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丨為節約天然氣,德國提出一系列“花式”建議

新聞8點見丨為節約天然氣,德國提出一系列“花式”建議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為了節約天然氣,德國給民眾和企業提出了一系列“花式”建議。在俄羅斯供氣減少的背景下,德國面臨天然氣短缺風險,不得不想方設法應對,而這也是歐洲多國現狀的縮影。


新聞8點見丨為節約天然氣,德國提出一系列“花式”建議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3日,德國柏林,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發表聲明,宣佈德國啓動天然氣緊急計劃第二級警戒。圖/IC photo


據德國之聲報道,當地時間7月2日,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局局長穆勒表示,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有可能完全停止,因而減少天然氣的使用至關重要。


為此,穆勒呼籲德國民眾應儘可能節約天然氣。此前,德國已提出縮短淋浴時間、重新引入家庭辦公模式等方式以減少能源消耗。


實際上,面臨天然氣短缺風險的並非只有德國,歐洲多國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為了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歐洲多國正尋找俄羅斯以外的天然氣供應國,美國也在名單之列。


6月30日國際能源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歐盟6月份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首次超過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


即便如此,彭博社報道認為,這一數據尚不能説明什麼。考慮到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的體量十分龐大,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總量仍有可能超越美國。閲讀全文>>>




倪匡走了,如今“香港四大才子”僅剩蔡瀾一人。


綜合多家香港媒體消息,作家倪匡於2022年7月3日下午逝世,享年87歲。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寧波。他與金庸、黃霑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曾用筆名包括衞斯理、沙翁、洪新、嶽川等,代表作有小説《藍血人》《六指琴魔》等。


1962年,倪匡在查良鏞(金庸)鼓勵下,開始用筆名“衞斯理”創作,他的第一篇小説名為《鑽石花》,在《明報》副刊連載。不久後,他的個人第四篇小説《藍血人》出版,自此開啓了他的科幻小説創作之路,該作品於2000年入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説百強”。1972年,倪匡參與香港功夫片《精武門》編劇工作,為李小龍塑造“陳真”這一經典形象。1987年,倪匡與梁小中(石人)、哈公、黃維梁等發起成立香港作家協會,倪匡出任會長。2012年,他的武俠小説《六指琴魔》獲得第31屆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倪匡的小説創作理念獨到。他曾公開稱:“小説只分兩種——好看的與不好看的。”他認為,創作意念是小説的主體,至於情節安排則各憑功力,而作家的責任是寫作的作品要能讓讀者讀到廢寢忘食。金庸曾稱讚倪匡:“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無限的可能,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恆矛盾,從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閲讀全文>>>




昨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經歷入汛以來最強降雨,經過海綿城市改造後的試點區,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新聞8點見丨為節約天然氣,德國提出一系列“花式”建議

市民在雨中騎行。新京報記者王貴彬 攝


據通州區防汛辦消息,7月3日2點至11點,北京城市副中心經歷入汛以來最強降雨天氣過程,全區平均降雨量達大暴雨量級,局地特大暴雨。


“截至7月3日17時,海綿城市試點區內降雨級別為暴雨,目前設施運行基本正常,沒有出現明顯積水情況。”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負責人陳博説,試點區內,約九成雨水就地滯蓄滲透,沒有外排。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傳統城市建設模式,處處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來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澇,旱澇急轉等情況。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城市建設將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滲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既避免了洪澇,又能有效收集雨水。


陳博表示,經過5年多的建設,試點區19.6平方公里範圍內有上百個海綿城市項目建成落地,建設了大量的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等設施,在降雨時,使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水系等具備對雨水的吸納、蓄滯、淨化和緩釋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徑流,減少對市政排水管網的壓力。“試點區實現了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閲讀全文>>>




湯鎮宗是第一批北上內地演戲的香港演員,多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當年的他沒有想到,那些作品的影響力會如此持久。


新聞8點見丨為節約天然氣,德國提出一系列“花式”建議

湯鎮宗算是第一批北上的香港演員,他出演的《封神榜》《外來妹》都是當年的經典作品。  受訪者供圖


從1982年出演電影《殺出西營盤》算起,今年恰好是湯鎮宗入行40週年。


TVB藝員訓練班出身的香港藝人裏,他主演的港劇不算多,卻是內地觀眾最熟悉的香港演員之一。


作為第一批北上內地演戲的香港演員,湯鎮宗塑造的伯邑考(《封神榜》)、江生(《外來妹》)、段正淳(張紀中版《天龍八部》)等影視形象給內地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成了那個時代的某種象徵。不過他當年完全沒考慮過作品會不會紅,只想着用心把角色演好。直到近些年才後知後覺:原來這些作品的影響力這麼持久。


湯鎮宗今年66歲,他形容自己處在半退休狀態,也主動減少了接戲的頻率。“我這個人喜歡到處玩,要不是因為疫情我可能真的已經退休,到處旅遊去了。”年輕時他熱衷踢球,還參加過明星足球隊,現在依然喜歡看球賽。閒暇時他也會看劇,在現在的年齡階段,他更喜歡看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比如《人世間》這樣的劇,反映了某一個年代真實的生活。”閲讀全文>>>


編輯 侯韻佳 賈聰聰 設計 俞豐俊 校對 賈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73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聞8點見丨為節約天然氣,德國提出一系列“花式”建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