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樓角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燈樓角因海洋和燈塔得名,其地形酷似伸向大海的一支牛角,被瓊州海峽和北部灣所擁環,古有“極南”、“盡南”之稱。燈樓角燈塔是雷州半島最早的航海燈塔,也是中國與東南亞貿易航線重要的助航設施。
1894年,清政府海關總税務司署出資,由法籍工程師主持在瓊州海峽兩岸的燈樓角、臨高角、海口灣建造了三座燈塔,燈樓角燈塔命名為“關滘尾燈塔”,是雷州半島最早的航海燈塔。1950年3月,燈樓角又成為渡瓊作戰打響解放海南第一槍的首發地。1994年,在燈樓角燈塔設立百年之際,湛江航標處在此建造了一座高36.6米的現代化燈塔,此塔現成為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地理標誌。該塔高十層36米高,外形顯六角形,其中一面寫有“中國大陸最南端”大字,是中國大陸最南點的主要建築標誌。
與燈樓角相依而伴的是瓊州海峽和北部灣的合水線--沙洲,瓊州海峽潮流自東向西,北部灣潮流自北向南在此會合擁抱,每當波濤湧起時,兩個海區的海水相互拍打形成“V字浪”,也被網友戲稱為“接吻浪”。
飛渡瓊州海峽,打響解放海南的第一槍。渡瓊作戰指揮所舊址位於燈樓角,是建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簡易三層樓房,佔地約60平方米,在解放海南島戰役中用作渡瓊戰役指揮所和觀測台。在指揮所旁聳立着一座巨幅浮雕,由八塊花崗岩組成,雕刻着當年解放軍與民工並肩作戰的圖案,向後人講述着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徐聞人民創造了用木帆船打敗敵人軍事艦艇的軍事奇蹟和蕩氣迴腸的英雄故事。
2019年底,在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支持下,角尾鄉在燈樓角建起了“解放海南渡瓊作戰紀念館”,用於展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徐聞縣、角尾鄉人民在解放海南渡瓊戰役中的英雄事蹟和歷史文物,以緬懷老一輩革命志士光輝歷程,弘揚革命傳統,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湛江宣傳部)