了一下看法。
降低成本是關鍵
第二個方面跟大家分享的是,超強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仍是以激勵政策為依託的、尚未形成完全依靠市場力量來驅動NEV快速發展的格局。超強競爭力產品離不開政策,政策起了很大作用,如果沒有政策,會很不一樣的。我們看一下去年和今年大概前十名NEV產品的銷量,去年是五菱宏光MINIEV、特斯拉Model Y、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秦Plus DM-i、理想ONE、漢EV等。今年前十名車型,比亞迪宋Plus DM-i、秦Plus DM-i、漢EV、海豚等比亞迪產品都排進去了,還有理想ONE。
我們對新能源車現在相對於油車享受到的優惠做了個大致測算。一個是補貼,補貼今年到期了,現在享受到補貼一萬多塊錢,PHEV享受的少一些。第二個是購置税。第三個是消費税,如果是油車,根據發動機排量應該交消費税,但是電動車沒有發動機,所以不交消費税。補貼+購置税+消費税,這就是新能源車享受到的跟同級別油車相比的優惠。比如特斯拉Model 3相對油車享受的優惠大概是5.1萬元,比亞迪的漢也大體是5.1萬多,小鵬P7大體是5.3萬多。比亞迪宋Plus DM-i、秦Plus DM-i平均優惠大概是2萬元左右。
如果把特斯拉Model 3享受的5.1萬元加上去的話,它現在是在哪個價位上呢?現在是28萬元,如果加上5.1萬元,就變成33萬元左右。33萬元就比同級別的奔馳C和寶馬3又要貴10%多了。現在的認可度比以前提高了,但是如果沒有優惠,銷量我覺得還是非常堪憂。比亞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這兩款車如果加2萬元上去,它就比同級別的合資油車要貴差不多2萬元,這個銷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説政策在背後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消費税肯定繼續享受優惠,購置税和補貼這兩個如果按現在的計劃取消的話,新能源車的價格就要提高。如果廠家能承受一個車降這麼多錢,那市場是沒有問題的,就看廠家能不能降。
還有一個是電池,電池的成本由於這兩年快速發展,稀有的材料碳酸鋰、氫氧化鋰價格從年初到現在已經翻了一倍了,導致電池的價格往上漲,然後電動車的價格也就跟着在漲。但是為什麼沒能夠影響到市場呢?我們最近做了研究,發現是今年油價漲得太快了,95號汽油已經漲到9塊多將近10塊錢。油價的上漲還是能夠顯示出威力,也是一個因素。下一步這些政策如果沒有,再考慮到電池成本的提高,這對電動車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我們研究了幾個企業的財務報表,幾乎沒有一個企業能夠承受得住國家優惠部分由企業自己承擔,從而保持目前售價不變。國家希望新能源能夠繼續快速發展,以此提升自主品牌競爭力,同時對減碳和能源安全也有很積極的作用。但到底政策如何變,在座的各位決定不了。
對於在我們在座的各位來講,我覺得我們能做的就是要儘快地想辦法把成本能夠降下來。怎麼能夠降低成本,這是非常關鍵的。有幾個企業的做法供參考。特斯拉是通過設計降成本,超級工廠降成本,包括它的芯片、軟件這些東西自己來做,幾個角度一塊來達到降成本的目的。比亞迪是通過技術的創新,刀片電池用了磷酸鐵鋰,成本大幅下降,但能量密度因為技術提升並沒有降低,而且安全很多。
一方面我們要做科技時尚的東西,另外,成本的競爭是我們下一步在做的,因為跟產業鏈有關係,它不僅是整車,零部件也是一樣,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事情。我很難給“是不是分水嶺”下一個結論,但是我覺得整體上來講,它是因為有競爭力的產品出現,這個有競爭力的產品跟激勵政策有關係,政策我們在座的決定不了。但我們能做的就是怎麼能夠降低成本,誰能夠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達到消費者的需求,誰就是未來的勝出者。
我就説這麼多,謝謝大家!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説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